引言
现代人喜爱到野外露营,睡在「帐篷」里面,与大自然亲近,可以放松心情。而且要自己升火煮食,有说不出的成就感。古代的以色列人是游牧民族,所以居住在「帐篷」中;而神也住在「帐篷」中,称为「会幕」(tabernacle),意思是住所。
神是灵,祂是无所不在的,为何还要像人一样需要住所?「会幕」有何意义?「会幕」可分哪些部分?「会幕」中有哪些器具?「会幕」中的器具预表哪些真理?为何「会幕」是预表耶稣基督?以下拟根据《圣经》来探讨这些问题。
一、会幕的意义
就物质方面而言,「会幕」是帐篷,是人的住所。就属灵方面而言,「会幕」是神临在的地方,所以「会幕」前就代表「神」的面前,是神圣之地。祂常在「会幕」前与百姓相会,和他们说话,指示他们应行的道路(出二九42-43)。神住在「会幕」中,表示祂要与百姓同住,要眷顾百姓,要垂听百姓的祈祷。在旷野时期,「会幕」成为百姓的敬拜中心,以色列人支搭帐棚,要对着「会幕」的四围安营(民二2),因而「会幕」成为营区的中心。
神的心意是要与选民同住,所以祂藉着「会幕」住在以色列人中间。而耶稣就是神成为肉身来到世上,祂要与世人同住,而且祂有荣光(约一14),正如神的荣光充满「会幕」一样(出四十34)。所以旧约的「会幕」是预表耶稣基督。
「会幕」中的器具,都是关乎人与神相交的象征。旧约的「会幕」是作现今的一个表样(来九9)。「表样」的希腊文意思是预表、象征、模式。所以「会幕」中的所有器具,都是在彰显耶稣基督,而且要教导我们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敬拜神、事奉神。因为若不藉着耶稣,没有人能到父神那里去(约十四6)。
二、外院器具预表的真理
会幕分为外院、圣所、至圣所三部分。从外院要进入圣所,首先要经过燔祭坛,然后再经过洗濯盆。兹将器具预表的真理说明如下。
(一)燔祭坛
进入帐幕的外院,首先看到的就是燔祭坛。它是用皂荚木制作,并用铜包裹(出二七1-8)。它放在外院的中央,若不经过燔祭坛,就无法进到圣所中。燔祭坛是祭牲流血之处,是供献祭用的,以祭物来遮盖我们的罪。所以必须先透过献祭来解决罪的问题,才可以进入圣所与神相会。因而经云:「按着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来九22)。
从外院,到圣所、至圣所,这条路是用「祭物的血」开辟的,因为要献祭、抹血(利四6-7,十六11-19)。《希伯来书》告诉我们,耶稣基督自己为我们成了那最美的祭物,并且不用山羊和牛犊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进入圣所,成了永远赎罪的事(来九12)。藉着耶稣在十字架上流出的宝血,我们的罪过得蒙赦免,能蒙神称义。如此,不但可脱离罪恶的辖制,而且能进入天国得着永生。这些都是神的恩典,因耶稣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赏赐,加倍地临到众人(罗五15-21)。
(二)洗濯盆
外院的洗濯盆是用铜作的,要在盆里盛水,以便于洗濯手脚,使人们能保持洁净。所以祭司在进会幕,或是献火祭的时候,必要先洗手洗脚来洁净自己,免得受神惩罚而死亡(出三十17-21)。
我们所敬拜的神是圣洁的,祂也希望服事祂的人能成为圣洁。只有圣洁的人,方能进到神的面前,与神亲近。不洁净的人,无法在神的临在中存活(赛六5)。唯用水洗手洗脚只是洁净自己的外在部分,因而服事神的人也要追求内心的圣洁。
使徒保罗劝勉我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十二1)。我们都是有君尊的祭司(彼前二9),所以要作圣洁的祭司,藉着耶稣基督奉献神所悦纳的灵祭(彼前二5)。当主耶稣同祂众圣徒来的时候,在父神面前,我们能心里坚固,成为圣洁,无可责备(帖前三13)。
三、圣所器具预表的真理
圣所内有三样东西:陈设饼桌、金灯台、香坛。兹将器具预表的真理说明如下。
(一)陈设饼桌
圣所的右边有陈设饼桌子,是用皂荚木作的,要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在桌子上要常摆陈设饼(出二五23-30)。陈设饼有十二个,要把饼摆列两行,每行六个。每安息日要换上新的饼,而旧的饼是要给亚伦和他子孙的,他们要在圣处吃(利二四5-9)。神是造物主,祂不需要食物。所以陈设饼是表示神要喂养百姓,使他们能得到饱足(诗一○七9)。
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六35);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约六51)。所以陈设饼代表「耶稣是生命的粮」,祂要供应我们肉身及属灵的食物。「生命的粮」是指耶稣所说的话(约六63),要使我们的心灵饱足(赛五五1-2);也指着耶稣的肉,亦即是圣餐,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能使我们得着永生(约六51-56)。
(二)金灯台
圣所的左边有金灯台,要用精金制作,其上有七个灯盏。祭司要将清橄榄油倒满灯盏,而且要清理灯芯,使灯常常点着,永不可熄灭(出二七20-21;利二四1-4)。
灯光能照亮在黑暗中行走的人,使人不致跌倒,灯光成为引导的象征。金灯台上的灯光,代表「耶稣是世界的光」,跟从耶稣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八12)。信徒要效法耶稣,也要成为世上的光,能够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我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天上的父神(太五14-16)。
(三)香坛
在法柜前的幔子外,对着法柜上的施恩座,要放置香坛。它是用皂荚木制作,坛的四围要包上精金。祭司在坛上要烧馨香料作的香,早上、晚上都要烧香(出三十1-10)。
香坛上燃烧的香代表我们的祷告,与神相交。信徒的祷告如香陈列在神面前(诗一四一2),那香的烟和信徒的祈祷可以一同升到神面前(启八3-4)。
香坛上的火都不灭,日夜都要持续烧香,代表我们要恒切的祷告,时时与神亲近。耶稣是大祭司,是中保,祂日夜不断地替信徒代祷(来七24-25),使我们能有属灵的力量,可以胜过魔鬼的诱惑。
四、至圣所器具预表的真理
至圣所里面,只有约柜,它是用皂荚木制作,里外包上精金,并要将法版放在柜里。法版上书写着十诫,代表神的话,也就是「真理」。约柜上面有盖子,可以覆盖约柜,称为「施恩座」,其希伯来文的原意是遮盖、赎罪,代表可取消罪的影响,能平息神的怒气,给百姓带来赦罪的「恩典」。这是在每年的赎罪日,藉由大祭司于施恩座的上面和前面,撒上祭牲的血而作成(利十六11-17)。神要在约柜前与摩西相会,并且和他说要传给以色列人的一切事(出二五10-22)。所以约柜中充满了神的「恩典」与「真理」。
约柜代表神临在的地方,其中充满了神的能力与荣耀(诗七八61),所以约柜是预表耶稣。约柜上有施恩座,其意思是赎罪,而耶稣就是我们的「施恩座」,只有祂的宝血才能赦免人的罪(弗一7)。保罗说: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罗三25)。「挽回祭」《七十士译本》的希腊文翻译,就是施恩座(来九5)。因为只有耶稣的血方能赎罪(来九12)。藉由耶稣在十字架上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在祂的宝血遮盖之下,使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来十10-14)。
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可以得着赦罪的「恩典」,享受神赐给的丰盛。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十四6)。「恩典」与「真理」都在耶稣基督里,正如《约翰福音》说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约一14)。至圣所中的约柜,把神的「恩典」与「真理」向我们彰显出来,使我们经历了神的同在。而神的「恩典」与「真理」,就是耶稣基督。
结语
旧约的「会幕」,是按神指示摩西的样式制作,这原本是天上事的形状和影像(来八5)。至圣所只有大祭司一年一次能独自进去,而且要带着血为自己和百姓的过错献上,其他的人是无法进入至圣所,与神亲密往来。此时,进入至圣所的路还未显明(来九7-8)。但现在耶稣基督已经来到,作了将来美事的大祭司,经过那更大更全备的「帐幕」,不是人手所造,也不是属乎这世界的;并且不用山羊和牛犊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进入圣所,成了永远赎罪的事(来九11-12)。
今日我们藉由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因为耶稣在十字架上流血受死,圣殿里隔开圣所与至圣所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这是耶稣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祂的身体(太二七51;来十19-20)。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也就是耶稣的面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四16)。
我们的罪已蒙耶稣赦免,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也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至摇动,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来十21-26)。当耶稣再临之日,我们要进入新天新地中。就如同《圣经》所说的: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祂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二一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