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但以理的生平-杨约翰

引言

但以理是大蒙眷爱的人(但九23,十11、19)

但以理书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至第六章,叙述但以理的生平,以第三人称称之第二部分是第七章至第十二章,记载但以理所看见的异象,以第一人称称之现在根据第一部分,扼要的叙述他的优点,作我们灵修的一助。

一、立志不用王之酒膳(第一章)

他是王族或贵族的出身(但一3)

被掳去巴比伦时,年龄大约是十四、五岁他与三个同伴,因信仰的原故,立志不喫王膳,不喝王酒(但一5、23)因王膳有律法上所禁戒的食物,有时或者也有祭过偶像的物。

他们仅要求素菜和白水结果,他们比其余用王膳的一切少年人更加俊美、肥胖,神也赐给他们聪明知识,但以理又能明白各样的异象和梦兆(但一14~17)

到古列王元年,但以理还在,显示他长寿,又在历代朝廷中受重用(但一21,六28)

按:犹太人被掳于巴比伦,是主前六O五年,古列王元年是主前五三八年,大约有七十年的岁月,相当于被掳全期但以理好像不是在古列王元年逝世(但六28)

教训:我们应效法他们,在外邦人中坚持信仰的原则,分辨什么是可以喫的,什么是不可以喫的行为也是一样,要明辨是非,并且要有决心和勇气去遵守在新约时代,所该禁戒的,有祭偶像的物、血、勒死的牲畜,并奸淫(徒十五28~29)醉酒也是不可以的(林前六9~10)因酒能使人放荡(弗五18;赛五11~12)、滋事(多一7;箴二十1,二十三29~35)、作它奴仆──上瘾(多二3)从他们喫素菜,喝白水而更加俊美、肥胖,可以知道诚然「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四4;申八2~4)

二、与三友共祷(第二章)

尼布甲尼撒王作了一梦,心里烦乱,不能睡觉,又忘了那梦虽召集了许多哲士来,却无一人能替他解答于是王发大怒,要将全国的哲士杀掉,其中包括但以理与其三友在内(但二1~13)

但以理进去求王给他宽限,他就可以将梦与它的讲解告诉王于是王允许他,他就回到自己的居所,请求三个同伴,与他共祷,求神显明神终于在夜间异象中,给但以理显明于是但以理颂赞神,并进去告诉王(但二14~24)

这梦是关于以后的世界历史的演变金代表巴比伦,银代表玛代与波斯,铜代表希腊,铁代表罗马,脚和脚指头代表末后世界各国的分裂状态石头代表基督,基督来临时,这世界将毁灭;然后,石头成为一座大山,充满天下,即成为神的国度可知世界的历史,各国的盛衰,都操在神手中

按:「神明」(但二11),原文复数,因出于外邦人的口

教训:有困难时,应向神祈祷只要两人同心祷告,天父必垂听(太十八19~20)神听我们祷告时,不可忘记表示感谢(但二20~23),又应将荣耀归给神(但二27~30)

三、三友的信心(第三章)

他三友的信心,是他的信心的反映谚语说:「物以类聚」(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所以要了解一个人,可以由他所交的朋友察知。

王以扔在烈火的窑中之威胁,强迫人俯伏他所立的金像(但三1~7)惟有他的三友不敬拜(但三8~12),这是因为他们坚持信仰的原则的原故(但三13~18)

他们终于被扔在火窑中,却不受伤害(但三19~27)于是他们的神被王颂赞,他们的勇敢也被王嘉许,又被高升(但三28~30)

按:「神子」(但三25)的神字,原文复数,因出于外邦王的口之原故神子指天使(但三28)

教训:经上心称赞他们的信心(来十一34)彼得和约翰,受犹太人的官府威胁时,也持同样的态度(徒四19~20,五29)所以即使有死的威胁,信仰的原则也应坚守。

四、向王谏言(第四章)

第四章是尼布甲尼撒王的诏书,即王向全国人民叙述他被真神管教之事,而称赞神。

有一天,王又作了一梦,他因这梦而惊惶万分(但四4~7)由于巴比伦一切哲士都不能讲解,所以但以理就被召出来解释(但四8~18)但以理以忠诚恳切的态度,向王谏言(但四19~27)无奈,因王不能接受,所以在一年后,受神惩罚(但四28~37)

按:「圣神的灵」(但四8~9),神的原文是复数,因出于外邦王的口之原故「守望的圣者」(但四13),指天使「守望者」、「圣者(但四17),原文都复数「用铁圈和铜圈箍住」(但四15),或许指发狂(丧失人心,变成兽心)之后,被鍊子捆锁「七期」(但四16),指七年「诸天」(但四26),指神(可十一30;路十五18;约三27)

教训:神有时会藉着梦警告人(但三十三14~18)当以诚恳的态度,劝戒犯错的人(箴二十七5~6,二十五12)

五、指责王的错误(第五章)

本章描绘巴比王朝灭亡之夜的情景

由于伯沙撒王,竟敢将神殿中的器皿拿来饮酒,又赞美偶像,以致被神谴责,而受惩罚,当夜被杀,国家灭亡。

按:「父」(但五2),是上代之意,不是父亲伯沙撒王,有人说他不是王,是摄政;又有人说他是尼布甲尼撒的孙;又有人说与尼布甲尼撒无血缘关系。

教训:即使君王,他的行为也被神衡量(撒上二3;箴十六2)但以理不怕王的威胁,而直言不讳,是先知的楷模但以理是政治家,也是先知(太二十四15)保罗不讨人喜欢,而讨神喜欢的态度(加一10;帖前二4~5),及以利户不看人情面,不奉承人的态度(伯三十二21~22),都与但以理相似。

六、不怕王命(第六章)

巴比伦亡国之后,玛代人大利乌取而代之作王当时但以理仍被新王朝器重,被任命为最高官职,即三总长之一(但六1~3)

但因受到同僚及部下的嫉妒陷害,而被扔在狮子坑中(但六4~18)

因神差遣使者封住狮子的口,而使他不受伤害(但六19~24)

他于大利乌王在位时,与波斯王古列王在位时,大享亨通(但六28)

教训:他的忠心办事,毫无错误过失(但六4),以及一日三次的祷告(但六10),都是良范当时,他年纪已届八十岁以上之高龄但能自幼至老,坚持信仰,及保持崇高品性,实在难能可贵他知道王的禁令加盖玉玺后,仍打开窗户,公然祷告之大无畏精神,尤为可嘉经上称赞他「因信……堵了狮子的口」(来十一33)他在政务繁忙中,能维持一日三次祷告的习惯,可谓是他成功的秘诀所以我们也应该注重祷告。

他是义人(结十四14、20)、智者(结二十八3)、信心的勇士他与三个同伴,坚持信仰的原则,不喫王膳,不喝王酒(第一章),不拜偶像(第三章),不能不拜真神(第六章),以及注重祷告(第二、六章),为人正直,向王直言不讳(第四、五章),忠心办事,毫无过错(第六章)等,都是良范但愿我们都向他们看齐。

(1)
上一篇 2020年10月9日
下一篇 2020年10月9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