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追求完全是信徒的共同目标(太五48),但灵修过程中难免有许多软弱的表现,成为灵修上的障碍。
一、心思不清洁
知识爆发,难免受罪污染,令人心思复杂而胡思乱想故当靠主保守心思意念(箴四23;太五8)
二、言语不敬虔
生活在世俗社会里,因耳濡目染,跟人说污言、淫词、妄语、戏言,故当禁止嘴唇,谨慎言语,说造就人的好话(弗四29,五3~4)
三、行为欠谨慎
信主日久,自以为在信仰上站立很稳,致使失慎堕落,渐与世俗同流合污而不自觉;当郑重道理,勿随流失去(林前十12;来二1)
四、祷告不恒切
平日世务缠身,不能安静地与神灵交,致使祷告形式化,有口无心不迫切,常因忙碌忘祷告,当求主赏赐儆醒的心(罗十二12;太二十六41)
五、唱诗不快乐
口唱心不和,不能由心灵深处发出欢乐颂赞的共鸣;唱诗张不开口,发不出歌颂的声音(诗九十八4~6;弗五19)
六、聚会成形式
生活忙碌,无心聚会,人到心不到;聚会中祷告、唱诗、听道、交通皆不能专心,终至停止聚会(来十25;诗一百二十二1)
七、听道觉厌烦
道理听多了,以为全懂了;故心生骄傲,厌烦属灵真道或因缺信心领受神言,自己又行不出来而觉厌烦(来四2;雅一19~21)
八、读经成负担
因内心不能清净,无圣灵引导,读经不明内涵而觉苦涩无味;当祈求真理的圣灵引导指教(约十六13;耶十五16)
九、行道缺力量
知善不行是罪,听道不行是自欺,但因灵性软弱而行道乏力;道理听越多,觉亏欠越多,心中自责而难过(雅一22~25,四17;腓四12~13)
十、作工不殷勤
明知主恩浩大当报答,内心却不冷不热,作圣工缺热忱,不积极、主动,无法快乐,有力的事奉(罗十二11;林前十五58)
结语
耐性等候神,必从新得力(赛四十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