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读经:路十25-37。
圣句: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路十27)。
曾有一个律法师试探主耶稣说:夫子,我该作甚么才可以承受永生?主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么样呢?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主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路十25-28)保罗说: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
古时的农业社会,亲属常住在一起,邻舍多半是自己的亲属,所以常把亲属和邻舍合起来说敦亲睦邻。现在的工商业社会,许多人离开自己的故乡搬到城市,邻舍不一定是亲属,但仍要和睦相处。所罗门王说:你遭难的日子,不要上弟兄的家去,相近的邻舍,强如远方的弟兄。(箴二十七10下)俗语也说:远水不能救近火,可见邻舍常须互助合作,故平常就须和睦相处。
一、古人之鉴与范
1.愚顽人拿八之鉴(撒上二十五2-38):
有一次,大卫被扫罗追赶,生活发生困难的时候,向玛云的一位大富户拿八求助。本来大卫与拿八是邻居,大卫的部下无形中成为拿八的保护;所以拿八的财产——三千绵羊、一千山羊,一头也没失落。因此在大卫遇到困难时,向他求助是很合理的,何况大卫很有礼貌地向他请安后恳求:……所以愿我的仆人在你眼前“蒙恩”,求你“随手取点赐与”仆人和你的(儿子)大卫。但他却忘恩负义,也没有同情心,回答说:大卫是谁,近来悖逆主人奔逃的仆人甚多,我岂可将饮食和为我剪羊毛人所宰的肉,给我不知道从那里来的人呢?他不但不肯帮补大卫,并且用这些话讽刺大卫。圣经说:这坏人拿八,他的性情与他的名相称,他名叫拿八,就是愚顽的意思。又说:过了十天,耶和华击打拿八,他就死了。
2.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之范(创二十六)
有一次以撒遇到饥荒,不得已搬到非利士地。这时神向他显现,吩咐他不要搬到埃及,要留在非利士地。以撒听从神的话在那地耕种,结果那一年有百倍的收成。非利士人看见这个邻居昌大,日增月盛,成为大富户,就嫉妒他,把他的父亲亚伯拉罕的仆人所挖的井全都塞住,填满了土。非利士王亚比米勒又赶以撒离开那地。以撒不跟他计较,离开那里,在基拉耳谷支搭帐棚,住在那里。以撒的仆人在谷中挖井,得了一口活水井。但那里的牧人又夺去这一口井。以撒的仆人又挖了一口井,又被夺去。以撒便离开那里,又挖了一口井,他们就不再来夺这一口井了。后来以撒从那里搬到别是巴,神又赐给他一口井了。亚比米勒看到神与以撒同在,明白无法害以撒,反而怕以撒害他,所以主动带军长亲自到以撒那里讲和。
二、当怎样睦邻
主耶稣说:爱邻舍如何同自己(路十27),又说:无论何事,你们原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太七12)可见爱人如已为我们待邻居的基本原则。
1.不恶待待邻舍:消极方面,就先做到不陷害、不欺压、不毁谤邻舍。经上记著说:不可无故作见证,陷害邻舍。不可设计害他。(箴二十四28,三29)不可欺压你的邻舍,也不可抢夺他的物。(利十九13)耶和华阿!谁能寄居你的帐幕,谁能住在你的圣山……他不以舌头?谤人,不恶待朋友,也不随伙毁谤邻里。(诗十五1-3)
2.不报复邻舍:恶待我们的邻舍遭患难时,不可幸灾乐祸,更不应该报复邻舍。经上说:幸灾乐祸的,必不免受罚。(箴十七5下)不可说,人怎样待我,我也怎样待他,我必照他所行的报复他。(箴二十四29)
3.善待邻舍:积极方面,主动善待邻舍,尊重他们,不藐视他们,甚至以善待恶。经上说:藐视邻舍的,这人有罪。怜悯贫穷的,这人有福。(箴十四21)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你那里若有现成的,不可对邻舍说,去罢!明天再来,我必给你。(箴三27-28)
4.引导邻舍走义路:爱邻舍的当引导他们走正路,使他们在世平安;更当引导他们走义路,将来得永生。经上说:义人引导他的邻舍;恶人的道,叫人迷失。强暴人诱惑邻舍,领他走不善之道。(箴十二26;十六29)。
5.其他
a.不亏负邻舍:你若卖甚么给邻舍,或是从邻舍的手中买甚么,彼此不可亏负。(利二十五14)
b.不搬弄是非:不可在民中往来搬弄是非。(利十九16)
c.不谄媚邻舍:谄媚邻舍的,就是设网罗绊他的脚。(箴二十九5)
d.少进邻舍的家:你的脚要少进邻舍的家,恐怕他厌烦你,恨恶你。(箴二十五17;参考:提前五13)
e.要说实话:你们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弗四25)
f.要公义:你们施行审判,不可行不义,不可偏护穷人,也不可重看有势力的人。只要按公义审判你的邻舍。(利十九15)
结语
我们的邻居中有亲戚,也有外人;有主内的同灵,也有未信主的外邦人。主耶稣说,我们不属于这个世界,好像主耶稣不属于这个世界一样,但主耶稣并不叫我们离开这世界,只叫我们脱离罪恶,分别为圣(约十七14-49)。所以我们应该和未信主的邻居和睦相处,用智慧与他们交往(西四5),不可随从外邦人的心意,行邪淫、恶欲、醉酒、荒宴、群饮、并可恶拜偶像的事;他们在这些事上,见我们不与他们同奔那放荡无度的路,就以为怪,毁谤我们;但我们仍不可随从他们(彼前四2-4),我们应当在外邦人中,品行端正(彼前二12),将生命之道表明出来(腓二16),叫邻舍喜悦,得益处,建立德行(罗十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