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出1:15-22
约瑟当上法老宰相后,将父家七十人迁来埃及栖居,蒙神祝福,生养众多,至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仅男丁就有六十万(出12:3)。法老死后,新王继任,他看到以色列人的兴旺,心存恐惧,就千方百计要诛灭以色列民族。一方面他使以色列百姓承受更深重的苦役;一方面他试图收买以色列人的收生婆,暗中害死以色列人的男婴,以达灭绝之目的。但经上记载以色列人“越发多起来,越发蔓延”(出1:12),“极其强盛”(出1:20)。为何呢?乃因以色列百姓中有不少象这两个收生婆那样的人!那么,究竟她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效法学习的闪光点呢?
一、敬畏神
经上两次提到她们是敬畏神的人(出1:17;21)。
在法老的铁蹄政策下,以色列人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当时他们当中已有很多人埋怨神,远离神,有的还随从埃及人去敬拜偶像。而两个收生婆依然不改敬畏神的纯正信仰,保持神选民的美好品德,堪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圣经说:“只要你们敬畏耶和华,诚诚实实地尽心侍奉他,想念他向你们所行的事何等大”(撒上12:24)。敬畏神是我们从神那里蒙恩得福的秘诀(诗25:12-14;33:18;来11:7-9),圣经记载:“神厚待收生婆……收生婆因为敬畏神,神便叫她们成立家室”(出1:20-21)。
请听圣经的教导:“耶和华你神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敬畏耶和华你的神,遵行他的道”(申10:12-13)。
二、不惧死
凶残的法老王为除灭以色列人,下令收生婆将国内所有以色列人的男婴杀死,“但是收生婆敬畏神,不照埃及王的吩咐行,竟存留男孩的性命”(出1:17)。因为她们敬畏神,故而能靠神而坦然面对眼前的危险,不惧丢失性命。
不妨设想一下,以色列人在法老手下为奴,过着非人的日子,有谁敢违背王的命令?这件事若让王知道,将有全家抄斩之祸。而她们却因着这份对神的敬畏,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为了讨神喜悦,成全神旨。
但以理虽被扔入狮子洞也不改变自己的信仰,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三人被抛入火窑中同样不向撒但与罪恶低头,“他们因着信,制伏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了狮子的口,灭了烈火的猛势,脱了刀剑的锋刃,软弱变为刚强,争战显出勇敢”(来11:33-34)。
请听神的劝勉:“你们要刚强壮胆”(书1:1-18)。
三、有爱心
两个收生婆在当时有左右一个婴孩生死存亡的特殊权力。若她们虽不杀死男婴,但如果不去为他们包裹,护理,让婴孩自然死亡,谁能知晓?表面上看,她们也不应承担什么责任。但她们却不这样想,在她们眼中,一个人的生命是何等宝贵!她们关心的只是以色列民族的存亡,她们深知这直接影响到神当初与祖宗亚伯拉罕所立的约。故而她们慎重做好这接生工作,好让神的计划得以实现。说明她们很有爱心¾¾爱神与爱人的心。经上说:“爱里没有惧怕”(约壹4:18)。
耶利米先知是一位富有爱心的先知,他爱自己所敬仰的神,爱自己的祖国与同胞。看到百姓因为罪大恶极而被掳至巴比伦,受尽苦楚,先知心如刀割,时常流泪,他说:“但愿我的头为水,我的眼为泪的泉源,我好为我百姓中被杀的人,昼夜哭泣”(耶9:1)。最后哭瞎了双眼。使徒保罗亦是一位大有仁爱之心的人,他说:“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罗9:2-3)。那份浓挚真纯的爱心跃然纸上,感人肺腑。
四、能同心
经上说:“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摩3:3)。这两个收生婆若不能同心,其中一人跑去向法老告密,或当法老审问时因惧怕而露出马脚,岂非不能保存更多的以色列男婴?同时无法使神当初应许给亚伯拉罕有关他的子孙后裔必如天上星海边沙那样多的计划得以顺利充分地实现。当法老追问她们有关这些事时,她们异口同声说:“因为希伯来妇人与埃及妇人不同,希伯来妇人本是健壮的,收生婆还没有到,她们已经生产了”(出1:19)。要使以色列民得以在埃及地存留与繁殖,两个收生婆的同心多么不可或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两个收生婆的合作时间至少是多年的,甚至是几十年的。接生的工作那么繁忙辛苦,外界的压力又那么大,环境那么恶劣,她们能如此同心合意地做成这件事,而且做了这么长时间,真不容易啊!
结语
主耶稣很看重人的同心,他说:“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三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太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