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从彼得和保罗看教会工人的培养-陈彼恩

引言

彼得和保罗是《使徒行传》里最主要的两个工人,也是使徒教会最具代表性的工人。彼得是犹太使徒,他传道对象大部分都是犹太人;保罗是外邦使徒,他是向外邦传道的开拓者,在外邦各地建立了教会。神拣选这两人,他们都能尽心尽力地完成主耶稣所托付的使命。今天,在我们教会当中,主耶稣也常常拣选像彼得和保罗一样的工人,这两种工人的互相搭配,才会完成主耶稣赋予教会的工作。

一、彼得和保罗

主耶稣拣选这两人,但他们的差异实在太大了。奇妙的是,二人差异虽大,却能够互相配合,完成使命,成为今天所有工人的榜样。

1.彼得、保罗的差异之处

职业的差异

彼得是渔夫,在被主拣选之前以打鱼为生,地位不高;而保罗是法利赛人,法利赛人在当时的宗教地位极高,极受犹太百姓的尊重。

学问的差异

彼得是没有学问的小民(徒四13),而保罗是迦玛列门下(徒二二3),古语说:“名师出高徒”,因此保罗的学问极高,现今我们从保罗的书信中照样能够感受到他那渊博的学识。

身份的差异

彼得是犹太人,在当时的社会,犹太人被人看不起,没有地位可言,而保罗虽是犹太人,却也是罗马人(徒二二25-26),具备双重国籍,身份明显比彼得尊贵。

2.彼得和保罗的相同之处

侍奉的精神

主耶稣升天之后,彼得发起热心,成为使徒教会的柱石(加二9),为福音的缘故,受尽种种迫害,但是侍奉的热忱没有被困难冲淡,照常侍奉直到生命的最后,离世之前还在谆谆教导着众门徒要在真道上坚固(彼后一12-15)。

保罗在未认识主耶稣之前,迫害过教会,自从在大马士革的路上被主耶稣的荣光照耀之后,就为主大发热心,并且成为外邦宣道的先锋,突破重重拦阻,把神国的福音传扬开来,撒下福音的种子,建立了属神的教会。

侍奉的能力

主耶稣给了彼得的讲道能力,使他所讲的道理充满能力,第一次讲道三千人信主(徒二41),第二次讲道五千人信主(徒四4),因这些人的归主,在耶路撒冷建立使徒教会的大本营,不断地吸引人归到主面前。彼得在为主传道的过程中,主的能力不断地临到他身上,使他犹如主耶稣在世一样,能够医治各种病人(徒五12-16),将主的名不断地传扬出去。

保罗也是如此,自从他被主耶稣拣选之后,虽然保罗本身有很高的文化素质,但他没有以此为夸口的本钱,而是在主面前承认自己是罪人中的罪魁(提前一15)。并为主大发热心,在外邦人、君王、以色列人面前大胆见证主的名(徒九15-16),主的能力也在他身上,他也照样能够行神迹奇事,医病赶鬼,使主的道大大兴旺(徒十九17-20)。

综上所述,彼得、保罗二人虽然在肉身的条件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二人并没有比较这些条件,而是互相配合,完成神国的工作。因此,工人之间不能相互比较各自的条件,若是比较的话,则会让人自卑或自高,二人不能同心侍奉,反而会带来教会的不睦,甚至是分裂教会,给教会带来亏损。工人之间当互相配合,虽然有各种差异,却能够完成神的工作。

二、教会需要培养彼得式、保罗式的工人

今日的教会需要彼得式、保罗式的工人,这两种类型的工人若能够配合起来,今日的教会便能够像使徒教会一样,不断地兴旺发展。

1.目前教会的现状

目前农村教会居多,而在农村教会中,又以中老年的信徒居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地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居民,本会信徒也不例外,农村的中青年信徒也不断地涌入城市,并在不断地在各地城市建立了教会。因此目前教会的现状是农村教会居多,城市教会不断地被建立。

不管是农村教会还是城市教会,所有信徒都是神的子民,因此不能忽略农村教会或城市教会,二者的牧养工作同等重要。而要牧养好农村和城市的教会,需要彼得式的工人和保罗式的互相配合,才能坚固教会,并且建立教会。

2.教会需要彼得式的工人

彼得式工人的外在条件在世界当中不是很突出,没有很高的学问,也没有很高的地位,但是有侍奉神的热忱,可以为神家尽心竭力。培养这样的工人,激发他们爱主的心志,他们会如彼得一样,为神家尽忠。

3.教会需要保罗式的工人

保罗式的工人是很有学问的,有高文凭,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文化的信徒会越来越多,为要牧养好这类信徒,教会需要培养保罗式的工人,这类工人需要按时分粮,供给信徒灵命的需求。

4.不能偏重任何一种工人

彼得式的工人、保罗式的工人同等重要,都肩负着牧养群羊、传扬真道的使命,唯有这两者互相配合,才能不负主耶稣的所托。

教会若是只看重彼得式的工人,只培养彼得式的工人,则会在无形中瞧不起保罗式的工人,所做的一切圣工只求圣灵带领,只靠圣灵的能力,不需要俗世的文化,这样的观念只会使教会的发展停滞不前,也会使教会的工人逐渐断层,信徒老龄化不断严重。

教会若是只看重保罗式的工人,只培养保罗式的工人,培养新一代工人,每个工人都是有学问、高文凭,这样的工人很不错,但是这样的培养方法也会走向另外一个误区,即这样的工人会逐渐失去“天上来的异象”,有保罗的学问却没有保罗的心志能力,则会使教会走向基督教的老路,致使教牧人员雇工化。保罗虽然很有学问,但是保罗侍奉的动力不是学问,而是“天上来的异象”(徒二六19),这是保罗特有的信仰经历,并不代表每个工人都会经历“天上来的异象”,保罗后来拣选了年轻、优秀的工人提摩太,但是提摩太并没有“天上来的异象”,却也能够终身侍奉。今日若以学问作为培养工人标准的话,则是误解保罗的侍奉,反而会让一些真正爱主的人才流失了。

5.两种工人要互相配合

彼得虽然没有什么学问,但是彼得没有排斥保罗,称保罗是“我们所亲爱的弟兄”(彼后三15),也认可保罗的学问、智慧,因为彼得知道保罗用自己的学问来服侍主耶稣(彼后三15-16)。保罗很有学问,但是保罗是以耶稣基督为至宝(腓三7-8),传讲的道理也是“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林前二2),他的学问成为传道的辅助工具,而非起着主导作用。他也没有排斥彼得,而是非常清楚自己和彼得的使命,他深知彼得是犹太使徒,自己则是外邦人的使徒(加二8)。两人的搭配,才能完成使命。

结语

主耶稣拣选彼得,也拣选保罗,今日教会要多培养各种工人,不以学问衡量工人的价值,让每个工人都能够继承彼得与保罗的侍奉精神、心志、能力,工人间互相配合,完成神国的工作!

(11)
上一篇 2020年11月11日
下一篇 2020年11月1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