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箴言》书有很多良好的教训,其最重要的目的有二:
敬畏耶和华。
‚远离恶人的引诱。
敬畏神是本书的重要信息,今日让我们在圣灵的带领引导之下,从《箴言》书中领悟敬畏的真谛。
一、敬畏的实义
“敬畏”二字原文译作“惧怕”或“害怕”,那么敬畏神是不是表明我们要惧怕神,望神而生畏,以致不敢亲近?圣经告诉我们:“耶和华神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诗103:8)。爱里没有惧怕(约壹4:18)。主耶稣也曾经说:“是我,不要怕”(约6:20)。耶和华神既是一位圣洁、公义、良善、慈爱的神,那么敬畏神就并不是我们要害怕神,乃是我们对神的一种存心与态度,是人们在信仰与事奉上的本份与责任(传12:13;来12:28)。敬畏之意乃为虔诚,是人们对耶和华神的尊崇、敬拜、信靠、顺服的流露。
二、敬畏的原因
初期教会受逼迫,使徒们遭恐吓之际,却能奋不顾身地说:“我们所看见所听见的不能不说”(徒4:20)。约瑟在波提乏的妻子引诱之时却能如此说:“我怎能作这大恶得罪神呢?”这些先贤能有如此壮举,就是因为他们在神面前具有敬畏存心。能够使我们在这一位看不见的神面前动了敬畏之心,且在永生道路上获取动力奔跑天国历程,乃在于:
1.神的圣洁与威严(启15:4)。
当我们讲神的慈爱和善良的时候,不要忘记神另一方面的特性,那就是他的圣洁和威严,希伯来书十二章二十九节告诉我们:“神乃是烈火”。俗话说:“玩火不恭,惹火烧身”。先知以赛亚得见神威严的荣光,自觉胆颤心惊,发出呼声:“祸哉,我灭亡了……”(赛6:5)。摩西在西乃山上看见耶和华威严显现,山上雷电交加,火焰密云,黑暗暴风,他甚是恐惧战兢(参来12:18-21)。雅各在路斯梦见天梯,醒来之后,就惧怕说:“这地方何等可畏!……乃是神的殿,也是天的门”(创28:16-17)。一个人到神面前来,一定要意识到他的圣洁与威严,才能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他(来12:28)。
2.神的伟大与能力。
《申命记》十章十二至十七节告诉我们:“以色列啊!现在耶和华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敬畏耶和华你的神……因为耶和华你们的神,他是……至大的神,大有能力,大而可畏”。神是天地万物的主宰。“耶和华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下阴间,也使人往上升。他使人贫穷,也使人富足;使人卑微,也使人高贵”(撒上2:6-7)。人的生命和前途都掌握在这一位大而可畏的神手中,我们岂敢轻慢,不恭不敬,而自取灭亡?
3.神的恩典与慈爱(诗130:4)
在神圣洁与威严的另一面,却是那温和慈祥怜悯。神常以慈父般的心肠怜恤世界上的人,以赛亚先知说:“看哪!万民都象水桶的一滴,又算如天平上的微尘”(赛40:15)。在无限的神面前万民皆如一滴水,或象天平上的微尘那样无足轻重,我们虽然这么渺小,但神还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看顾我们。主耶稣说:“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太10:30)。诗人大卫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我们本是尘土,但是神却叫我们比天使微小一点(参诗8:4-5)。耶和华确是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慈爱的神,每当我们想到他圣洁与威严,又体验到他对世人的特殊恩典与厚爱,怎能不使我们对他肃然起敬,动了敬畏虔诚之心?
三、敬畏的结果
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6:7)。我们在信仰上若能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就会得到许多喜出望外的回报。
1.蒙神喜悦,得着怜恤(诗147:11;徒10:35;诗103:13)。
2.离开死亡,得着生命(箴14:27;19:23)。
3.远离恶事,不交恶友(箴8:13;16:6;24:21-23)。
4.延年益寿,坚固保障(箴10:27.29;3:2诗27:1)。
5.人有依靠,得着帮助(箴14:26;19:23;诗34:7)。
6.和平相爱,不烦不恨(箴15:16-17)。
7、必有善报,带来祝福(箴23:17-18;诗112:1)。
8、成就心愿,必得富有(诗145:19;箴22:4;诗34:9)。
9、得着知识,拥有智慧(箴1:7;15:33)。
结语
在这好说谗言,性情凶暴,任意妄为,自夸狂傲,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的世代里,让我们能象大卫那样祷告:“耶和华啊!求你将你的道指教我,我要照你的真理行,求你使我专心敬畏你的名”(诗86:11)。让我们用心灵和诚实去敬拜神,用虔诚敬畏的心去事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