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士6:5;7:18-23
米甸人总是欺凌以色列人,让以色列人处在一种紧张痛苦的生活状态中。以色列人恳切呼求神帮助,神就吩咐他们对米甸人作战。经上记载,米甸人及其所勾结的亚玛力人,“如同蝗虫那样多”(士7:12)。争战的结果是以色列人获胜,须知以色列人只派了三百个精壮的人前去作战。这是为何?如此以少胜多的秘诀在哪里?我想除了神在暗中护助外,这三百人在作战过程中的良好表现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一、三更之初,起来打仗(士7:9)
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将夜分为三更,每更4小时。日落时分到晚上10时为第一更,晚上11时到凌晨2时为第二更,凌晨3时到日出时分为第三更。此“三更之初”当指夜里11时至12时,乃敌人睡得最酣熟之际。给我们两点启示:
1.为了打胜此仗,以色列人付出一定的脑力劳动¾¾出谋献策,研究最佳作战方案。
2.为了打胜此仗,以色列人消耗一定的体力劳动¾¾抑制身上的困意,操起武器,努力前行。
信仰的历程中,亦须经常为主打仗(弗6:12)。“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徒14:22)。当学效保罗,为了基督的福音得以广传,为了多救人的灵魂,人世间的苦他几乎尝遍了(林后11:23-28)。一切美好的仗保罗均已打过了,从此有公义的冠冕为他存留(提后4:7-8)。我们也当如此努力。
二、三百人都一齐吹角破瓶点火(士7:20)
三更之初,这三百人都起来了,吹起号角,打破瓶子,点燃火把,进入敌人的营地。
1.三百人进行一样的动作,表示同心合意。
阿摩司先知说:“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阿3:3)。
保罗与彼得均教导我们要同心同行,如此方能兴旺神的教会与福音,也才能蒙神悦纳(罗15:5;弗4:11-12;彼前3:8)。
2.左手拿火把,表示有信仰之光。
主说:“你们是世上的光。……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4-16)。让我们学效施洗约翰,因他是“点着的明灯”(约5:35)。
3.右手拿号角,表示仰望与赞美神的名。
诗人说:“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诗150:6)。是的,“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提到耶和华神的名”(诗20:7)。
三、齐声喊:“耶和华和基甸的刀”(士7:21)
呐喊是一种信心与情感交织着的体现。
基甸筛选士兵,从三万二千人降到三百人,说明他们靠的不是士兵,而是万军之耶和华。因此,他们来到敌人的阵营就马上喊出神的能力:“耶和华和基甸的刀”(经文中虽然也出现“基甸”,但他的能力也来自神)。
大卫虽是一个牧童,却能战胜素为战士的勇猛无比的歌利亚,原因在于大卫完全仰望神的名,经上记载大卫对歌利亚说:“你来攻击我,是靠着刀枪和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今日耶和华必将你交在我手里”(撒上17:45-46)。
我们的信仰要求我们一生要与一个最厉害的敌人¾¾撒但争战不休(彼前5:8;启12:7),须知要想得胜他,只能仰望神的名,“弟兄胜过他,是因羔羊的血”(启12:11)。让我们穿上神为我们所预备的全副属灵的军装,随时随处与魔鬼撒但争战,只要靠主“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弗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