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祂捧起吹落的叶子-台北教会林大炘

奉主耶稣基督圣名作见证: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最痛苦的部份竟然不是肉体,而是灵战;这是神的怜悯,也是操练。

林大炘,生于1957年8月31日,1997年7月12日蒙主召回,得年40岁。当时妻信慈39岁,子12岁,女10岁。

决定采访信慈时,心中忐忑不安,一怕她拒绝,又怕将她已结疤的伤口再度抠开……。没想到电话那头的她竟答应了!

一、意外的噩耗

生命中总有意外,有些我们承担得起,因为总会过去;有些却承担不起,因为它永远不会过去,而且不会再有机会重新来过……。

1996年6月大炘接受任职机构电信局例行健康检查,报告出来竟意外发现肺部有个黑点,遂接受医生建议作进一步的检验。「当时我们绝对想不到是绝症,因为大炘还那么年轻!」信慈平静地回忆着。

其实恶梦已悄然敲开大门!

进一步检查的结果,证实是癌症没错。惊愕、痛苦、不解……,深深掳获信慈的心,她一直问神:「到底怎么了?这是个玩笑吧?」因为这样的遭遇对勤于聚会、事工的大炘夫妇在心境上实在复杂到难以调适。

然而神是信实的,终究会开一条路,叫我们忍受得住。有一晚,信慈在晾衣服时,心中却一直出现一首诗歌,旋律很熟悉且反覆出现,晾完衣服她马上找出赞美诗,翻到137首,看到「悲伤时,祂来解忧;患难时,祂搭救;一切挂虑全放在救主肩头」这段歌词,心中得到很大安慰,才顺服接受事实。

二、灵战与治疗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最痛苦的部份竟然不是肉体,而是灵战;这是神的怜悯,也是操练。

信慈回忆当时婆婆得知噩耗时,表现非常坚强并深信大炘的病必蒙医治,因此不准大炘住院,在家全心靠主祷告。起初他们夫妇也相当顺服,并且高兴妈妈肯重新回归教会(因为约在16年前,大学毕业不久的大姐在上班途中因车祸不幸身亡,林妈妈从此不去教会,也没听过她再祷告,这件事一直成为林家三兄弟心中的痛),于是大炘就出院回家。

回家后,大炘每天与妈妈同心祷告,然而不久,就发现妈妈的祷告有问题,似乎有邪灵作工,且常告诉大炘神启示她什么(大部份是预测大炘的病情)……,但孝顺的大炘仍不愿住院,只是与信慈同心祷告,希望妈妈早日醒悟,脱离魔鬼的操控。

在12月的某一天,大炘虚弱得连爬楼梯都没力气,林妈妈见状,自己恍然大悟,激动地说:「我又受骗了!明明有声音告诉我大炘过年前一定会好,现在这种情况怎可能好?我一定要说出来了!要告诉传道!」知道妈妈终于明白魔鬼的工作后,大炘才放心地住院。

住院后的大炘,一点也没有感觉癌症侵蚀的痛,食欲正常,气色也很好,同楼层的病友常问他到底生什么病,得知大炘患重病皆不相信,这也是令信慈最感安慰的。每天下班后,就赶往医院与他查经祷告,两人的心在圣灵的安慰下,日渐平静,不再忧虑。大炘甚至能笑口常开,曾告诉信慈:「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患难中的喜乐。」

「说来可能很难令人相信,我们大部份的时间都在为妈妈代祷,因为妈妈白天还是天天来照顾大炘,不愿完全顺服神旨的心,使魔鬼有做工的机会,常常骚扰她,所以大炘病中与我交谈最多的竟然是妈妈的状况。」信慈回忆医院中的日子,两人同心祷告的内容大都是──妈妈!

三、时候终于到了

由于大部份时间都在为妈妈祷告,信慈几乎忘了大炘会离开这人世,然而毕竟「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这场争战,无人能免。」(传八8)。大炘在大家没有预料的情况下,还是在住院半年后蒙主召回。

不是没有想过这样的一天,然而它终于来时,信慈仍流了这一辈子最多的眼泪。想起病中大炘的喜乐、信心、勉励……,12年夫妻生活大炘的体贴、细心、呵护……,往后独自养育二子的艰辛,「曾经想以最高速骑机车,一去不回!」心情恶劣到极点时,信慈仍不免有过此念头。

后来虽勉强打起精神带领二子上教会,然而别人无意的眼光、言语,昔日全家一起上教会的画面……,对心中仍对神慈爱存疑的信慈还是很难突破的事。于是她选择「逃避」,逢星期六即带着孩子回罗东娘家,不敢面对充满大炘聚会、事奉的永和教会。

神的儿女有时也会遭遇到「心灵上的黑暗」,无法接受临到身上的事,便感受不到神爱。「为什么?」一直盘据心头,痛苦似乎快淹没自己,眼前的路暗得再也看不到光,信慈当时的心境,就如同约伯极痛苦中对神的怒言:「你为何掩面、拿我当仇敌呢?你要惊动被风吹的叶子吗?要追赶枯干的碎?吗?」(伯十三24-25)。处在黑暗中确实是极痛的经历,然而我们屈膝在神前时,便会发觉「正直人在黑暗中,有光向他发现;他有恩惠,有怜悯,有公义。」(诗一一二4)

四、祷告中的安慰

是的,信慈就是被祷告声唤醒了!

悲恸中的信慈原本祷告无力,读经无心,「尤其看不下四福音神迹部份和孝顺父母必蒙福得寿……的经节。」然而家人不间断地探望、代祷,使信慈不致沉溺悲伤,无法自拔;尤其是二姐,信慈感念地说着:「她不善言词,话不多,但一直邀我与她祷告,希望我在祷告中自己体会圣灵的安慰。」信慈原本不受安慰的心慢慢开启了,且昔日在大同教会做工的同伴常打来的电话,更让她觉得自己不孤单,但真正的关键是:「我不能步婆婆的后尘!使大炘死得没价值!」这个信念一直提醒着信慈。

因为她深刻体验到一颗不顺服、不受安慰的心,将为魔鬼留下做工的机会。

当信慈的心受安慰逐渐开启时,她想起神的爱,从小一路走来点点滴滴……,数算不完;尤其大炘生前购买的房子,从贷款到交屋,出乎意料之外的顺利,更让她体会患难中的恩典。

走出生命最黑暗时期的信慈,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务下,仍坚强地接了宗教教育系的事工,「大炘病中非常感念来探望他的同灵,他常说若病愈一定在事工上更尽力以回报神和大家的关爱,遗憾的是他不再有机会了!」信慈平静地诉说大炘的心愿。

所以她选择以事奉来怀念大炘,记忆他曾给予她的爱和呵护。

访谈结束时,天色已暗,又下着雨,信慈穿起雨衣,跨上机车开朗笑着道:「平安再见!」望着她直挺的背影,想起《约伯记》的一段话:「神也必引你出离患难,进入宽阔不狭窄之地;摆在你席上的必满有肥甘。」(伯三十六16)。祝福她未来的路!

(10)
上一篇 2021年1月18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18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