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为您献上兰花片片,李灵实长老的一生-嘉义教会悠然

奉主耶稣基督圣名作见证:

您安详地睡在淡淡柔柔的兰花香中,一身雪白,如同打扮得洁净无瑕的小孩,准备让天父接回天家;环绕您四周的片片兰花,是敬爱您的儿女、孙子女,以及关爱您的主内兄姐──为您献上;空气中除了悠扬的「与主日近」演奏曲,还传来声声低泣,回顾您的一生,心中萦绕的是百般不舍与怀念。

您(本名李士明)于1915年6月10日,出生在嘉义县民雄乡江厝店(兴中村),一个偏僻、保守、民间信仰浓厚的小村落,跟随父母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耕生活。20岁那年,是改变您一生命运的关键年,友人(已故的民雄教会苏灵安执事)向您传福音,送您一本《报尔佳音》的小册子,并且教您祷告要念「哈利路亚,赞美耶稣」。

因农事忙碌,您总是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躲到仓库中祷告一、二小时,以免被吃斋、虔诚拜佛的祖母责骂;虽然您以台语发音将「哈利路亚」念成「Ham le lo a」的怪音,竟然在第3天得到宝贵的圣灵,天上的真神乃看人的内心,虽然发音错误、仍能蒙神垂听。

接受福音之后,您常利用骑脚踏车、载送农产品到嘉义市贩卖的空档,偷偷跑去嘉义教会聚会;虽然聚会结束之后,摸黑骑脚踏车、涉水而过「牛稠溪」,相当危险,而且回到家已经三更半夜,常常得吵醒祖母为您开门,您仍然心中火热,喜欢到教会聚会、亲近主。

在虔诚而崇拜民间信仰的村落,改信基督教是罪大恶极的背叛行为,当您决定接受福音时,曾遭到祖母和父亲的阻挡;但是,受洗之后,您行为上的转变,家人有目共睹,反对的态度不再那么强烈,进而一起查考真理,于是,祖母和父亲也跟着受洗,全家归入主名下。

36岁时,您的父亲身染恶疾,手术之后,腹部常流出恶臭的黏液;您日夜服事、用心照顾,不忍见到父亲受此怪病缠身,因而向主祈愿,若父亲病得痊愈,将来您要献身当传道、以报答主恩。

不久,父亲的病果真痊愈,而您的许愿却一直没有实践;关心您的简益真长老、林悟真长老、陈万玉长老、蔡圣民长老、朱惠民执事,不断勉励您献身当传道,您却仍徘徊不定,忧虑无法承担拯救灵魂的重责大任。

一直到39岁那一年,台中总会来函催促,希望您能放弃世务、为主做工,您才靠着主勇敢地踏上献身之路,偿还3年前向神所许的愿。

1953年8月,第一次牧养的教会包括:线西、仑尾、鹿港、溪湖、二林教会;每期驻牧教会三个月之后,才得以休假三天,回家探望家中老少。当时,最小儿子才三岁,见到您竟然以为是陌生人,不让您抱他,等您费好一番功夫,和他接近之后,三天休假结束、要搭车离去时,小儿子竟然紧紧抱住您的脚、不愿让您离开,您心中虽然不忍,但神的工作催逼着您不得不放下一切不舍。

您献身之路上,最辛苦的莫过于李长老娘(陈怨女士),那是神所赐贤惠的妻,使您得以全心全意做圣工、毫无后顾之忧。她一人身兼数职,上有公婆需奉养,下有二男四女(从19岁到3岁)得照顾,还有二甲土地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繁忙农事;有时半夜需要巡视稻田的水道,一人不敢前往,只好叫醒沉睡、很难唤起的女儿陪着她前往,即便如此,李长老娘却没有半句怨言。

1954年,20岁的长子结婚(已蒙主恩召的李增文传道),家中多了一个人分担家务,稍稍减轻了李长老娘的重担。1983年5月母亲节前夕,67岁的李长老娘蒙主恩召,卸下一切重担,为子女留下一生美好典范。

长老娘离世的那天早上(安息日),您人在麻豆教会领会,接到次媳的紧急电话,得知长老娘腹部疼痛难忍,次子天惠上班人在外县市,需照顾两位幼女的次媳,一人无法分身处理就医事宜;您仍以圣工为重,一切委由次媳全权处理,一直到当天下午聚会结束,才赶回彰化的家;一生忠心、事主、爱主的表现,足为晚辈楷模。

四十年代的传道生涯非常辛苦,教会设备简陋、没有电扇,每次讲道结束便全身溼透,需更换衣服;会堂没有管理员,需自己料理三餐,出门只有脚踏车代步,仍然关心信徒、频频访问;当时,物质生活虽简单,信徒们的信心和爱心,追求道理的热诚,使传道者无形中得到莫大的鼓励。

自1953年8月当传道,到1986年6月30日退休,一共服事主34年,这期间驻牧的教会大约27间,包括:线西、仑尾、鹿港、溪湖、二林、民雄、台南、高雄、屏东、和美、虎尾、琼埔、罗东、台北、新竹、朴子、鱼寮、三重、嘉义、梅山、大林、麻豆、土库、新港、四股、新营、草港。艰辛、劳顿的传道生涯,曾经使您两次兴起辞退的念头(1963、1965年),神以疾病(气喘、肺气肿)管教试炼,后经悔改祷告才得以日渐康复,继续出来为主做工。

为感念主恩,您于50岁那年,也献上正值「而立之年」的长子(故李增文传道)当传道,父子两人同工、同行,成为家族的美好榜样。李长老娘与李传道娘深深体会,男主人愈不在家真神愈与家人同在。

为弥补无法天天教养子女的遗憾,您常利用休假期间,写圣经章节在客厅的黑板上,要求儿女与孙子女背诵;如今,5位儿女、22位孙子女、32位曾孙,蒙神眷顾,都保守在主里面,分别在各行各业小有所成。

一生中有两件事让您心中非常不舍,其一为1978年长子(已故李增文传道)蒙主恩召,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您心中永远的痛;后来明白一切都出于神,便默然不语,深信神自有美好旨意。

再者,1983年长老娘去世,顿失相处49年的贤内助,您内心充满依依不舍之情;失去另一半之后,您深爱以胡琴演奏赞美诗,倾诉内心的喜、怒、哀、乐,在美妙圣乐中,您找到继续走在主路上的喜乐。

1986年退休之后,您迁居仑尾安老院,协助仑尾教会的圣工,在那儿有年纪相仿的同灵为伴,闲暇时,拉胡琴伴奏与院内同灵合唱诗歌,过着在地如天的生活,儿女要接您回家共享天伦,您仍然执意要留在安老院。直到2000年8月,您已86岁高龄,体力衰退、无法自理生活起居,只好迁回高雄的家。

2003年4月7日感到身体不适,想回埔里安老院检查,承蒙爱主、以自营救护车为业的薛瑞璟弟兄(属台南教会),专程义务护送前往埔里。4月18日检查结果得知肺水肿,各器官皆已衰竭,紧急送入加护病房,一直到4月30日转回普通病房,最后于5月2日凌晨5:20分因心肺衰竭,回到天父怀抱。

回顾您的一生,耳中萦绕的是您最爱演奏的胡琴曲──赞美诗12首「耶稣尊名」,您一生尊主名为大,爱主、事主,一路走来毫无怨尤,因为您深知耶稣尊名至善、至圣,好比园中兰桂清香;您安详地睡在淡淡柔柔的兰花香中,心中百般不舍与怀念,期待将来一同在天国的园中,共赏兰桂清香。

(10)
上一篇 2021年1月19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19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