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主耶稣基督圣名作见证:
从小因体弱多病,又患时代恶疾「小儿麻痺症」,承自爸、妈的宠爱,更因一份「自责」,练就了霸道、蛮横、自我、高傲的个性;天下父母心,谁不愿自己的心肝宝贝活泼、开朗、健康、聪明,若不是恶疾缠身,事实上该有的家境、教育,称得上是令人羡慕的家庭。
妈妈从小就带年幼的女儿,遍访名医,不论花多少钱,不论多少时间的煎熬,只有一个心愿:让女儿可以在学校、团体、社会「抬头挺胸」,平等地与同侪一较高下,而不被笑称「跛脚的」,因这嘲弄嘻笑,妈妈流了不少眼泪,小女孩也为此不分男生、女生、低年级、高年级和人打了不少架,更甭说人际关系的建立了。
药瓶、门诊、复健、游泳,成了每天必须的功课,当「家庭医生」走的比家教老师还勤时,只好休学,专心接受治疗,一年后自动留级和妹妹同班,杵着枴杖穿着铁鞋上学,内心的尊严高胀,自尊破灭,同学们胆敢嘲骂一句:「跛脚的」必定换来俩姐妹联手痛殴,常成训导处的常客。爸爸早期曾任政党要职,深具民意基础,又选上民意代表,学校也得礼遇几分。
享特权、洒金钱、高姿态,成天就以此为装备,生命中出现极度的不平衡,价值判断也失去良善的一面,唯让爸、妈宽慰的就是成绩名列前茅。一年后,经不断地复健,终于放掉柺杖,左脚加高约三公分的鞋垫,顺利地从东南部北上至花莲女中就读升学班。
父母亲为弥补无法亲自照顾之憾,洒大笔金钱只为了换得周详的安顿。买新房、请女佣,藉较一般小孩更高的支出,维系着那份亲情,养尊处优,奢侈挥霍,尽力包装着瘦弱不全的外表,难能表露长期因替代而失落的内在,连永生造物主都曾是抱怨漫骂的对象:仰天咆哮、粗俗的言谈竟也是掩饰的好方法。其实不必要的伪装,全都为了「欺敌」,全世界都欠她似的,不公平、不合理、不愿意低头,也都无法安抚着因脚残而带来的不悦与不满。
家里虽有个充满爱无悔地照顾着家人的妈妈,专心礼佛,甚至潜心修习,长年斋戒、清口,期待减少家人不平的情绪,病痛的儿女可以寻得良医,减少在世上为人的业障苦难,但烦人的杂务、杂事,亲族间的不睦,财产分配不公……等等,重担接踵而临,因此虽身在繁华的花莲市,心中只想,若满30岁,就可以结束生命了,曾几何时,有着自我了断生命的冲动。
当金钱不能弥补亲情,亮丽的成绩只是另外一种「虚荣」的表征,内在生命体并没有较健壮的发展,母亲的挚诚感动不了她,对世界的荣华也提不起兴趣,没有神、没有盼望,当然生活一点味道都没有,渐渐地灰色的思想,侵蚀着学龄时的心情,如雨前的阴霾,如雨后的烂泥,纠葛着挥不去的「不快」。
师专毕业后,随着同窗好友的邀约,首次西进至苏澳,在一天主教幼儿园任教,那是第一次知道,什么是耶稣基督、圣母马利亚;什么是教会、聚会。虽然小叔叔曾带去教堂,但印象很朦胧模糊,看着朴素的修女,不食人间烟火般的轻松、自然,对幼教工作的投入,不计较薪资,倒觉得,生命中应有一些「在意」的事物,才不白活。1987年转往台北市内湖区的一家私立幼儿园服务,学生家长正是本会的信徒,且任负责人,原来基督教中还有真耶稣教会的存在?
恰巧同校音乐老师,也是同租屋的室友亦是本会的姐妹,发现他们竟是充满着喜乐,常去礼拜,也常被邀请一起去参加聚会,但总藉着许多理由加以推辞。暗中观察这与众不同的一群人,和蔼、良善、言语不粗俗;尤其学生的联络簿中,更流露着真实、诚恳的气息,家庭探视,认识到基督徒的家庭,和乐融融,好不羡慕。倘若有如此机会,必定会在生命过程中留下美善驻脚,一个基督化的家庭,竟如此拨动心弦,涟漪四起,没有冲突矛盾,只有爱与关怀,一丝疑惑,激起着无比的憧憬。
1988年一次的诗歌布道会,受邀前往,旋律吸引心灵,歌词引起共鸣,内心感动无比,听着福音短讲,随着诗歌声扬竟有着喜悦的心情,原来的灰黯一扫而空,正当传道人介绍完祈求灵恩的祷告方法后,一跪下来就得着宝贵的圣灵,人其实是不配的,何等的「污秽、软弱」,罪担压着喘不过气来,主耶稣赐下宝贵圣灵,也让人卸下重担,那次的祷告,真是奇妙的体验,虽眼泪直流,内心却是充满喜乐与平静,祷告完毕耳边传来恭喜声:「小妹妳得到圣灵了,恭喜恭喜!」主真是一位慈爱的神,连不认识、逃避的人,祂都吸引至面前,前所未有的感觉,改变了她日后的心境及行为模式,甚至价值判定。
经一年的慕道,1989年春季灵恩会,接受耶稣宝血的大水浸礼,藏存于内心的黑暗一扫而空,外双溪的景色突然间变得好漂亮,每个人的贺喜、笑容都发自内心,主里一家的感觉非常强烈,好像囚犯被枷锁限制重获自由般的自在与安然,今后每天的生活重心,除了幼儿园的工作外,就是到教会参加聚会,没有聚会时也去祷告、唱唱诗,一种漂泊有了依靠的满足。
远在花莲的家人看到她个性的改变,较从前和善、柔顺,态度、言语也都不同了,连妈妈都赞同女儿因基督的信仰而改变成新人般的快乐。拜佛与基督的信仰,因着主的保守,从未曾有过冲突或闹起「革命、争执」,父、母亲没有反对,让这信仰非常平顺,主按个人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属灵功课。
1991年1月,经学生家长、蔡执事的介绍,在主奇妙的安排下,不经意中竟成了「传道娘」,是耶稣的爱,更是一门感恩,不得不的功课,在生命的另一头,开启一面窗,极其亮丽堂皇,「何德何能」?「配与不配」?全都因主的恩典,双方家长的接纳,彼此的包容,携手走向地毯的另一端。人生路岂如短短的红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感动着新人的内心,两人世界,两家族相融,生命的分享,恩典的再造,心里唯有「何以回报主的大恩大爱」而激荡着。
在结婚届满13周年的此刻,走过的路径滴满了神恩典的脂油,在基督里成新造的人(林后五17),更新的心志早已掩盖了小儿麻痺的阴影,基督的爱使新生命飞扬如朝露的清新,如沐春风,如浴恩霖,主赐两个儿子,给予满足、喜乐,愿荣耀、感谢、颂赞都归主的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