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主耶稣基督圣名作见证:
最近圣灵月刊连续四期(321期-324期),刊载杨约翰长老一生努力传扬福音的事迹,留给我们美好的榜样。今日,想来补充杨约翰长老不为人知的爱心与严肃的一面。
一、长老的爱心面
时光倒流63年前。家母(1907-2002)罹患肺疾多年,寻遍名医药石罔效。后经台北教会何圣珠长老(著名中医师、何美意姐妹的祖父)带领归入主名下,由当时青年杨约翰执事(以下称呼杨长老)奉主耶稣基督圣名为家母与我(四岁)施洗,于台北桥下。
翌年(1944年)美军轰炸嘉南地区。日本政府要北市民疏散到乡下去。杨长老介绍家母与我(受洗半年前家父乘船赴厦门,在金门海域沉船,至今下落不明)并亲自护送到彰化县鹿港镇乌瓦厝黄金堆叔(后按立执事)大户人家避难。依现在车程超过三小时。当年交通不便,战争中物资缺乏。
乘坐俗称黑台的载货火车(台语,即台糖小火车),黑色长方型车厢内,空荡荡地没有坐椅,只好坐在硬梆梆的地板上,之后受不了就改坐在包袱上。车行间,遇空袭警报则原地停驶至警报解除,如此三番两次折腾,从黎明出发到彰化已近黄昏。接着再转搭客运往草港,沿途都是碎石路尚未有柏油路,经年受车轮辗压已凹陷成轨道沟,坑坑洞洞,与其说搭客运不如说搭碰碰车来的恰当。
沿途尘土飞扬、空气混浊,加上满路颠簸震得腰酸背痛,着实苦不堪言……。原以为撑过了此段,就可一路平顺,然而下了车,摆在眼前往乌瓦厝方向的却是一条漫长泥土、碎石与碎砖混杂的田埂。
家母愕住了,随身携带大小包袱及五岁的我要如何上路?杨长老二话不说就蹲下去背起我,右手往后托住我臀部,左手拎起大包袱,同时安慰家母:「阿罔姐(来有),妳身体虚弱,阿星我来背,大包袱我来拎,我放慢脚步,妳拎小包袱跟着走到尽头就到了。」家母在世每每提起这段往事,热泪盈眶,不断地感谢神与杨长老,同时叮咛我要记住神的恩典和杨长老的爱心。
1945年,台湾光复,杨长老再护送家母与我回台北。从此家母热心参加圣工,促成立访问团。团员计有黄杏真执事、宝琴婆彩霞姨母女(王淑美姐妹的外曾祖母与外婆)、游永安执事夫妇、张荣贵执事(后按立长老)夫妇、(何美意姐妹的姑父、母)、纪灵贵执事(后按立长老)、家母……等。
团员们蒙神的祝福合作无间,每周三、周日分组到处寻访慕道者。奠立北部教会兴旺的根基,杨长老功不可没。另外值得大书特书的就是,家母自从归入主名下至走完人生旅程,历经60寒暑,肺病不药而愈。感谢主鸿恩。
二、长老的严肃面
记得1955年6月的第一周安息日,学校上半天课,课后便到东门游泳池游泳。游毕徒步约15分钟到台北教会(现址)守安息日。我选择一靠墙壁角落的长板凳而坐(数年后才有靠背长椅),一来好打盹(游毕好累),二来比较不被发现而难为情。当天领会正巧是杨长老,我心忖这下可安心打盹了,他很疼我该不会按铃吵醒。
如果是简益真长老只有硬撑。在我的记忆里,聚会中有人打盹,领会者会按铃的只有他们两位,尤其杨长老带正圆形眼镜,光线反射面积特别大、刺眼,台下的人根本无法看清楚他的眼光往那边瞟。该不……会……他……,突然铃声响起惊吓瞌睡虫,同时听见:阿星,去洗把脸,万一往后仰很危险等语。
会毕他走过来轻拍我肩膀,和颜悦色地说:「很累是不是?O G SUN(日语叔叔,小时候我这样称他)看你前后摇晃得厉害,再不按铃,你─会─跌─倒─(拖长语音)。」好一句「你─会─跌─倒─」,一语双关,十几年后我才领悟,吓了一身冷汗。
打从孩提时到我当上祖父,数十年来这段期间,家母三不五时如数家珍地细数杨长老的林林总总。当时只觉得他是充满爱心与严肃的长老,并无特异之处,但在看完圣灵月刊连续报导后,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一个有恙的人不顾自身安危、无怨无悔、牺牲奉献。蓦然想起当年他背起我走过漫长崎岖牛车沟田埂,是否加重杨长老肺疾的不适?走笔至此眼前一片模糊……。
「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面前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太六1-4)。
杨长老用他的一生,成了我们最佳的典范。
再次思想,内心实在非常感谢主。愿一切荣耀都归给天上的父!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