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主耶稣基督圣名作见证:
教会,
是耶稣基督用宝血所赎,
是同灵建构信仰的重心,
更是通往永生的道路;
教会,
对邱义雄长老娘而言,
尤是意义深重。
温暖的记忆伴随着流逝的岁月迤洒开来……
长老娘担任教会管理员30多年资历,近乎邱长老担任传道的年资。「教会是我家」,真是长老娘最佳的写照。
在教会里,固然获得信仰根基的建立,但也从生命事奉当中,深刻地体会信徒真诚的爱,像滋润旱田的雨水,如寒冬和煦的暖阳,触动心弦,久久难忘。
以下是邱义雄长老娘分享美好的恩典,承载着信徒们关怀的每一步足迹,点灯的人照亮了传道家庭服事的路程。
一、东部的家
1969年邱长老自神学院毕业后,在中南区朴子教会驻牧一年,随即又蒙总会差派前往台东教会驻牧。我带着出生不久的长女琼恩,举家搬迁东部,第一次担任教会管理员,学习如何照管教会。二年后,长子景恩四月大之际,再迁居至花莲的德安教会。
当时为了安顿我们一家人,信徒们费心地搭建一间小木屋,木屋很漂亮,用电方便,只有取水要藉助压水机,众人爱心的照顾,至今仍铭记在心。二年后,因政府即将实施都市计划,信徒们决定拆除木屋,赶在都市计划实施前建造新会堂,纵使经济困顿,一伙人仍出钱出力,一心为神建堂,奉献精神十分可佩!
会堂建造期间,我与两个孩子暂住旧会堂,由于地处空旷,每当强风吹袭,四围的木板墙面经常发出噼啪声响;当地也时有醉汉,醉醺醺地大声敲打会堂铁门。邱长老担任东区区负责时,很是专心地巡视东部教会;举办灵恩会期间,更是曾连续三周在外。我日夜笼罩在恐惧的压力下,缺乏安全感,竟罹患精神衰弱症,造成营养不良,服用中药之余,身体日益臃肿。
痛苦中,有位玉里教会管理员梁姐妹,突然主动来到德安探望。与我素昧平生,却鼓励彼此互相照顾。难以言喻的惊奇与喜乐,感觉她好像是神差派的「守护天使」一般。我放心地倾诉生活状况,彼此灵里代祷,病情渐渐好转。
在德安教会期间,有次因身体欠安,遂服中药调养,之后方知已怀孕。虽注射安胎针,至第四个月仍胎死腹中。然而丈夫正于外地作工,无法随即返家,必须等待驻牧区其他同工的协助,始能安排时间前往医院动手术。
此时身体虚弱乏人照顾,我很孤单,只能祷告求主看顾。后来竟有一位爱心的阿兰姐,每两天乘坐半小时火车,前来协助生活所需,清洗衣物,甚至坚持不肯收取任何谢礼。感谢神!至今她仍是我属灵上的好伙伴。
德安教会会堂完成后,有次晚间聚会结束,我抱着孩子正准备关铁门。天雨路滑,一不小心,整个身体往后摔倒,伤及脊椎。花莲教会总务负责人张椿旺老弟兄,不辞劳苦地每两天带我至医院针灸治疗,直至脊椎痊愈。长辈的关爱,令人感谢。深深感觉:处在患难中,神总会差派天使照拂。
长老常常不在家,冬天的时候,信徒们会邀请我与孩子一起享用火锅;假日期间,信徒们会带着两个孩子一起打球、游戏,共同成长。我的孩子与阿美族孩子并无任何不同,无论在情感上、生活上,我觉得已融合在属灵的大家庭里,得着信徒们真诚的疼爱。
在东部十三年,回西部的机会只在一年两次的寒、暑假。岁月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满满的美好回忆,也带给我们珍贵的情谊。印象深刻的是:1983年邱长老奉调担任总会宣牧处教牧科负责,在我们搭乘北回铁路准备回嘉义老家时,弟兄姐妹们离情依依,相送到火车月台,甚至有人一路陪伴到板桥。
记得在德安教会时,有位信徒来电找邱长老,恳请速速前往协助家暴事件。当时长老不在家,心急如焚的我随即骑车前往。哪知却迷失在一片甘蔗园途中,几经寻找仍不得出路,等到找着方向,摩托车引擎又故障。
我随即连络丁弟兄,告知一位因干犯奸淫遭受除名的信徒,老羞成怒,欲剪妻发泄愤,之后骑着摩托车顺利前往姐妹家协助。感谢主,被除名的弟兄终于悔改认错,神让我从中体会魔鬼的作为,需要儆醒祷告。
二、回到中部
1985年,台中教会所分设的水湳祈祷所正征求管理员,台中教会负责人许朝士弟兄鼓励我们协助圣工。当时全家住在嘉义,琼恩与景恩即将从国中、国小毕业,邱长老便载着两个孩子前往参观,并征得母亲同意后,决定接受管理员工作。
时值邱长老担任总会文宣处处负责,神为我们预备另一个家──水湳祈祷所,因教会爱心照顾,一无所缺、设备齐全,无须费心住宿事宜。在此,长老得以全心投入工作,我也能够与台中教会的弟兄姐妹们,学习至荣总医院分发传单及宗教教育儿童聚会教员等事奉。甚至景恩就读中学,祈祷所与学校仅一墙之隔;琼恩也顺利在中部就读,神美好的安排,让我们得以兼顾家庭与事奉。
回到台中,是我生命旅程的另一个阶段,也是另一种装备,更体会神的作为超乎所求所想。
「人的脚步为耶和华所定;人岂能明白自己的路呢?」(箴二十24)
三、中部的家
在水湳祈祷所十七年间,与弟兄姐妹建立深厚的情感。信徒数不多,同灵之情如小家庭般亲近,婚丧喜庆,慕道朋友的代祷关怀,经常彼此联系。
在这里,我能够参加神学院举办三年神学训练班,接受一年二次每次为期十天的圣经课程,从祷告事奉学习美好的灵性,从小组查经的分享造就信仰。有了进修充实的机会,使我对平日的儿童聚会上课较有把握,讲述内容更添信心。一方面因长老身负总负责职分,我常同往关怀信徒,在信徒身上学习,而对神赋予教会使命更加清楚。
今日两个儿女得以蒙受主里联婚的祝福,我深知与我们长年住宿教会有关。由孩子们平日的祷告、聚会、言行受约束、协助教会清扫会堂等小习惯为起点,延续着信仰生命,而能感受神的赐福。同时因管理员之便,从陪伴慕道者过程中,更是看见神如何带领人信主的奇妙恩典。
中部的家,因为弟兄姐妹爱的滋润而成长。
四、感谢的话
2004年12月28日,邱长老的父亲邱嘉光执事蒙主恩召,享年83岁。
长老常把父母挂记在心,记得婆婆住院洗肾的时候,长老虽然担任中区区负责与驻牧和美教会,晚上必定返院看护婆婆。婆婆离世后,将公公接到水湳照顾,直到他需差派出国、景恩当兵,才在妹妹、妹婿建议下,让父亲试住埔里安老院。
经过几周试住与调适,长老放心让公公长住安老院。除了出国,他几乎每周开车载我前往探望,过年也都偕同子孙在安老院度过。2004年12月中旬,长老奉派纽西兰协助圣工,因公公年迈作气切手术,临行时还特别交代景恩务必探望。我最为安慰的是:公公蒙召前一周,整个家族儿孙都与公公见面,长老远在国外,必须完成事工行程,虽不免丧父之痛,却因儿孙克尽孝道减轻不少心头之憾!
我与长老特别要感谢弟兄姐妹与总会同工们,在公公住院期间的关怀探望,陪伴我们一起走过这段伤痛。
五、教会是我家
「教会是祂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弗一23)
「但愿祂在教会中,并在基督耶稣里,得着荣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远远。」(弗三21)
「教会」,从使徒时代的分享,到现代生活的体验,印证神的存在与爱的临现。邱义雄长老娘用自己长达三十多年事奉的缩影,记录深藏脑海感人的故事。
在基督身体的关顾中,我们乐于看见更多「点灯的人」,一点星火可点燃灰暗的眼,一句安慰可绽放满怀的喜乐;神的荣耀不在个人卓绝群伦的展现,而在于生命图腾的难关时,发挥教会肢体的力量。
教会是神的家!是你、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