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主耶稣基督圣名作见证:

那天晚上,我和孩子已准备好要到教会聚会,突然来了一通电话,说要到家里拜访……,电话中的口音听起来象是外国人,但我们都要出门了,所以婉拒他们的请求,并客气地说,改天有空再来好吗?
事隔一个星期的安息日晚上,他们没有先打电话来告知,直接到家中拜访,是三位外国人。因为彼此都不熟悉,又没有共同的话题,所以他们先拿出自己与家人的合照来分享,顺便自我介绍;我和先生也把全家福的相片拿出来与他们分享,并介绍家庭的成员。
在轻松的交谈中,他们问我和先生:「幸福吗?」先生和我四目相望,然后从先生口中,听到他用坚定的语气回答说:「幸福!」我听了心里好感动。
他们又问先生说:「你们幸福的原因在哪里?」我们两个突然被这么一问,一时之间很难回答出所以然来,但我们很快地理出一个头绪,回答他们:「因为有耶稣,所以我们幸福。」当下,我激动得好想哭。
我们会结婚,其实很简单,是长辈决定的,我们头一次见面时就论婚嫁,一个月后订婚,二个月后结婚,从认识到结婚刚好九十天。结婚近九年了,彼此从不熟悉到相爱,不适应到有默契,这一切的过程里,都因为有相同的信仰、相同的价值观,因为有主耶稣成为家庭的支柱与倚靠……,是的,祂是我们幸福的根源。
他们听了我们的见证,也非常认同主内联婚的重要性,因为他们推行主内联婚的原因,也是为了便于婚姻辅导及牧事,但我认为主内联婚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信仰传承与纯正信仰的建立。
接着,他们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书,问先生说:「有没有看过这本书──《摩门经》。」又继续说:「除了《圣经》以外,你们知道这本也是主耶稣留给世人的真理,要我们去遵守的吗?」对于他们突然的动作与发问,我心中明白了,他们来家里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他们并请求我和先生,在谈论神之前,一定要先祷告。先生的个性木讷,所以不等他们再提,就主动带领悟性祷告。当然我们祷告前,一定是先「奉主耶稣圣名祷告」,然后才把我们要向主请求或感谢的表达出来,最后才说「阿们」。
祷告完毕后,他们很惊讶地问我:「为什么祷告时要先奉主耶稣的名?」我便请他们看一段经节:「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太十八19-20)。
这是主耶稣亲自吩咐的,我们当然遵守,我又解释说:「就像我们要请求别人或说话时,一定要先称呼对方的名字,这样对方才知道你现在是要跟谁请求或说话。这样的逻辑是正常的。」
他们很巧妙地问我,那《马太福音》第二十九章19节里面:「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谈的是什么?主耶稣说要奉父、子、圣灵的名,为什么你们没有遵守呢?
我心想:「对呀!为什么?」接着我把书桌上的《圣经》拿起来,顺手翻开《约翰福音》第十章30节:「我与父原为一。」请问他们这个又怎么解释?
我简单地介绍真耶稣教会对神观的问题,主耶稣就是神,旧约中的耶和华,以及主耶稣复活升天后所赐给门徒的圣灵,其实都是神的作为。举个例子来说,我先生叫陈志雄,在家中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在工作的岗位上是「组长」,在我心中是「丈夫」,但他只有一个名字,叫「陈志雄」。
所以《旧约圣经》中的耶和华,从原文看不是名词,是动词(自有之意);而圣灵是主应许赐给门徒的保惠师,就像我们个人的家庭教师或导师一样,可以教导我们明白神的旨意,让我们知道神与我们同在,软弱时帮助我们,并且是进天国的凭据。
并且,日后门徒也都是奉主耶稣的名见证或施洗的。
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徒二38)。
因为圣灵还没有降在他们一个人身上,他们只奉主耶稣的名受了洗(徒八16)。
他们听见这话,就奉主耶稣的名受洗(徒十九5)。
彼得甚至在公会前大声见证说:除祂(耶稣)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四12)。
听得出来,我们的话题已经把气氛弄得很严肃,所以他们不愿再争辩这问题,将话题转移……。
他们要求我和先生,一定要看他们带来的那本书,而且翻开一页,希望我们看了之后,透过祷告祈求神的启示,好知那本书是不是神的话语,并留下一张书卡,上面写着「所有的成功都比不上家庭的失败」,预约下次还要来家里拜访。
他们回去后,先生一直看我,我问他为什么一直看着我,他说:「谈到神观时,妳的表情是我从没看过的,而且妳怎么知道要这样回答他们呢?」我回答说:「其实当时我很紧张,心中不断祷告,求神给我智慧,还好读经进度正好在《使徒行传》,所以把记得的部分说出来,如果再谈下去,我可能就不行了,真的很感谢主的带领。」
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就问先生:「对了!他们怎么知道我们家的住址和电话呢?」先生说:「因为上次去买东西时,他们在店门口与小孩说话,就这样聊起来。他们希望来家里坐一坐,我不好意思拒绝,所以才留下电话和住址……。」看先生一脸无辜的表情,我们笑了起来。
之后,隔了一星期,他们又来家里拜访,而且多带了一位华人。也许在谈论中,中文的表达与接受度,会比较容易些,也可以在彼此的对话中找到重点,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吧!
一样的,要谈论神之前一定要先祷告。在我带领祷告完毕后,这次他们不谈神观了,直接切入他们来家里拜访的主题,先问先生和我看过那本书了没?我们回答说看了。他们又问,看完后有没有祷告,我们也说有;又问,那你们觉得这是不是神的话语?
我回答说,一部分是,一部分不是。他问我说,那一部份不是?我说,那页的后半段不是,就好像我读了一段经节,在经节后面写下自己的读经心得,并把自己在这段经节的生活见证写出来……,这样而已。
他听了我的分析,非常慎重地、略带责备的口气说:「你们没有信心接受这是神的话语。」听了这句话,我和先生都愣了一下。我反问他们说:「你如何觉得我们没有信心接受呢?」
又再问他们:「你们又如何证明这是神的话语呢?你对《圣经》的了解有多少?」其实我心里非常紧张,而且对《圣经》的了解也不是很深,只知道《圣经》是神的道,心中不断地祷告着。
他们听出我的紧张,于是接着说:「《圣经》的话是神的道没错!但这本《摩门经》也是,妳知道吗?这是主耶稣在他的门徒以外,所吩咐、所启示的真理。……『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约十16)。
……妳可以发现到它们的内容相近,所以是另一部真理。只有把《圣经》和《摩门经》的道理结合,才能真正明白神旨意,才能得救。」他们细心地解说。
我客气地回覆:「对于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公平,尤其是关于『对』、『错』问题,一定要说清楚,免得他们会对父母的教育感到无所适从。绝对不能对老大说一套,然后对老二说的又是另外一套。
相同的,神要传达讯息给祂的子孙,也一定是这样,所以旧约和新约的内容,不能互相矛盾,更不能让我们有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况发生。尤其当中关系着得救的问题,一定要明确地告诉我们,使我们能遵守,你们觉得呢?如果《摩门经》也是,那么它应该没有偏离《圣经》才对!」
他们认同我的论点,但坚持说:「主的另外一群羊,指的就是他们,所以如果顺服神的旨意,就很容易接受,并相信这是得救的真理。」
我请问他们:「旧约与新约中的安息日,是哪一天?主耶稣所设立的圣餐礼,是什么样的圣礼?受圣灵时的体验与使徒时代,是否一致?……等,许多关于得救的道理若不一致,请问现在的我们要如何遵守?那到底什么才是神的旨意?(我知道他们是守主日,圣餐礼并没有遵照《圣经》的方式)。
所以神为了坚定祂自己的真理,深怕人们改变祂原有计划与旨意,才这样严厉地说:『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启二十二18-19)
又在《加拉太书》一章8节提到:『但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受咒诅。』
至于记载在《约翰福音》的另外有一群羊,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则,他们也要听我(主耶稣)的声音(主耶稣传的真理),这样那一群的羊和这一群的羊,才能合成一群归于一牧,不然所听的、所信的不同,坚持的信仰和价值不同,如何成为一群,一定彼此分离的。」
其中一位华人见证说,刚开始他也是不相信那本书的道理,但经过长久的祷告,并深入的研究以及《圣经》的启示,他才相信那本书是神的真理,所以现在他努力地遵行并传扬,将来才能得救,又反问我说:「《圣经》的道理难道没有被更改过吗?妳确定它的纯正吗?」
我发现跟他们谈《圣经》是没用的,因为他们只相信那本书──《摩门经》,尤其他们认为他们的信仰是对的,更是得救的教会。
突然想起,自己曾在祷告中的一段经历,虽然已经过了十七年,但在脑海里仍清晰可见,历历在目,便向他们见证……。
那是1991年7月中旬,参加了社会组短期神训班,我在旧总会(现台中教会)二楼的祷告室里祷告,因为前一年丧父,家庭遭巨变,母亲又重病,为了帮助家计,不得已放弃继续升学的机会,加上母亲在学校的工作(厨师)必须有人代理,所以每天的生活就像陀螺般,忙个不停。
从清晨4点半到学校宿舍煮早餐,约7点半后又要到营养午餐的厨房里,继续煮中餐,大约中午休息两小时(那是照顾母亲的时间),接着下午4点半到宿舍里煮晚餐,晚上还有晚间聚会的领会……。
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加上心中的不甘(没有继续升学),让我对神的埋怨在祷告中全然宣泄,问主为什么让我遇到这么不顺利、不平安的事,为什么被生活苦苦压迫的是我,为什么让我孤单地面对家中的不幸……?
突然我看到前方有一群人走过来(在祷告中看异象),走在最前面的是主耶稣,祂穿着一身洁白的袍子,后面是一群跟随祂的门徒,那些人是谁,我并没有特别记得,倒是看到主耶稣时,我就好像照到镜子一样,马上看到自己的软弱,自己的不配,觉得自己渺小,污秽不堪。
原本是埋怨的祷告,突然转变为深深忏悔与自卑,不敢抬头见主。主仍然往前行,而且方向正好往我这边过来,我非常紧张又害怕,但又兴奋。
我提起勇气再次远远地望主,结果看见主慈爱的面孔(主的荣光使我无法完全看清祂所有的面貌,但我知道祂慈爱地微笑着),这使我内心感到无限的安慰,在祷告中不断地赞美感谢主,我知道主必经过我的前面往前走,心中突然有个念头,「摸主的脚」,虽然害怕,但这机会是千载难逢,一定要把握!
因此当主走到我前面时,我鼓起勇气,就伸手去摸主的脚(是用触摸的方式),然后,一股好大的力量灌进全身,我被圣灵充满,心中得了安慰,又蒙主加添心力(摸到主的感觉,除了被圣灵充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主的肌肤与我们活人一样的柔软)。
主并没有因为我突来的举动惊讶或停住,祂仍然领着一群人继续前行,而我在我原本的地方,低头祷告感谢神。
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二十29)。能看见耶稣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但也从这件事上看出自己是多么软弱,然而主对这样软弱的我,却是如此包容与接纳,心中真的感到自卑,同时也为许多没有见到耶稣就信的同灵,感到高兴,因为他们是有福的。
此外,于前年刚成立的工程公司,被另一位股东所掏空,在去年5月时面临经济危机,家庭一下子陷入困境,我好难适应,心中又急,所以星期五晚间聚会前,便特别提早到教会祷告,我只有求主帮忙了!
一跪下来祷告时,就跟主说:「主啊!给我钱,请祢给我钱,不管是从天空掉下来或是让我中大奖,我现在除了用钱解决问题,其他办法都没有了。」就在此时,我听见有声音问我:「妳说,我是什么样的神?」
听到这声音时,我吓了一跳,因为心中只想把目前的困难对主说,这么突然地被主问「祂是什么样的神?」,一时之间很难回答,所以我很简单地对主说:「我从小只认识祢,祢是我唯一所知道的真神。」
这种答案,我自己觉得似乎不能完全表达出神的伟大,接着又继续对主说:「祢是那创造宇宙万物的神,使无变有的神。」语毕!有声音回答我说:「那妳怕什么?」简洁又有力!
使我的心,如同在波涛汹涌的海中被放在磐石上,深深知道不论遭遇多么大的困难,祂必保守带领,许多问题不是用钱就可以解决的,祂的恩典与丰富比我们所想的还要多,还要大!祂是一切福气的源头。
明白了神的旨意后,我哭着感谢神,祷告完毕,看看时间,才祷告十分钟而已。
我告诉那三位来访的客人,这是我所经历的事,我不知道你们所信的是不是真理,是不是得救的教会,但我已决定在我所信的道上,坚持到底(虽然我是第二代信徒,但信仰是我所亲身体验、经历的事)。
相同的,我也会把这纯正的信仰传给我的孩子,谢谢你们的来访(我顺手把那本书还给他们,拒绝他们再来拜访或辩道的机会)。
经历这次的信仰辨正,我觉得心中有愧!愧对主恩浩大,却将它藏在斗底下,没有写出来。虽然在讲台前作过见证,但毕竟只给一小部分的弟兄姐妹听。先生也鼓励我用笔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得到造就,以后也能留给儿女看,永远记住神的爱。
愿一切荣耀、尊贵、颂赞都归在主的名下,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