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主耶稣基督圣名作见证:
在五间研究所面试的过程中,不断尝试、调整,但落榜的消息也一间接着一间而来。此时心态却是平静的,……
本人陈志坚,家住金山,2005年大学四年级时在大同教会受洗,目前在松山教会聚会。外公周燊垚弟兄,以前在大同教会曾担任过管理员一职,母亲是淡水教会的信徒,父亲未信,因而从小未受洗,信仰的追求也是断断续续。
所以我从小就认为,凡事都不可靠,只有靠自己最稳固。从大学以来,一直都以为自己很认真、很优秀、很有才能。且在大学时代,成绩都是全班前三名,毕业也以全系第一名毕业、每年领取的书卷奖也成为一种惯例。
同时还担任系排球队的队长、证券研究社的干部、顾问、讲师以及资源教室志工。这样的我,因着同学一股脑地准备研究所考试,自己不知本身的方向在哪,也跟随风潮,投入准备研究所的行列。
研究所入学的考试有两种,一种是甄试,一种是一般入学考试。顾名思义,甄试又分两阶段,第一阶段是利用书面审查,把大学三年的学校表现,包括成绩,社团与工作经验以及得奖纪录汇集成书面资料,接受学校审查。有机会通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则为口试。
当时,只定位自己为台大、政大的学生。直到甄试的前一刻,靠着自己的努力,很用心地把在学三年的表现汇集成书面资料,感谢主,通过第一阶段的考试,有机会参与第二阶段的台大与政大面试。经过了不断地模拟面试练习,准备一展长才,参与面试。
面试过程在忐忑不安的状况顺利结束。当时抱持着志得意满、十拿九稳的心态,最后的结果竟然是双双落榜。当下的心情是惊慌无助、不安害怕与担心惶恐。因一方面承受同学期待的眼光转为同情的目光。
一方面也承受着一般入学考试日期,迫在眉梢。考研究所动机不明的我,虽然表面上很用心准备研究所一般入学考试,但其实内心知道,已无法专注,一蹶不振。到了考试结束后的发榜,想当然尔,纷纷名落孙山,只有一间备取。直到快开学的前夕,才被东吴大学通知备取考上研究所。
心灰意冷的我,当下心想:「神啊!为什么让我受这样的对待,我难道做错了什么吗?我不够好吗?我准备不够认真吗?」当下我完全没有答案,但只是觉得该做应该做的事,于是痛定思痛,决定准备再次参加研究所甄试。
准备过程中,参加许多教会活动,包括了东大铭团契、长庚团契与许多葡萄园生命关怀协会,生命教育的营队。
这些事工拉近了我与神、教会及同灵间的关系,也建立了信仰的根基。同时,也参与了政府机关―金管会举办的小小金融家营队,那是一个教授小朋友正确理财观念及工具的营队。过程中,让我确定了就读研究所动机与未来方向,立志一定要先进入保险业,从事理财工作,给予民众正确的理财观念,之后再一边研究进修,一边继续从事理财工作。
第二次参加研究所甄试的我,抱持的心态仍然是很有自信,但知道,一切掌权的都是神,所以虽然报名台大、政大等八间研究所,也有五间研究所顺利通过第一阶段。在五间研究所面试的过程中,不断尝试、调整,但落榜的消息也一间接着一间而来。
此时心态却是平静的,因为有一段经文安慰我:「我又转念:见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 (传九11 )
直到最后一间研究所,政大财务管理所,完全都用自己诚恳的心和面试委员分享、讨论,一点都不把它当作面试看待。等待发榜的我,已经把一切都交托给神,凡事都有祂的意思,不论去那里,只要在祂的恩翅下生活着就很满足。
最后考上最渴望就读的学校「政大财务管理所」。一听到消息,眼泪夺眶而出,久久不能平息。心中只有感谢主的带领,还有感谢妈妈常为我情词迫切的一直祷告。
直到工作后,神还是一直带领着我,我都是抱持着「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的心态工作。感谢神的恩典,也让一边在保险业工作、一边在研究所进修的我,在2010年得到保险业最高荣誉―百万圆桌会员资格(MDRT),并时常被邀请至各分公司演讲,为主做见证。
回头来,发现神的本意原是美好,若神不给我此挫折、患难,我未来方向就不明确,甚至也不会想着完全倚靠神。如同经文:「主虽然以艰难给你当饼、以困苦给你当水、你的教师不再隐藏、你眼必看见你的教师。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 」(以赛亚书三十20~21)未来的我,从中学到最大的奥秘是,不论做什么事,包括学业、工作、家庭与婚姻,只要以神为中心,靠神带领,神一定都会给我最适合的过程及结果。
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事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竿直跑。愿一切的荣耀归于天上的父。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