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真理的圣灵

一、圣灵是谁?

神是个灵,而且圣灵就是神本身(约四24;路二26)。圣经中对圣灵有不同的称谓,包括“神的灵”、“圣灵”、“主的灵”、“耶稣的灵”(太三16;路四18;约十四17;徒八29、39,十6f;腓一19)

圣灵并不是神大能中的一种形式,也不是一种隶属于天父之下的附属品,更不是独立于神本质之外的一个独立个体。

圣灵就是神本身。以下有详尽的说明。

从圣灵的特质中我们可以清楚发现,圣灵是全知的,圣灵参透神的事情,圣灵是掌权者,圣灵是永远存在的灵(罗八27;林前二11,十二10;来九14)。祂有情绪——圣灵为我们的罪担忧(弗四30);圣灵的感动亦会因我们冷漠的态度而消灭(帖前五19);圣灵会被悖逆的人性所抵挡(徒七51);圣灵会被不信的人轻视(来十29;太十二31-32),也会被不信的人以言语蓄意亵慢(来六4-8)。

圣灵是创造者(创一2,二4,五1-2),是造物主(赛十七7;来十一10),是重生的源头(伯二十六13;约三3-8),是赐生命的主(伯三十三4)。换句话说,祂是生命唯一的源头,万物都是从祂而来(诗一。四30;赛三十二15;创二7;出三十一3;民H-一17,也是因着祂而存在(西一15-18)。

圣灵得以显明一切的真理(弥三8;约十四26,十六13;林前二10f)。祂提供属灵的洞察力使我们能明白福音(参:徒二17;约十六7f;林前二14)。在旧约圣经中,祂感动祂的使者来对属祂的子民传达讯息(亚七12;尼九30;结二2)。同样的,在新约中,圣灵也叫门徒想起耶稣曾对他们传过的道理(约十四26)。

藉着赐给各个信徒不同的恩赐,圣灵运行在教会当中,对教会的事奉工作有完全的主权(徒十三24;林前十二4f),叫信仰团体中的各人都得益处(林前十二7)。

二、圣灵与我们

对于信徒来说,圣灵指教我们(约三5f)、指示我们(徒八29)、引导我们(罗八14)、警告我们(提前四1)、更新我们(约十四16f)、洁净我们(彼前一2),并且安慰我们(约十六13f)。有时我们顺从肉体的软弱,但是藉由圣灵的同在,我们仍然可以过着得胜的生活。若我们能依靠圣灵,祂将赦免我们的过犯(罗八10、13)。

当我们有过错时,圣灵教导我们、管教我们、审判我们,并以恩慈带领我们悔改(创六3;约十六8f;罗八10、13)。祂的慈爱在旧约当中随时可见,特别是在关于基督来临救赎计划的预言(赛六三10f;弥三8)。

圣灵也帮助我们祷告,尤其是在我们做长时间的祷告,却不知道该祷告什么事情的时候。圣灵为我们代祷(罗八28f),但这样的祷告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必须是顺从神心意的祷告。

此外,圣灵居住在己领受祂的人里面(约十四17;路一13;罗八9;林前六19f)。领受圣灵的人,就是受了属神印记之人,要等候得赎的日子来到(弗四30,—13f;林后一22,五5)。就像出国旅游需要签证一样,要进入神的国也需要一个凭据,就是圣灵(弗四30,—13f;林后一22,五5;约三3、5、7)。

当我们领受了圣灵,我们就成为神的儿女,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身分,要赐给相信祂的人(罗八14f;加四6)。圣灵是一个生第七印开启之前我们必须拥有的印记,因为基督再临之前,当第七印开启时,整个世界将经历神烈怒的审判,陷入混乱不安当中(启七1-3)。

三、圣灵与教会

除了了解圣灵和领受圣灵的重要性外,明白圣灵和教会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弗四4,五23f),也是圣灵的居所(弗二22)。这就是为什么保罗说:“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弗四4)。教会是神的殿,因为圣灵住在里头(林前三16f)。保罗明确的表示教会和圣灵的关系是不可切割的,人对教会并没有所谓的拥有权,教会单单属于神。因为有圣灵的同在,教会成为一个活的、会成长的有机体;因此,引人成为基督身体的一部分就成为教会的一项重大责任。圣经告诉我们,成为基督身体的一部分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接受耶稣宝血的救赎(徒二十28)。

耶稣的宝血究竟是如何救赎我们的呢?保罗告诉我们,若我们“在基督耶稣里”,我们就能藉着耶稣的血得蒙救赎(弗一7,二13f;西一14)。“在基督耶稣里”的状态表示我们必须“进入基督耶稣里头”。保罗告诉我们,接受洗礼就是“归入基督耶稣里”的方式(罗六3)。举例来说,当你在一个房间里面时,这表示你一定是经由某一条路才得以进入了这个房间。同样的,要进入基督的身体,我们一定要经过“洗礼”这条路(林前十二12f、27)。归入基督,就是归入教会里(参:加三27f)。

有效的洗礼有两项要素。

第一,必须符合圣经教训。从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既然只有一位基督,洗礼也只会有一种(弗四5)。保罗将洗礼列为基督教信仰的一大重点,可见洗礼有其重要性和独特性。一个在各方面全备的洗礼才会是有效的洗礼,其要素包括悔改(徒二38)、奉主耶稣圣名施洗(徒二28,八16,十45,十九5),以及全身入水(西二12)。

第二,洗礼时必须有圣灵运行在其中。我们必须先了解耶稣宝血的本质,才能了解为何宝血能拯救我们。

1.这祭是单单一次的“活祭”,此乃根据耶稣从死复生,并且出现在神的旁边来论述(来九24,十12)。和旧约时代不同的是,牲畜被献为祭后便死了,并不会复活,因此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献祭。

2.这祭不受时间的限制(来十14,九23-26,十10)。藉着永远的灵,基督的宝血不会朽坏,并且直到永远(彼前一18-19;来九14)。因此圣经指出,耶稣己用自己的血成就了永远赎罪的事(来九12)。无论处于什么时代,世人都能因祂的宝血得着所应许的永远产业(来九15)。

问题的核心是,我们如何证明洗礼的时候,圣灵即运行在我们中间呢?根据使徒约翰,圣灵就是真理(约壹五7),我们都当由圣灵施洗(林前十二13),而不是只经由外在看似人手所行的施洗。因此,施洗者本身首先必须己经领受了真理(这也是使徒用来证实一个人是否己领受真正圣灵的标准)(约壹五7)。

手来,施洗者本身必须己接受洗礼。最后,施洗者本身必须巳领芝圣灵。如不符合以上三项条件,即使施行洗礼的方式已经全备,这样的洗礼仍然不具效力,因为圣灵并未运行在其中来见证主的救赎宝血。

从前述的圣经经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对所有相信耶稣的人而言,“圣灵”与“基督的身体(一个身体,一个真教会)”之间的关系就是救恩的源头。因为耶稣受死的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经由洗礼的过程与神和好,联为一体(罗六3;弗二16)。

由圣经的观点来看,“独一真教会”并非多余的或是对基督教信仰有害的观念;相反的,它正符合使徒们设下的典范。在新约中,圣灵在五旬节降下后,许多教会纷纷成立,并称为神的教会、基督的教会,或永生神的教会。然而,这些称谓都只是代表他们是属神的教会,其实在本质上,他们仍属于同一个基督的身体一这些教会信徒都是经由使徒来施行洗礼,其例子包括腓力受到圣灵的启示向埃塞俄比亚太监传道并施洗(徒八),彼得在异象中得到神的启示因而向外邦传道、施洗(徒十),以及保罗向吕底亚传教(徒十六14)。

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圣灵”在“独一真教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正确的施洗方式只有在两个条件成立时才能真正洗去我们的罪:

第一,圣灵在其中运行;

第二,施洗者本身已领受圣灵、接受真理,并且是基督身体(即真教会)的一部分。

“在锡安山,耶路撒冷必有逃脱(蒙拯救)的人,在剩下的人中必有耶和华所召的”(珥二32)。

“我要为以色列一我的荣耀,在锡安施行救恩”(赛四六13)。

四、如何领受圣灵

在了解圣灵和教会之间重要的关系后,我们更需要去了解如何领受圣灵。旧约圣经中神应许将圣灵浇灌在以色列人的后裔(赛四四3,三十二15)和凡有血气的(珥二28;结一4、20,三十六26),耶稣在世时亦不断提及将赐下圣灵给门徒之事(约十四26),尤其是在祂即将升天之前(路二十四49;徒一8)。

既然神已应允将圣灵赐下,我们在祈求圣灵的祷告中,就必需相信耶稣的道(加三2;约八37)。耶稣的道就是福音(彼前一25),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之人(罗一16)。门徒遵守耶稣的指示,在耶路撒冷等候从上头来的能力,果然在几天之后,他们便领受了圣灵(徒一4,二1)。

祈求圣灵就是需要这样的信心。如同保罗所说,受圣灵是因听信了福音(加三2),由相信耶稣所传的福音而生出的信心,将帮助我们领受圣灵。

除了相信主耶妹的道之外,我们还需要有实际的祈求动作才能领受圣灵。耶稣在藉饼的比喻中教导我们,向天父祈求圣灵需要迫切和恳切的心(路十一13)。

要能领受圣灵的另一个重点是顺从神的教训。“我们为这事作见证;神赐给顺从之人的圣灵也为这事作见证”(徒五32);这是使徒定下的规矩。“顺从”在这里包括顺从耶稣和使徒的教训(约十五20;路十16),为我们的罪悔改(可一15),并且接受正确的神之道。

当我们符合这些条件——顺从祂的真理和诫命,耶稣将会为我们向天上的父祈求,把圣灵赐给我们(约十五15-16)。

五、关于说方言

既然领受圣灵对得救是如此的重要,领受圣灵与否必定有明确的证据一即是说方言(徒二4、33)。五旬节赐下圣灵之事,成为哥尼流领受圣灵的依据(徒十44)。“这些人已经领受了圣灵,跟我们一样,谁能禁止用水给他们施洗呢”(徒十47,H 15)?外邦人受圣灵对当时受割礼的犹太人来说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所有在哥尼流家的信徒听到哥尼流说方言都十分的惊讶(徒十46)。由此可知,说方言的恩赐也己浇灌在外邦人身上。

仔细的读者也许会发现到,这里所提到的“恩赐”(gift),与五旬节的用字”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the gift f the HlySpirit)(徒二38)在英文中一样是单数型。希腊文中的“恩赐”(gift)是“Drea”(徒二28,八20,十45,H-一17;约四10),表示“免费的礼物”。这里的“恩赐”是指圣灵本身,和《哥林多前书》第十二章4节提到的“恩赐”不同。《哥林多前书》强调的“恩赐”(Charisma)在希腊文中意指“属灵的恩赐”(林前十二7),是圣灵赐给属基督之人的恩赐,包括说方言在内(罗十二6;林前一7,十二4、9、28、30、31;提前四14;提后一6;彼前四10)。《使徒行传》中记载的“恩赐”不是指“属灵的恩赐”(Charisma)来说的,因为彼得的信息所强调的是指向耶稣的传道、事迹、受死、复活等(徒十34f)。

有人认为从哥尼流的例子来看的话,颂赞神也是得圣灵的凭据;然而,从《使徒行传》中得圣灵的记载证明,这是极不可能的事;尤其是在这样一个重大的时刻,这似乎是一个薄弱的论据。

比较合理的说法是,在场的外邦人因喜爱彼得的讲道而以颂赞神来表示认同。在回到耶路撒冷为自己的辩护中,彼得以“外邦人领受同样的恩赐”为理由,说明自己以及六位弟兄为何与外邦人来往一此恩赐即是以说方言为凭据的圣灵(徒一17)。

保罗在以弗所以同样的方式—说方言一来确认圣灵的领受(徒十九6)。即使能够说预言(这里指讲道),这仍不是得圣灵的凭据,因为未受圣灵的人也能够说预言。在五旬节前差遣七十人外出讲道就是很好的证明(路十If);在以弗所说预言这件事很有可能亦是发生在使徒们领受圣灵之后。基督要求祂的门徒在开始福音工作之前,先从圣灵得着能力(虽然这两者的顺序可调换)(路二十四49),但在路加的叙述中,他并未表示说预言是圣灵充满的证据(参:徒二4)。

“圣灵的恩赐”在此以附加说明语(使意思清楚的字词)的形式呈现,这就表示这个恩赐就是圣灵本身(万斯圣经词语词典・托马斯纳尔逊出版社,1985,P264)。

六、方言的两项功能

在《使徒行传》第四章31节提到,彼得、约翰和其他信徒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神的道。有些人认为放胆讲道也是受圣灵的凭据,但仔细的读会发现,彼得和他的同工在当时早己得到圣灵(徒二),因此这经节并不是在形容得圣灵的过程,而是在讲述圣灵与他们在传道工作上同在。

虽然在《使徒行传》第八章并没有记载撒玛利亚人说方言,我们却可以发现到受圣灵最初的凭据并不是行神迹的能力(6-7节),或大有欢喜(8节),或有信心,或奉耶稣的名洗礼(12-13节,16节);相反地,其凭据是一个让使徒们(彼得和约翰)及其他在场者能辨认的外显表征,甚至连其中一个行邪术的恶人都希望能有能力赐给人这外显表征——即说方言。路加在经节中以“恩赐”(gift)(20节)这个字来表示,而它与五旬节赐下圣灵的“恩赐”在希腊文中皆属于同一个字根(徒二39)。另外,彼得后来在凯撒利亚以说方言为得圣灵的凭据。既然,圣经是一致的,他不可能早在撒玛利亚时,以别的凭据来确定圣灵的领受。

在保罗信仰转变的记述上并没有提及说方言的事,但是在给哥林多教会的第一封书信中,他申明他说方言比众人还多:一个他将其归功于圣灵之标志(林前十二10T1,十四18)。不相信说方言的人认为,使徒行传的作者只是在强调受圣灵的现象,并不是在教导如何才是受圣灵的凭据。他们认为此一叙述的目的只是要证明在使徒行传中福音发展的有效性。

我们知道福音就是主的道(彼前一25);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罗一16-17)。主耶稣应许,要将圣灵赐给求祂的人(路一13,二十四47f),这是福音的一部分,也就是神的道(路二十四44)。在末后的日子,将有许多人说新方言(可十六17),而这个预言第一次的实现,就是在五旬节之时(徒二4)。圣灵的确使福音的发展更加有效,但根据使徒们的模式,受圣灵的凭据仍在于说方言(徒二,十,十九)。

同样的,今日我们爱主的人,仍然希望得救的福音能快速、正确的广泛发展。然而,若我们的宣讲,没有包括经由说方言来证明圣灵的领受,我们可能会错失得救的印记(弗一13-14;约三5;多三5)。若在使徒时代说方言,使福音发展更加有效,却对我们现在的福音工作没有帮助,我们就必须査验我们所传的“福音”。

七、使徒行传中得到圣灵的描述

注1:圣灵赐给他们口才,表示这不是经由学习或自行发展出来的方言。圣灵降下时有两个情况同时发生:从天上有响声下来,好像一阵大风吹过,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如同熊熊的火在大风中摇曳。所以得到圣灵时,舌头会卷动。

注2:虽然这里没有提到说方言,但彼得必定是看见了得圣灵的凭据;此外,这里用到了Drea这个字(徒八20),代表免费的礼物或恩赐(gift)之意;也就是圣灵,跟(徒十45)所用的是同样的字。彼得是其中一位在五旬节时得到圣灵的使徒,在第一次于外邦传教中亦证实哥尼流得到圣灵。因此,在此事之前他也应该曾经釆用同样的标准来判断在撒玛利亚的状况。况且路加并无表示其他意见。

我们应以《使徒行传》中说方言的事迹来检验我们的信仰。若我们现在的经验与圣经所记载的教训有显着的差异,我们就需要更新我们的信仰来符合圣经的教训,而不是改变圣经的教训来迎合我们的信仰。

关于圣灵的教训有许多面向,因此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强调;然而,这并不代表他们的论点相互抵触,只是强调的重点不同而已。例如,路加强调圣灵的工作和受圣灵的凭据(说方言);保罗则强调得圣灵是进神国的印记和凭据(弗一13-14,四30;林后一22,五5),且圣灵能够更新我们(多三5),使我们行为转为蒙神喜悦的(罗八27-28),并为我们代求以顺从神的旨意。同样的,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论述方言祷告对各人的造就。另外,方言讲道是神透过翻译者向信徒传达信息的一种方法。对未信者来说,方言亦是一种证据。

以上我们已提到三项关于说方言的描述,应该足以确认这件事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说方言确实是得到圣灵的表现和自然会有的结果。例如,耶稣说“尸首在哪里,鹰也必聚在那里”(太二十四28)。这句话的表意说明了自然的直接因果关系,一个尸首可能跟鹰没有关系,但是当许多的鹰聚集在同一个地方时,这可能就表示有很多的生命在那里消逝。

总而言之,当我们査考《使徒行传》中关于得圣灵的证据时,说方言始终是相伴随的表现(徒二4,十6,十九6)。使徒们用五旬节得圣灵的经验做为基础,以判断圣灵的领受(徒二4)。在之后大有能力的福音工作中就是以此作为判断(徒十46)0说方言这项表现亦可以独立于圣灵浇灌时的其他表现之外,并且总是第一个被提到。这三段经文阐释了早期使徒判断得圣灵的标准,也应该是我们现在需要遵循的准则。

八、我们能听懂方言吗?

根据《使徒行传》第二章,有些人相信方言是能够被听懂的。他们相信只要他们能以某种语言赞美神,就表示他们拥有圣灵,因为若不是被圣灵感动,没有人能说“耶稣是主”(林前十二3)。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部分来谈:

第一部份是根据《使徒行传》第二章;

第二部分则根据当时在哥林多教会盛行的情况。

第一部分

相信圣灵的方言能够被听懂的人,乃是根据五旬节一百二十人受圣灵的经验(徒二4)。但是,《哥林多前书》第十四章第2节提到:“那说方言的,原不是对人说,乃是对神说。”从这个经节来看,它似乎与五旬节的经验相抵触。然而,我们若继续査考《使徒行传》第二章,我们会发现在此有两组不同的人在观察五旬节所发生的事件:

一是虔诚的犹太人和由外邦改信犹太教的人(他们被称为散舌的犹太人,是从犹太以外地方来的)。奇妙的是,这群人都把这一百二十人所说的方言听成自己家乡的语言(徒二5)。

二是另外一群嘲讽这一百二十人喝醉酒(徒二13),如果他们听得憧方言,这些人不太可能会如此轻视圣灵的工作,反而是该像虔诚的信徒一样对此事大感惊讶。由此可知,只有某些人能听得懂圣灵的方言。

进一步来看,第一组人来自至少十个不同的地方(徒二8-11)。从人的角度来看,有可能这一百二十人同时都能说超过十种不同的语言吗?而在旁观看的人,同时也能听懂他们说话,以为是自己的家乡话吗?唯一可能的答案,是因为神在做工,祂要这件事如此发生。如果神允许的话,我们便可以了解属灵的方言(林前十二10)。

第二部分

除了分党结派以外,哥林多教会也受到假教师的困扰’许多假教师渗透教会散播“耶稣不是救主”的思想。为了遏止这异端邪说的打击,保罗提供一个检验真假教师的方式:看他是否认耶稣为主(林前十二3)?

现今基督教界的情况和早期教会不太一样,当时并没有所谓的教派分别。虽然当时社会环境也面对许多挑战和异端邪说颠倒是非,但是早期的教会仍然在使徒和长老们的保护伞下,因此这样的检验应该足以分辨真假教师。

然而,在今日的情况下,除了上面所提的方式,圣经也另外提供两个检验方法一是否承认耶稣是主和听从主的话(约壹四If)。神己经看到在末后的日子会有很多人打着祂的名号却作违背道理的事情,如耶稣所说“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七21)。

在耶稣升天前,祂向门徒显现(约二十24f);门徒两次高呼“我们已经看见主了!”和“我的主,我的神!”(25节、28节)。我们要知道,没有任何门徒在五旬节前得到这应许的圣灵。

此外,我们亦可以再査考撒玛利亚的例子。在彼得和约翰来之前,并没有任何人得到圣灵,然而当时包括行邪术的西门在内,许多人在那之前都己经信入耶稣的名了(徒八2-3)。

从前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承认耶稣是主并不是使徒们用来确认得圣灵与否的方式。重点是我们应该回应耶稣设立的条件,就是祈求天父赐与圣灵(路十一13),顺服主的旨意(徒五32),并且跟随使徒所设下确认领受圣灵的凭据(徒十44f,十九If)。

九、说方言己停止了吗?

虽然在《使徒行传》中详细记载了说方言的事迹,然而许多人相信并没有证据显示在使徒时代后期还有人继续说方言,甚至连使徒本身似乎也没有说方言。因此说方言的事似乎巳经停止了(林前三8)。圣经的完成己提供现代基督徒足够的指导方针,我们不需要说方言,也不需要祈求说方言。甚至有许多人相信圣灵的彰显只是为了证明神的灵在人的身上。因此,我们还要坚持基督徒需要说方言吗?

在使徒们纷纷离世后,教会变得极度腐败,许多包括安息日和禁戒拜偶像等诫命都被改变;因此,神在世人中间的作为之所以停止(例如停止说方言),并非因为圣经己被成就,而是由于不完全的教义已渗透到教会的结果(参:耶三2-3;赛五3f;启二,三;加一6f)。若我们査考下面这些经节和预言,我们就能确定说方言这件事必须继续下去。

根据《约珥书》记载,神要将祂的灵浇灌到“凡有血气的”。“凡有血气的”不只指使徒时代的人,而是指之后万代、“晚雨时代”的人(珥二27f)。有人认为约珥先知的预言己在五旬节时被应验,但圣经却没有这么说。约珥先知指出神赐下圣灵的期间是在“神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珥二30),也是在耶稣再临之前(太二十四3-4.14)。彼得直接对众人明说,“神说:在末后的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徒二17-18)。除非我们能证明两千多年后的现在并不是“末后的日子”,否则我们应当相信说方言仍然是可行且可体验到的,只要我们顺服神纯全的道理(参:提后一14)。

耶稣曾应许必有神迹随着相信的人和传福音的人(可十六17),而说方言正是其中一项神迹,到如今仍是如此!如果我们按照神的吩咐传讲耶稣的福音、施行洗礼,但却忽略了伴随而来的神迹(说方言),这样正确吗?这神迹对所有的基督徒都很重要,因为说方言得以为我们所传的真理作见证(林前十四22;徒二),造就教会(林前十四7-12),也对说的人有益处。最重要的是,使徒们用说方言来确认圣灵的领受(徒二28,44-47,十九1-7),而得圣灵是我们进入天国的凭据(弗一13,四30;林后一22,五5)。《哥林多前书》十三章第8节,是査考方言是否停止的重要经节。

“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

除了爱以外,这节经文还提到另外三项恩赐:方言、讲道和知识。这三种恩赐在未来的某一时点将会归于无有,所以当方言停止的时候,其他两种恩赐必然也会停止。但圣经并未说明这些恩赐将在何时停止。

那么,这些恩赐到底将在何时停止呢?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林前十三9-10)。这里清楚的告诉我们,我们的知识和先知的讲道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完全了解圣经,先知的讲道也不可能完全显明神的旨意。就像保罗所说:“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林前十三12)。因此,当我们与耶稣面对面,也就是祂再临之时候,这三项恩赐将归为无有。因为当祂来时,祂会向我们显明所有的事,包括显明祂自己(约壹三2-3)。

今天我们可以藉着圣灵更加参透神的道理(林前二10-12)。以方言祷告时,我们乃是在讲奥秘的事(林前十四2-4),用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林前二13)。

最后需要澄清的一点是:我们所同得的救恩是一次性的交付给使徒们(犹3)。这对虚心相信神的人是很清楚的,因为祂己为得救的人设下一个真理的模式(罗六17-18)。

十、一些要点

1.在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里,圣灵的彰显各有不同,神工作的方式也不同。

2.新约时代与旧约时代圣灵的工作有着显着的差异。在新约时代,主升天后圣灵会与人同住(约十四17、23),这表示圣灵将在人里面动工,从内心改造神的选民。换言之,人的生活将会被内住于心的圣灵所指引。

3.应许圣灵的降临,其产生的工作力量是前所未有的。虽然圣经谈及西面、伊利沙伯和撤迦利亚等人曾被圣灵充满,但是这些事是发生在耶稣升天之前,没有违背主所指示,先得圣灵才被圣灵充满的原则。当肉身的耶稣仍在世,圣灵不会降临(约十六7)。但是,在耶稣升天后,受圣灵将是信祂之人,一个独特、史无前例的经验。

4.在旧约时代,工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圣灵的同在,甚至被圣灵充满。在新约时代,圣灵的赐予是没有选择性的,圣灵将赐给凡有血气的(珥二28),就是凡相信耶稣的人(约七39)。然而,圣灵赐给谁以及何时赐下的权柄乃在主耶稣手中。当应许的圣灵降临,将与神的选民永远同住(约十四17),只要这个人保守自己住在主里面(约壹三24)。

5.新约圣经中“圣灵的工作”乃是基于主耶稣的教导。圣灵内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人必须先得到圣灵。主耶稣曾指示数个要点如下:

①圣灵能解人心的干渴(约七37;赛四四3);

②圣灵将永远住在人里面,做为帮助者(约十四16);

③圣灵将永远与人同住(约十四17、23);

④圣灵会指教我们一切的事,并且帮助我们想起主耶稣所说的话(约十四26);

⑤圣灵将为耶稣作见证(约十五26),并藉着圣灵叫我们也能见证基督(约十五27;路二十四48-49;徒一8);

⑥圣灵能引导我们明白一切的真理(约十六13-15),亦将耶稣显明出来,让我们认识;

⑦圣灵赐予教会赦罪的权柄(约二十21-23)。

5.圣灵第一次降临在信徒身上,以说灵言为证据,成为建立教会的模式(徒二1-4,十44-48,一15-17)。

7.耶稣亦指出,圣灵在人里头的工作乃是以领受圣灵做为起点。在人能体验到生命河水之前(即完全浸在圣灵里),首先必须领受圣灵(约七39、37-38)。

8.当论及圣灵的降临,有两个重点必须提及。首先,当人得到圣灵时,耶稣必与他同在(约十四19、20、26),因为他所得的圣灵就是神的灵,而非仅是一部份的灵而已。如耶稣所说:“神赐圣灵给祂是没有限量的”(约三34)。其次,我们受了圣灵的人,就必须顺从圣灵,过一个被圣灵所充满的生活。

9.要被圣灵充满,必须先得到圣灵(徒二4)。当时,这些被圣灵充满的人,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方言)来。

后来哥尼流得圣灵时,也是一样的情形。当彼得与一些教会弟兄听到外邦人也能说灵言时(此处并未提到这些人被圣灵充满),彼得做了这样的结论:“这些人得圣灵与我们一样”(徒十47,H”一16-17,十五8)。因此我们可以说,那些记载在使徒行传中被圣灵充满的,就是已得了圣灵的人。

10.得圣灵能使人充满从上头来的能力(路二十四44;徒一8)。很显然地,圣灵的能力在赦免罪过,尤其在浸礼之中充份的表现出来。保罗教导:我们乃是受圣灵的洗,归入基督的身体(林前十二13)。凡传扬神道者,必有神迹、异象、奇事随着(可十六17);保罗更明言,这种能力来自圣灵(罗十五19,莱二4)。

11.在圣灵普降之前,主的门徒己被赋予赶鬼的权柄(可六7、12-13)。但是主复活后,祂吩咐门徒在耶路撒冷聚集,等候圣灵的降临(徒一8);这表示:人必须先得圣灵,而后才能受差派去从事、执行圣礼之圣工或是出去传福音。根据约翰福音书所指示的基本原则:在基督升天之后,圣灵的工作,乃是在神的工人心里动工。换言之,他们必须先受圣灵的洗(得圣灵),尔后才受差派出去执行圣礼的工作。

12.施洗约翰曾十分认真慎重地,对前来接受他施洗的群众说:务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路三8)。这些想接受洗礼的人,即使在圣灵未降临之前,己被清楚告知需结出果子来。在主升天之后,结出圣灵的果子,即成为圣灵在每一位得圣灵者身上所行出来最独特的工作。因此,遂有了结出“圣灵的果子”一词出现(加五22;弗五9)。这也是保罗论及“靠圣灵而行”(加五16)以及“接受圣灵的引导”(加五18)之真意。

13.当然,未得圣灵的人在神的帮助下也会有善行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他已被圣灵充满或己得圣灵。然而在新约时代,圣灵普降,受圣灵不再只是蒙拣选的少数人而已。约珥先知说“凡有血气的”(珥二28),其意思即是:在主升天之后,圣灵的工作乃由人的内心开始。所以人要能结出圣灵的果子,他首先要能得到圣灵。“结出圣灵的果子”正说明了圣灵在人心中工作的结果。

14.《以弗所书》第五章第十八节说:“要被圣灵充满”。圣经从未提及:人在未得圣灵之前,就先被圣灵充满,因为这种说法是与人“得圣灵”以及“圣灵内住的工作”之原则相互矛盾的。所以不能说:一个人在得到圣灵以先,他就己经被圣灵充满了。

15.“都是从一位圣灵受了洗,饮于一位圣灵”(林前十二13)。耶稣在新约时代设定了世人受邀来喝这圣灵活水的时间点,并且概述了这件事将要如何发生。约翰说,这要发生在耶稣升天得着荣耀之后,这样的声明,也立定了这个邀请开始的时间点

(约九39,十六7)。这亦清楚的显明圣灵首次降临之时,乃是在五旬节之际,以120位门徒首次受圣灵并说方言作为凭据,并且证实了耶稣所说,信祂的人要受圣灵(约七39)。

16.圣经教导我们神是无所不在的,这就意味着神存在每一个地方,并且也在恶人之间。然而,祂的无所不在绝对不能因此被解释为祂住在世人的心里,如同祂住在那些信祂之人里面一样。圣经说圣灵将会降临,那么这个降临肯定与祂的无所不在有着明显的差异。祂存在,这就表示祂己经是与那些信祂之人在一起了;因此,要使圣灵进入到他们心里,其真正代表的意思是:神谨慎地选择了住在他们里面。然而对于那些不信之人,圣灵不会有这样的响应。此外,圣灵的降临是主的应许(路二十四49)相对之下,祂的无所不在并不是一个应许,而是祂无限本质中的要素之一。

(12)
上一篇 2020年8月2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