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提起法利赛人,我们直接的反应就是认为他们是“假冒为善”的罪人,因为施洗约翰曾责备法利赛人是“毒蛇的种类”,主耶稣也指责法利赛人是“假冒伪善”的罪人。法利赛人虽谨守摩西律法,但是他们对神的敬虔不是发自内心,乃是流于外表,他们注重律法的字句,却忽略了律法的精意。归纳法利赛人的罪,大致有以下三种:
一、能说不能行(太23:1-4)
耶稣说:“他们所吩咐你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法利赛人对人所讲的道,自己却做不到;如今的教会,同样也有这样的传道人。他们教导信徒要忍耐、谦卑和有爱心,自己却动不动发怒,看自己比别人强,缺乏真正的爱心;他们教导信徒不要贪爱世界,自己却为生活患得患失。
二、假冒伪善(太23:5-7、23-28)
法利赛人在人面前表现得非常虔诚,其实只是做给人看而已,他们内心却充满诡诈,甚至在暗中犯罪,所以主耶稣用坟墓来比喻他们。我们的奉献、爱心和事奉,不要故意表现给人看,我们没有必要在人面前表现自己多么虔诚爱主,因为神不看人的外表,神是看人的内心。经上说,神是个灵,所以拜祂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祂(约4:24)。
三、自以为义(路18:9-13)
本段圣经是主耶稣为自义的人所设的一个比喻,主耶稣为何不用其他人来比喻,偏偏要用法利赛人呢?可见在法利赛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自义的。法利赛人认为自己谨守律法,禁食祷告,奉献十分之一,就以为自己是义人,其实在神眼中这个世上没有一个真正的义人。保罗说:“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得以称义”(林前4:4)。法利赛人因为自义,所以经常抓住耶稣的把柄(约8:1-9;太12:9-14)。一个自义的人,就会有“只见别人眼中有刺,不见自己眼中有梁木”的心态(太7:3),这种人最喜欢论断人,为别人定罪,此乃主所不悦的。
结语
批评法利赛人几乎成为信徒或传道人的常用语,我们是否想到,许多时候,我们在生活和信仰中也在扮演着法利赛人的角色?我们应当警醒,不要让自己也成为法利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