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作者
本书作者是哈该(1:1),哈该二字的意思是“我的节期”、“我的喜乐”。哈该与撒迦利亚同时代(拉5:1,6:14;亚1:1),他是一个模范神仆,体现在:
1、隐藏自己,不道出自己的家世、生平和履历(全本圣经只有哈巴谷和哈该二位先知无家谱资料)
2、不传自己,只传“万军耶和华”。
3、对当时的百姓有遣责,也有安慰,有批评,也有鼓励。
4、言行一致,不只说话,而且行动,和百姓一起建殿(拉5:1-2)
贰、时间
1、大利乌王二年(公元前520年)(1:1)
2、由六月到九月(1:1,2:10),约三个月又24天。工作时间虽短,但他所传达的神的话语,却使百姓得到空前的激励,他的信息超越时空,有长久的价值和果效。
叁、地点
在耶路撒冷,向归国的同胞作勉励。
肆、背景
1、公元前586年,巴比伦攻陷耶路撒冷,犹大国亡,百姓被掳(代下36:11-21)
2、公元前536年,波斯王古列下诏,准许选民归回故土重建圣殿(代下36:22-23)
3、公元前535年,选民开始建殿工程,立起了殿的根基(拉3:8-11)
4、因仇敌的阻拦,建殿的工程曾经停顿(约十五年之久)停顿期间,百姓为自己建造华美的房子,又遭天灾,使材料奇缺,从而让圣殿荒芜日久。
5、公元前521年大利乌作王,第二年他重下先王之诏,准许选民继续重建圣殿(拉6:1-12)
6、哈该此时和撒迦利亚一同传达神的话,鼓励百姓奋勇建造圣殿,终于公元前516年完成建殿工程(拉6:15)
伍、信息
先知勉励被掳归回的犹太人和他们的首领继续同心重建圣殿,并教导他们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如此方能蒙神祝福。今天,我们要重建使徒的真教会和自己心灵的圣殿。
本书依传信息的日期,可分成五个部分:
一、1:1-12责备百姓因自私而拖延了建殿工作
时间:六月初一,阳历8月29日
先知责备省长所罗巴伯与大祭司约书亚以及百姓,他们因惧怕困难而托词神的时候未到,只求自己肉体享受而任凭圣殿荒芜,促使百姓省察自己不蒙神祝福的原因,唤起他们敬畏神的心。
(1)先知向省长所罗巴伯与大祭司约书亚说话,他们二人乃是选民的首领。
A.教会要复兴,教会负责人和传道人的灵性就要先复兴。
B.同时,还要有属灵的眼光和智慧,不被工作困难和百姓托词所蒙蔽。
(2)说建殿时候未到,乃是百姓说而不是神说,说明建殿的主要困难不是外因,乃在于百姓的信心不够,体贴肉体。我们是否曾把“时候未到”、“不感动”作为懒惰和推辞圣工的托词?
1:2-7三次提到“万军之耶和华说”,表明信息的来源是神的旨意,而不是先知的己见。
(4)把圣殿和百姓自己家的房屋进行对比,可表明不是百姓没有能力建殿,而是他们不愿为建殿付上代价。
(5-7)二次提到“省察自己的行为”:
A.省察自己对教会圣工和自己心殿建设是否尽责尽力?我们应把对私事的态度和对教会圣工的态度进行对照和省察。
B.省察自己的工作没有果效、肉体不蒙神祝福的原因:
a.私事放在第一位,圣工放在第二位,虽有些收获,却如装在破漏的囊中(1:9-11)
b.肉体的患难,往往起因于灵性的贫穷(士3:7-9,6:1-10)
c.你不关心神的殿,神也不关心你肉体的需要(利26:18-20)
(8)要立即行动,不要拖延,如此才能得神喜悦。我们当重视与神同工和灵修的工夫,把教会圣工放在工作的首位。
(12)责备的果效:对神存敬畏的心,灵性得到复兴。神的话句句带着能力,人切不可藐视先知的讲论(帖上5:19-20)
二、1:13-15激励百姓
时间:六月二十四日,阳历9月21日
(13)先知(神的工人)是神的使者(有尊贵的身份),为传达神的旨意。
a.神必同在的信息给了选民极大的安慰和鼓励,圣灵同在是重建圣殿成功的关键。
b.神经常用“神必同在”这句话来鼓励他的工人,如摩西(出3:12)、约书亚(书1:9)和保罗(徒18:9-10)
c.我们当抓住神的应许,忠心为主工作(来13:6)
三、2:1-9激励和应许
时间:七月二十一日,阳历10月17日,乃住棚节的最后一天
(1-3)百姓灰心的原因:
a.物资缺乏。
b.遇到拦阻(拉5:6)
c.新殿的规模、材料均不及旧殿。
(4)复兴的次序:
a.教会负责人。
b.传道人。
c.信徒。
(5)刚强的原因:
a.神同在。
b.神守约。
c.神大能。
(6)应许再一次震动天地:
a.头一次震动,震动西乃山(来12:19-28;启19:16-18)
b.再一次震动,基督再临(太24:29-30),实现不能震动的国。
(7)万国羡慕的王必来到,预言基督降临,神的国度满有荣耀。
(8)金银指得救的圣徒(赛60:4-9),以金银宝石建造灵宫。神会感动四方得救选民和各种宝贵人才归入真教会。
(9)属灵的殿比物质的殿更重要,更荣耀(林前6:19;约2:19-21;彼前2:5-6)
a.内心比外表更重要(启21:9-11,22-23)
b.末后真教会要复兴,属灵的荣耀超过以前任何圣殿的荣耀(弗1:23)
c.主耶稣是平安的王、和平的君,他与真教会同在,赐给人真正的平安(赛9:6;约14:27)
四、2:10-19晓谕成圣的功课
时间:九月二十四日,阳历12月18日
(10-12)以问答形式谈及罪污:
a.祭司(传道人)的嘴里,当常存知识(玛2:7)
b.犹太人回到圣地,仍须遵守神的旨意,才可作圣洁的子民,某些“基督徒”自以为信主就在基督里,就永远得救,主却说人要想得救必须“遵行神的旨意”(太7:21)
c.我们只能凭直接领受基督的救赎之恩成圣,不能间接靠别人成圣而成圣,故教会成圣不等于每个信徒都成圣,信徒也不可以自己的荣耀出身和家庭自夸。
(13)圣洁的东西接触污秽即成污秽:
a.信徒受洗后犯罪不得赦免(来10:26)
b.虽不直接犯罪,间接帮助人犯罪,也在别人的罪上有份(约贰11)
(14)犯罪之后,人的奉献和工作都不蒙神悦纳(亚1:4,7:9-11)
(15)“此日以前”(九月二十四日起),指被掳巴比伦70年圣地荒涼的景况,它提醒上一代看见过所罗门圣殿的老年人,当思想为什么如今会来到如此悲惨的地步。
(16-19)提醒这一代看见圣殿重建立根基的人,当思想为什么五谷不收成,水果不结实?原因乃在于他们只顾自己的家,任由圣殿荒凉。没有尊神为圣,不先神的国和神的义,就不会蒙神祝福,一切劳碌尽属徒然。神惩罚他们的目的,是要促使他们归回。
(19)“自今起神必赐福”乃应许来年必得丰收:
a.开工之日必蒙福,信徒悔改、灵命复兴之日,神必祝福。
b.“耶路撒冷啊,爱你的人必然兴旺”(诗122:6)
五、2:20-23应许
时间:九月二十四日,阳历12月18日
(20-22)末日的预言,主再临审判世界的情形(但2:44;太24:7,29)
(23)蒙神拣选的圣徒(弗1:13;启7:2-3),成为神的代表(耶22:24):
A.它表示属灵的权柄(创41:42;但6:8-9;太16:18-19;徒3:6-7)
B.它表示金具(歌8:6)
C.它表示得着永生的盼望(弗1:13-14)
D.圣徒当显出神的形象(启14:1;弗4:24;腓2:14-16)
E.神工人的身份,会得到神的尊重和爱惜,故他们应当自重,不可因犯罪而被神弃绝(耶22:24)
F.每个信徒都是所罗巴伯,在主再临前当赶紧建造属灵的圣殿:
a.神的工人当有舍己的精神,服务神的教会,把教会装饰整齐。
b.神的选民当努力灵修,攻克己身,追求圣洁,作成得救的工夫。
陆、《哈该书》对现在教会和信徒的启发
1、是否把神当作利用的工具,得恩典后就离开神?
2、是否爱主,却更爱玛门,把主当作摇钱树?
3、是否向现实世界妥协,信仰是否因环境、形势和地位的改变而改变?
4、是否只满足于理性上认识神,而不追求感性上体验神?
5、是否信仰形式化,聚会祷告成为例行公事?
6、是否信仰成为生活的附属品,教会成了避难所,有事之时才来教会?
7、是否既想进天国,又贪爱世界,信仰不冷不热,只想当一个聚会的信徒,而不想参与圣工?
柒、“建造圣殿”的现实意义
1、关鍵不在于物质圣殿的美丽,而在于是否按神的旨意,是否有神的能力和荣耀在其中。所罗门时代的圣殿成为拜偶像的地方(王下23:4),希律时代的圣殿成为贼窝(路19:46)
2、当同心合意建设真教会,兴旺真道,把教会装饰整齐(启21:1)
3、当建设身殿(林前6:19),努力灵修,生活上分别为圣。
4、当离开巴比伦
当时只有少数人(约五万人)愿意回归圣地,这说明:
(1)他们贪爱世界(约壹2:15;来11:24-26)
(2)天路难行(徒14:22)
(3)得救人数少(太7:13-14)
5、现在教会需要
(1)像哈该那样大声疾呼的先知。
(2)像所罗巴伯和约书亚那样忠心有见识的工人。
(3)能顺服神旨意和体贴圣灵意思的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