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洗脚礼的起源怎样?
回答:洗脚礼是古犹太人待客的一种规矩,如亚伯拉罕接待天使时说:『容我拿点水来,你们洗洗脚…你们既到仆人这里来,理当如此。』(创18:4-5),这古礼直到主耶稣时代仍流行,如法利赛人西门,接待主耶稣吃饭时,因没有拿水给主洗脚,而受主指摘(路7:44),及对主失谦敬之意。盖为人洗脚本属卑贱之事,是仆人所做的。施洗约翰对主谦卑,自认为给主耶稣解鞋带也不配。『洗圣徒的脚』,亦为使徒时代老年寡妇的一种美德。(提前5:10)。
二、洗脚怎样成为新约教会的圣礼?
回答:在约翰福音13章1至20节,详细记载主耶稣设立洗脚礼的事实,祂不仅吩咐门徒去实行,也是自己亲手去洗门徒的脚,其动作是这样:
(1)离席
(2)脱了衣服。
(3)拿一条毛巾束腰。
(4)把水倒在盆里。
(5)洗门徒的脚。
(6)用自己所束的毛巾擦干。
(7)洗完了,穿上衣服,又坐下。对门徒说:『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做的去作』。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因此,就成了教会不可不行的一件圣事。
三、耶稣洗门徒的脚,为着什么缘故?
回答:洗脚这件事,不是为虚伪的外表而作的,洗脚犹如洗澡一样,有它本身的需要。洗脚是为着属灵的需要而作,如同为着得救而受水洗一样。主洗门徒的脚,是为着下列的缘故:
1.要爱我们到底:『祂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约13:1)。这是主为门徒洗脚的总动机。主看我们是属祂自己的,不但我们的头发被祂数过,一根也不损坏(路21:18)即卑污的脚,祂亦不厌弃。可谓由顶至踵,都在祂爱的关切中,『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罗8:35)。主既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
2.要我们与祂有分:『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份了。』(约13:8)。主视门徒如手足,换言之,视门徒的脚如同自己的脚,有了这密切的关系,才洗门徒的脚,否则,就是无分于主的身体。『头不能对脚说,我用不着你。』(林前12:21)脚虽居低下的地位,却是基层的重要肢体,是支持全身所不可少的力量。所以『总要肢体彼此相顾』,同苦同荣(林前12:25-26),这才是共同与主『有分』的实际。
3.要我们全身干净:『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约13:10)『要用水借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弗5:26-27)脚最容易玷染不洁,时常成为全身干净之累。主耶稣要我们彻底洁净,作个荣耀的教会,可以献给自己,。又要使撒但践踏在我们的脚下(林前15:25;罗16:20),这就非把全教会成为圣洁不可。
因此,在我们个人方面,应当除去盈余的邪恶(雅1:21),和容易缠累我们的罪(来12:1)。还有关于教会性的玷污皱纹,如照着世人样子行,嫉妒分争等(林前3:3),也要靠主的道来洗除清洁,这样全身就干净了。为了一个叛徒犹大在使徒中,以致被主指为『你们不都是干净的』,岂非憾事?
4.要我们彼此谦卑:『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要彼此洗脚。』(约13:14)主耶稣本有神的形象,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存心顺服,以至于死。那末,我们作主耶稣的门徒,岂可志气高大,不俯就卑微的人么?(罗12:16)岂可自好为首,不接待弟兄么;(约参9)岂可骄傲目中无人么:岂可刻薄欺负弟兄么?岂可态度骄纵轻看老人妇孺么?岂可贪图权位要别人唯命是听么?
如果我们能彼此谦卑,彼此推让(罗12:10),彼此顺服(彼前5:5),彼此服事(彼前4:11),彼此饶恕(弗4:32),这就是『彼此洗脚』的含意,这是今日教会上极需要去实行,应以遵主榜样和吩咐为最高原则,其它借口推辞都是不合道理的。
四、应在什么时候施行洗脚礼?
回答:应在受水洗后,领受圣餐前施行之。由教会的传道、长老、执事,为初受洗入教的信徒们洗一次脚,作为主的洗脚以示范,并使他与主有分。至于主所说:『你们也当彼此洗脚』,乃教训我们在生活上要有彼此洗脚的精神,目的是追求属灵的谦卑、相爱、互恕、蒙福(约13:17)。但必要时,弟兄姊妹也可以用水彼此洗脚,男洗男,女洗女。
五、现在我们若能实行洗脚的精义,可否不必实行形式的洗脚礼?
回答:洗脚礼是主耶稣亲自设立的,且吩咐门徒要照样去作,所以我们亦应遵行形式的洗脚礼,不能废除。实行精义固属重要,但借着形式的实行,必更能帮助人深切实行其中的精义而得福,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