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太十三3-8
这里的“撒种者”指的是主耶稣,“种子”就是神的道(路八11),“土地”就是人的心田。种子是一样的,但因撒在不同的土地上,产生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一、撒在路旁的
路旁就是田间的行道,地质刚硬,种子根本无法在此扎根,而留在路上被人践踏,撒种的人一旦离开,种子就被飞鸟吃尽了。
主的解释是:人听见天国的道理却不明白,亦不愿意作进一步的了解,神的道没有办法进入他的心里,“恶者”魔鬼一来,就把撒下的道给抢去了。
二、撒在土浅石头地上的
土浅石头地只有表层有一点土壤,种子落下后长苗很快,却因土太浅了,根生的不长,得不着充足水分的滋润,太阳一照就枯干了。
主的解释是:人听了道以后,马上就欢喜接受,但是因为没有根基,在信的过程中遭遇到患难与逼迫,信仰就动摇了。
三、撒在荆棘里的
犹太人往往以荆棘为田间的地界(参弥七4),因此,种子才会落在荆棘里,种子落在荆棘除不净的地界上,荆棘就与种子一同成长(路八7),并且它长得更快,竟将空气、日光遮蔽,也将肥分、水分夺取。所以,种子虽有扎根的土壤,也能出穗,却未能结实,结果在这样的环境下畏缩而枯死。
主的解释是:人听了神的道之后,一时有“生根建造”的表现(西二6-7),后来因世上的思虑和钱财的迷惑,灵性渐渐停止了成长,直到最后完全消失。
经上说:贪财乃万恶之根;有人贪念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六10)
四、撒在好土里的
好土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落在那里的种子“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主的解释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就是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忍耐着结实”(路八15)人明白道理以后,要脱去以前行为上的旧人,又要将心志改换一新,追求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四22-24),并要持守真道,结出圣灵佳果(加五22-23)
结语
“撒种的比喻”是主专为使徒们所讲的。人有四种心地,虽然我们无法知道谁是属于哪一种,然而先得恩的当负起撒种的责任(太十8),凡受过水灵二浸的信徒当负此使命(徒一8)神的道对于那愿意听、愿意领受的人,是大有攻效的。人得永生是由听道而来的(雅一21),神的道不但能改变人心,并要结出一百倍的果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