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教会是神的家

“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神家里的人了。”(弗二19)

教会是一个属灵的家,而家的特色就是在爱中被建立起来,让家中的每一位成员,对于家有归属感、参与感,进而有一份相当强烈的责任感,愿意在地上共同建设一个属灵的“天家”──教会,让人透过她而切慕更美好的天家。

一、教会的含义

一般人提到教会,总以为她就是一座礼拜堂,这是错误的观念。那么,教会到底是什么?按希腊原文ekkleesia的原意,教会是一群神所选召而聚集的人。

在上述所提及“教会”的含义里,就神学上说,有下列两种意义:

1.普世教会

在这儿所说的“普世”(或译普及),是超越时间、空间,包含各时代、各地方的信徒的意思。这因没有组织,也可叫做“不可视的教会”或“无形的教会”(弗二18-22;来十二22-24)。其性质如下:

①这种教会只有一个(林前十二12、13;弗四4-6,二16,三16;西三11)。

②这是基督的身体(林前十二27,六15;弗一23;西一24)。

③基督是教会的头(林前三23;弗四16,五32;西三19)。

④人因受浸而成为其中一分子(加三27、28;林前十二13)。

严格地说,教会是包括旧约的圣徒,他们是被包含在真教会羔羊的新妇里面。摩西所领导的会众,也被称为教会(徒七38);再者,摩西为仆人,在神的全家诚然尽忠,但基督为儿子治理神的家(来三1-6),这“神的家”就是永生神的教会。

2.各地教会

系指散在各地的教会。这因有组织,故亦称为“可视的教会”或“有形的教会”。其性质如下:

①这种教会不止一个(林前四17,十一16,十六19;启一4均以复数表示)。例如:在哥林多神的教会(林前一2),在以弗所的教会(启二1)等。

②这是为宣教、交通、礼拜等而聚集的团体(徒二42)。信徒的聚会在圣经里也称为教会(林前十一18,十四19、23,34-35)。

二、教会成长的过程

教会是耶稣基督的身体,是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是一个有生命的属灵有机体,具有基督的生命,每一个肢体都是由基督的生命“生”出来的,在生命上与主有所联系。教会既然是一个有机体,就必须有成长的过程,诚如基督道成肉身称为人子,有一段正常的成长过程。论到教会的增长,圣经也要求教会要“长大成人”,如同基督长成的身量。教会成长的基本形态表现在信徒的灵性生活层面,按圣经所分的层次有:

1.在主里面为婴孩的,只能吃奶,是属肉体的。如同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中间,尚有嫉妒、分争(林前三1-3)。

2.像小孩,容易中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信徒灵性不成长,极易被异教之风摇动而丧失灵命。

3.长大成人,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通达,就能分辨好歹。长大成熟的信徒无论在情感、意志、理智上,都显出丰盛的生命力,在真道上又如鹿渴慕溪水。

4.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这就是教会建设的目标。父神赐给基督徒智慧和启示的灵,使得原本抽象的生命之道,借着基督道成肉身具体的表现出来。

由上述四个层次的教会成长过程,我们可以体会出主耶稣在升天前所给门徒的大使命,主不但要门徒“使万民成为主的门徒”,更重要的是“凡主所吩咐的都教训人去遵守”。如今福音拓展的情况以及教会成长的程度都极需我们更加齐心努力,因此促使教会成长的研究,实在是迫切的需要。

三、教会与我的关系

曾经有人说:“将来得救与否,在于信靠耶稣,因此只要在家常祷告,常读圣经,不去教会仍然可以得救,因为得救不是靠教会。”

抱这种观点的人忽略了教会与得救的关系性,经上说:“教会是永生神的家,是真理的柱石与根基。”(提前三15)。假如有人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提前五8)。我们常互勉不可停止聚会,主要的目的是借着聚会,使我们在属灵的家有机会彼此相顾、激发爱心、激发行善,因此将来能否归回天家,是凭着我们在地上这个属灵的家是否尽到自己的责任,是否以“爱”关心这个家,作为取舍的标准;因此,人岂能不关心地上的“天家”──教会,而得救呢?

提升人类的灵性生活,唯有借着宗教的力量,诚如经上所言:“以耶和华为神的国,是有福的,他所拣选为自己产业的,那民是有福的。”因此,灵性生活的建设,引导人认识真神的责任就落在我们基督徒的身上。今日真神托付伟大的使命,使我们成为神人之间和平的使者,我们应敬重这份尊贵的职份,共同努力建设地上的“天家”──教会,才能扭转社会的危机,带给世人真正的幸福!

(1)
上一篇 2020年8月5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5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