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经云:「你该知道,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自夸、狂傲、谤谤、违背父母、忘恩负义、心不圣洁、无亲情、不解怨、好说谗言、不能自约、性情凶暴、不爱良善、卖主卖友、任意妄为、自高自大、爱宴乐不爱神;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这等人你要躲开」(提后三1~5)主耶稣说:「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太二十四12)「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就是你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所以应当回想你是从那里坠落的,并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启二4、5)
保罗告诉哥林多教会:「你们既然在信心、口才、知识、热心,和待我们的爱心上,都格外显出满足来。我说这话,不是吩咐你们,乃是藉着别人的热心,试验你们爱心的实在。……所以你们务要在众教会面前,显明你们爱心的凭据,并我所夸奖你们的凭据」(林后八7、8、24)今日真教会的信徒在末世对人、对神当显出爱心的凭据来!
一、当在善事上显出爱心(约壹三16~19)
1、圣徒缺乏要帮补(罗十二13上)
多加广行善事、多施賙济。当她患病而死时,神藉彼得祷告使其复活(徒九36~41)
2、接待那为主的名出外作工的人(约参5~8)
撒勒法的寡妇在飢荒困苦中尚接待以利亚先知,结果神祝福她母子保存性命;油不缺短、面不减少,直到飢荒的日子过去(王上十七9~16)
3、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来十三1、2)
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加六9~10;太二十五34~40)
4、同灵要彼此接纳(罗十五1~7)
不可按外貌待人(雅二1)
5、用爱心彼此问安(彼前五13、14)
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事(加五13~14;彼前四7~11)我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我们是主的门了(约十三34、35)
善待那不可能报答你的人(路十四12~14)应有施比受者更为有福的精神(徒二十33~35)
扶助软弱的人,挽回偶然被过犯所胜的人(罗十四1~6;加六1、2;雅五19、20)
二、在传福音事上显出爱心(约三16~18)
1、福音是关乎万民的得救(路二10~14;提前二4)
2、白白得来,也要白白舍去(太十7、8)
3、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可十六15、16;太二十八19、20)因为圣灵差遣真教会的信徒(徒一8;路四18、19;约二十21~23),我们所得到的不可不去传扬主恩(徒四20;彼前二9;林后六1)
传福音要先找自己的亲属(约一40~42;可五18~20)
保罗为骨肉之亲得救愿意牺牲(罗九1~3)
腓力传福音先找朋友─拿但业(约一43~49)
4、要有父母心的爱─牺牲、体谅(林前四15;林后十二14~15)
5、为拯救人灵魂,甘心受苦显明了神的爱(箴二十四11;约壹四7~12;提后二3;西一28、29;林前九16~23)
三、当人得罪你的时候要显爱心(太五43~48)
1、不以恶报恶,要以善报恶(罗十二17~21)
2、私下指出他的错来,从心里切实赦免了他(太十八15、21~35),存心忍耐劝戒那抵挡的人(提后二24~26),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箴十九11)。
3、要为逼迫你的、怨恨你的代祷和祝福(路二十三34;太五44~48)
太卫敬畏神不敢杀害扫罗是爱心的表现(撒上二十四4~10,二十六7~16)
大卫容忍示每的侮辱,祈望神的施恩(撒下十六5~13)
约瑟不计较弟兄的恶,是认为有神的美意(创五十15~21)
经云:「你们既因顺从真理,洁净了自己的心,以致爱弟兄没有虚假,就当从心里彼此切实相爱」(彼前一22)「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林前十三4~8)
四、对神更要显出爱心(林后五14、15)
1、感激、明白主的爱,当以神为乐(弗三16~19;罗五6~11)
2、跟随主的人,当舍己、爱主胜过爱亲属、自己的性命和一切财利(太十六24~25;路十四25~27;太六24)
3、无论患难、困苦、逼迫、飢饿、赤身露体、危险、刀剑……都不能使我与基督的爱隔绝(罗八35~38;哈三17~19)
4、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壹二15~17)
5、凡事为荣耀神而行(林前十31)
(1)当以财物尊荣神(箴三9)
不抢夺神的物─十分之一的奉献,神的物当归给神,是不可不行的(玛三8~10;太二十三23,二十二21)
为建殿奉献(该一7、8;代上二十九10~19)
(2)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来十三15、16)
(3)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祂喜悦(西一9、10)
6、爱主的人必遵守主的道(约十四15、23、24)
7、爱主的人必喂养主的群羊(约二十一15~17;彼前五1~4)
结语
无论在善事上,传福音、人际关系或对神方面,凡我们所行的,都要显出爱心的凭据来,以荣神益人,能救人也可救己(林前十六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