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9章 哈巴谷书导读-车富铭

一、书名

哈巴谷书是小先知书的第八卷,本书以作者「哈巴谷」得名。哈巴谷的意思是「怀抱」、「爱的怀抱」,含「与神亲近」、「怀抱神旨意」的意思。

二、作者

1、本书是哈巴谷所写,他没有介绍自己的身世,却两次以先知自称(一1,三1),为南国犹大最后一位小先知,是一位特殊的先知,一般先知是代表神向人发言,他是代表人向神质疑、探讨罪恶与苦难的困惑,有「旧约中的多马」与「先知中的约伯」之称。

2、依书中「这歌交与伶长,用丝弦的乐器」(三19),推测他可能是一位祭司或利未人,在圣殿诗班任职(参:代上十五16);由内容可知他是一位热心祷告亲近神的诗人。

3、由本书二章四节「义人因信得生」,有人认为先知哈巴谷才是改教的鼻祖,因为马丁路得力争的「因信称义」之理乃根据保罗所传,而保罗「因信称义」的福音乃得自哈巴谷的启示。

4、在犹大人传说中,哈巴谷是那曾被以利沙救活书念妇人的儿子(王下四27、36~37),但牵强附会,不足采信。

三、年代

哈巴谷作先知是在犹大王约雅敬的初期,当时南国犹大将被掳至巴比伦(一6~9,三16;王下二十四1~16),约主前六二O~六一O年,与哈巴谷同时期作先知的,国内有耶利米,国外被掳的人中有但以理。

四、地点

写于犹大国耶路撒冷(三19),在那里有圣殿与敬拜的事,并有伶长。

五、背景

当时犹大王约雅敬,不敬拜耶和华,百姓陷于罪恶与不义放肆无忌公理颠倒,一片混乱,先知目睹国难来临,迫在眉睫,不禁向神质疑,为何神不主持公理,为何恶人不但生存又强盛?为何恶人有资格吞灭比他善良的国家?难道迦勒底人是神刑罚的工具?一连串的困惑……,可使吾人知道先知写书的动机背景何在?

六、内容

本书与其他先知书不同,是记载先知与神之间的交谈,以对话方式表达,先知所得的默示与信息,第一、二章是散文,第三章是诗体调用流离歌,内容论述犹大与迦勒底人的罪恶,将必受审判,先知从质疑到确信、从恐惧到信靠、从低潮到高潮、从忧闷到喜乐全书以认罪、审判开始,以诗歌、祈祷作终结。主要说明神不容许罪恶的存在,必会执行定期的审判,惟义人因信得生,祂以怜悯为念,启示世人因信称义的救恩真理。

七、特色

1、先知的职业是领受神的命令,传达给百姓,是以神的立场警戒百姓,而哈巴谷却站在人的立场,向神求告为百姓向神质问、祈求。

2、哈巴谷与约伯同样以人生苦难问题质问神,但

(1)约伯是以个人的事求问神。

(2)哈巴谷是百姓的罪恶,国家的命运求问神。

3、本书与那鸿书相似,同论对待仇敌的审判信息,而:

(1)那鸿书预言亚述的结局。

(2)哈巴谷书预言迦勒底的结局。

4、本书二章四节「惟义人必因信得生」,在新约被引用三次,每次重点不同,在新约中占有重要地位。

(1)罗马书一章17节,注重「义」。

(2)加拉太书三章十一节,注重「信」。

(3)希伯来书十章三十八节,注重「生」。

5、本书第三章是诗,犹太人礼拜时唱。

八、主题

「义人因信得生」(二4)

九、纲要

1、序言(一1)

2、先知第一次质问(一2~4)

3、神的答覆(一5~11)

4、先知的第二次质问(一12~二1)

5、神的答覆(二2~4)

6、宣告迦勒底人的五祸(二5~20)

7、先知的祷告与歌颂(三1~19)

(13)
上一篇 2021年6月2日
下一篇 2021年6月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