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祷告是灵性的呼吸。正常人停止呼吸五分钟就会窒息;有灵命的真信徒,更当恒切祷告,儆醒感恩。有云:「不儆醒祷告一天,你的灵性就堕落一天」。可见儆醒祷告之重要,故当时时靠神,向神倾心吐意(诗六十二8)
一、不儆醒祷告的原因
1.过分忙碌:没时间吃饭的人,那有时间静心祷告?
2.身心疲惫:过分劳累的人已无精神专心祷告。
3.生病体弱:身体衰弱,有气无力,提不起精神祷告。
4.为事烦心:一心不两用,只想着某件事,就无法清心向神祷告。
5.变换环境:居家环境不允许或不方便出声祷告,又怕影响别人。
6.乐不思蜀:因故过度欢乐而忘记祷告和正事。
7.被罪迷惑:心中有罪恶感,自觉愧对真神而不敢向神祷告。
8.撒但搅扰:因魔鬼作工而失常,不能儆醒祷告。
二、何谓不儆醒祷告?
要谨守儆醒,因魔鬼如吼狮,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灵性不儆醒」犹如坐在火车站候车却沈睡的旅客,非常危险,醒来时很可能行李已被盗贼偷走,火车也开走了。
1.不恒心的祷告。
要恒切祷告,儆醒感恩(西四2)
忙碌就不祷告,灵修生活因而间断,灵性因而沈睡失儆醒。
2.不迫切的祷告。
神是灵,要以心灵和诚实拜祂(约四24);不由心灵诚实迫切祷告,习惯性、有口无心的祷告神不会垂听,祷告亦枉然。
用嘴尊敬神,心却远离神,拜神也枉然(太十五8~9)
3.无目标内容的祷告。
只会跟随别人祷告,祷告时却不知所云,因无向神诉求之目标与内容;祷告时脑中一片空白,甚至心想「祷告愈快结束愈好」,因而祷告成为形式化。
当为万人、君王、在位的代祷,但愿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二1~4)
4.精神不振的祷告。
人人皆喜爱别人的尊重,而神是轻慢不得的(加六7),更须要万人尊重祂,故要准备诚心和精神向祂祈祷。
把精神充沛的时间去作自己的事,将疲惫、无精打采的时间去祷告,如此轻慢神,必不蒙悦纳。
故当重视早祷,把饱满的精神用来敬拜、求问神;因为儆醒祷告,才不致进入迷惑里(太二十六40~41)
5.有求无问的祷告。
神要人明白祂的旨意,不要作糊涂人(弗五17)
但有人求也求不得,乃因他为私欲妄求而不得神悦(雅四3),此乃不儆醒祷告之模式。
神是万有之主宰,非人之佣人,故卑微的人当晓得尊重祂的旨意,不可随心所欲地祈求,却忘了神旨原是美好而「只求不问」。
犹如小孩因觉好玩而想拿火柴试试,却不知玩火的危险;他理当先问妈妈可以不可以玩,然后再动作;向神祈求亦然。
6.埋怨不平的祷告。
不要发怨言,免被灭命的所灭(林前十10~11)
抱怨父母、离家出走的小孩,极易被歹徒骗走。
不知感恩、只会怨怼的祷告者,是魔鬼觊觎的对象。
7.自私自利的祷告。
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要以基督的心为心(腓二4~5)
自私的祈祷,犹如黑夜踽踽独行者,易成为歹徒恶党欺负、抢劫、施暴的对象。
彼此代祷,能团结同心,互相关照,得真神同在,则魔鬼遁形。
8.不知节制的祷告。
圣灵果子的表现,其中「节制」是合乎中道之关键(加五22~24)
祷告时动作奇怪、声音尖锐、鼓掌声震耳、忘记时间或要事,以及吵闹他人,都是不节制欠儆醒的祷告。
三、如何儆醒祷告?
1.保持儆醒的心灵。
头脑清醒才能理念正确,言行不差误。
陶醉在灵言流利的快乐里,有时会失去儆醒,甚至被邪灵作工而不觉,故用灵言祷告,也要用悟性祷告(林前十四14~15);亦即灵言祷告一段后,可改念「哈利路亚,赞美主耶稣」或用悟性祷告几句,再用灵言祷告,如此可保持儆醒的心(可参考一九八二年圣灵月刊五月号郭子严长老之文章)
2.祷告要恒心、迫切、精神振作、有求有问有目标有内容。
3.祷告要心存感谢、关爱他人,注意祷告的声音、动作、时间,是否影响别人或自己正常的生活。
4.当按照神旨祈求,先求神国神义(太六31~33)
5.当专心倚靠神,凡事求问交托神(箴三5~6)
结语
要儆醒,豫备等候主再来,因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太二十四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