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我们都是祢手的工作-加拿大多伦多教会林慧瑛

2016我们都是祢手的工作-加拿大多伦多教会林慧瑛

奉主耶稣基督圣名作见证:

耶和华啊,现在祢仍是我们的父!我们是泥,祢是窑匠;我们都是祢手的工作(赛六四8)。

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写书出书,就像我从未想过会帮《圣灵》月刊写文章或是移民加拿大一样。只是慈爱的天父──这位最富创意的窑匠,总照自己的旨意与时间表,雕琢我们成为祂所爱又可用的器皿,因为我们都是祂手中的工作。

1997年,我到新庄教会慕道受洗后不久,某日我的好友叶执事娘突然跟我说:「慧瑛,妳的文笔很好,妳要开始写文章给《圣灵》月刊,为神投入文字圣工。还有妳的个性很急,千万不要投稿后,一看没刊出,就不写了,一定要有耐性慢慢等哦!」

当时听后,只觉莫名其妙,即随口回应说:「我从未写过文章,为何妳会说我的文笔很好?还有我的文笔一点也不好耶!」那次对谈后,往后的日子,久久一次叶执事娘就会对我「旧调重弹」,但我依然觉得莫名其妙,根本不当一回事。

时间飞逝而过,信主五年后,主耶稣带领我们与舍弟两家于2001年10月一起移民加拿大。2005年暑假,我因健康问题,决定回台湾动手术。记得回到台湾时,因想听听台北医生的建议,即决定下机后先在台北住三天,而非直奔高雄老家。

当晚,老毛病偏头痛再度发作,又痛又吐的我,只能躺在床上任凭头痛折磨,哪里也去不了,当然也就无法享受叶执事娘邀请的饭局。万万没想到,当叶执事贤伉俪与家人餐叙后到旅馆探望我时,叶执事娘一开口跟我说的话,竟然还是「旧事重提」!

记得那时她跟我说:「慧瑛,妳现在要开刀了,心里一定很害怕,我建议妳开始帮《圣灵》月刊写文章,然后求神赐福妳开刀顺利,就当作是跟主耶稣『条件交换』好了。虽然我很不喜欢跟妳这样讲,但时间一晃九年过去了,对于我的提议,妳都没在听,我也只好这样跟妳讲了。」

当时的我已被头痛折磨到毫无力气回应什么话,头痛欲裂中,想到自己既怕开刀又怕痛,还真需要神的保守看顾,就告诉自己还是乖乖接受这个建议好了。更何况一想到多年好友许久未见,一见面竟不是寒暄问候,而是「重提旧议」,就觉得很奇怪。后来我更想到以执事娘属灵的个性,根本不可能提出「跟神条件交换」这种建议,可见这是神的「另类最后通牒」,便不敢漠视不理。

后来,考虑到在家乡开刀才方便家人就近照顾,即决定于高雄开刀。感谢主!开刀过程平安顺利,为了报答主恩,随即于出院后写下舍弟移民多伦多找工作的蒙恩经历(详见2005.12月号339期「移民多伦多找工作蒙恩记」)。

此文寄给《圣灵》月刊后,一想到主恩如此浩大,只写一篇见证作「条件交换」,实在说不过去,就又着手写了一篇移民前先生与我先去加拿大探路时,在搭机回台中,飞机因发生事故险象环生而蒙主拯救的见证(详见2006.8月号347期「机上惊魂蒙恩记」)。

后来回到多伦多,每逢想到神如此爱我,两篇见证的「条件交换」还是太少了,就又写了一篇傅来康弟兄于多伦多信主及找工作的见证(详见2006.11月号350期「主爱来寻我」)。

本以为写了三篇见证给《圣灵》月刊,如此「跟神条件交换」应该可以了,但不知为何,心里总挂着此事。最后,只好告诉自己,不然打电话给总编辑,询问她是否愿意让我「写专栏」好了。

虽然是我自己想到「写专栏」这个回报主恩的方法,但我心里却打着如意算盘。如我这般中年信主的人,既非传道长执的后代,也没有任何写专栏的经验,总编辑不认识我,根本不知道我的信仰如何,肯定不敢让我写;我只要打过电话询问,对神就有交代了,总编辑不敢让我写不是我的责任,这样神也不能责怪我,从此「跟神条件交换」一事就可画下句点,再也不用良心不安了。

哪知人算不如天算,总编辑竟在电话那头豪爽地说:「好呀!」清楚记得当时我一听到总编辑的首肯之声,有点措手不及,只得赶紧推托说:「可是我从没写过专栏,文笔又不好,妳肯定愿意让我写吗?我看还是不要好了。」万万没想到总编辑竟又回我说:「妳的文笔不会不好啊!妳写妳弟弟在多伦多找工作的见证写得很好,我们编辑群都深受感动呢!……还有文笔好不好不是重点,重点是有一颗愿意为神做工的心……。」

对话至此,我再也讲不下去了,明白神的心意已定,只有「顺服」一途,也就开始了我为《圣灵》月刊「写专栏」的日子。

好不容易捱过2007-2008两年「写专栏」的日子,心想这次神应该没话讲,不会再要求我继续写作了。哪知三年后,也就是2011年10月,加拿大联络处于多伦多教会举办成人神学训练班,林永基长老来讲课时,看见我的第一句话竟是:「妳还有写文章吗?」

当时我赶快回答林长老:「没有耶!」而后寒暄一下,拜托林长老回台后,帮我问候一下总编辑淑华与文编文怡,并代我谢谢她们当年给我的协助后就快快「闪人」,以免又被勉励要继续写作。

只是没想到不久后文怡回我的email里,竟提到林长老除了转达我的问候,还说我又要帮《圣灵》月刊写文章了。咦!怎么会这样?实在很奇怪?我没说又要写文章呀!因此,对于文怡所回的email并没放在心上。

我往哪里去躲避祢的灵?我往哪里逃、躲避祢的面?我若升到天上,祢在那里;我若在阴间下榻,祢也在那里(诗一三九7-8)。

全知全能的神必是知道此招对我没效,早就安排另一插曲来带领我持续走向文字事奉之路,让我无法逃避祂的灵、躲避祂的面!

那次的神学训练班,纽约皇后教会来了几位同灵。其中邱丽玉姊妹上台见证他们夫妻从中国到纽约后,美国因发生911恐怖攻击,双子星大楼被摧毁,许多粉尘飘散于空气中,他们夫妻二人可能吸入过多粉尘,先后得脑瘤,最后都蒙主医治并认真追求信仰的过程。因为见证十分感人,大家都深受感动,我就主动询问邱姊妹,是否愿意让我把见证写出来刊登于《圣灵》月刊?(此见证名为「主恩浩荡」,后来登于2012.1月号412期)

虽然当时邱姊妹开心地答应在她回纽约后,一定尽早将见证的草稿寄给我,但我心里却想着她回纽约后,光是写草稿就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加上忙于工作,草稿会尽早寄给我才怪!

哪想到神学训练班一结束,邱姊妹回纽约的隔天,我就收到她寄来的见证了。她在email中提到,因为主恩浩荡,害怕自己会忘记,在陪伴先生脑瘤开刀的过程中,即一一写下神的带领与恩典,因此回纽约后才能立刻把草稿寄给我。

接到她的草稿后,除了内心大为感动,更是责备自己怎么可以把一个那么愿意感念神恩、为神见证的姊妹,想成是会拖拖拉拉才交给我草稿的人呢!

神就这样藉着她大大地激励我,将我的羞愧化为一股力量,从此,自动自发地把多伦多教会同灵的见证一篇篇地写给《圣灵》月刊。后来,甚至也尝试写写读经心得、听道笔记或行道体悟等。这就是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一直有多伦多教会同灵的见证刊登于《圣灵》月刊的由来。

本以为神带领我从事文字圣工,大概就是这样了。没想到2014年初,神又给了我全新的方向与挑战!

某天,就在我看完某杂志专访一位企业家的文章,而此企业家于文中提到人一过50岁,就要开始去追寻年轻时没完成的梦想,比如写一本书、环游世界、学一种乐器、学一项外语……等,竟在我心里兴起了想要「写一本书」的想法。

其实我完全没有写书的梦想,奇妙的是,自从看完这篇文章后,「写一本书」这件事,就像有人用鎚子将此想法钉在我的脑海一样,再也挥之不去。这股感动,就跟神以前藉着叶执事娘把「移民」的想法钉在我的脑海,后来真的带领我们两家人移民的做法如出一辙!而后,我就开始想着要写移民故事来传给后代。再几天后,我又进一步想着,好不容易写成的书,若只传于后代不是太可惜了吗?不如把它拿回台湾出版,或许还能跟更多人分享。

尚未落实这个「写一本书」的想法,不过是想着想着,3月的某天晨祷后,圣灵竟大大地感动我、告诉我说:「妳为《圣灵》月刊所做的事,我看到了!妳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现在妳起来,为我做一件大事,就是要将妳想写的书献给我,并在基督教以外的世界出版,期使没有信主的人藉着这本讲述你们移民生活的书,在轻松有趣的氛围里,了解我的爱、我设立的教会、我在圣经说了什么!」

记得当时圣灵大大充满,强烈的感动久久不能自已,而后一股要「认罪悔改、自我洁净」才能写书献祭、蒙神悦纳的想法,径自心底浮现。此后,我从未怀疑是否写得出这本书?也不怀疑自己默默无名,既不是作家,也不是名人,如何找到出版社帮我出书?更不担心就算出了书,如何推广给读者来广传福音?因我深信一切都在神的手中,我们既是神手中的工作,神自己就会完成祂的工!

因为知道自己何等不足、有限,若非靠神绝对无法完成使命,就将此事每天交付祷告中,日日求神带着我的心、牵着我的手,赏赐灵感,照着祂的意思来写书。

感谢神!原本写不出半个字的我,就在圣灵的帮助下,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因着主耶稣所加添的智慧能力,几个月内,竟傻傻地写了近19万字;弄得出版社说一本书只要8万字就够了,还得特别通融,最后多给了我3万字,以11万字定稿。原来「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弗三20)。接下来的超级任务,竟是如何删掉多出来的8万字。

许多人问我是怎么找到出版社的?答案很简单,就是某天我要写某篇文章,正好上网搜寻资料时,神竟将「博客思出版社」的广告跳进我的计算机,让我找到它。后来,因有自己的想法,不太愿意顺服而想找别家出版社时,神甚至将博客思出版社的网页跳进我的脸书首页,也就是说,只要我进入脸书,非得先看到、经过博客思出版社的网页,才能点进我的首页。一想到神竟用此法来提醒我不准再去找别家出版社,内心不禁啧啧称奇!

记得第一次写email给博客思出版社总编辑,告知她我是个基督徒,想写移民故事传福音时,她就同意帮我出书。她不是基督徒,还在后来的接触中告诉我:「人有善念,坚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最美的!妳想传福音,是一件好事,那就努力去达成吧!」

原来,连非基督徒都可以是神手中美妙的棋子,让神藉着她完成圣工。这让我想起主耶稣与门徒到了伯法其与伯大尼时,交代门徒去牵驴驹(可十一1-7),以及逾越节近了,交代门徒去城里准备逾越节筵席(可十四12-16)的故事。当时门徒只是乖乖照做,神就感动人让他们把驴驹牵走,也感动人准备了一间摆设整齐的大楼让门徒预备筵席。所以,当神把出版社的广告跳进我的计算机,只要我去找他们,神就感动他们帮我出书了。

原来在神手中,一切可以这么简单!我不需要是名人或作家,他们就愿意帮我出书。就像以前,我不需要有任何「真教会的背景」,《圣灵》月刊总编辑就愿意让我「写专栏」一样。因这都是神要成就的事,我们只是神手中的工作,我们若愿意顺服,时间一到,所有圣工就在神手里成就了!

没有作家梦的我,原本不想办新书发表会。没想到某天就在与美编讨论出版事宜时,总编辑竟从她手里接过电话,亲自跟我详细说明举办新书发表会对一个新作家的重要性与整个流程。当我回答她:「哇!听起来满繁复的,虽然想当作家又去追梦不是坏事,但我已经五十几岁了,一点也没有这种梦想,写书出书只是为了传福音,我不想那么麻烦,办什么新书发表会耶……。」她竟回答我:「就因妳要传福音,妳更要办新书发表会啊!我们出版社完全不会干涉妳怎么举办,妳可以把它办成『像你们基督教的什么聚会』呀!」

突然之间,我恍然大悟,神乃藉着总编辑的话来提醒我,祂是希望我办新书发表会来让人看到祂,并藉此传福音!随即,我便拜托出版社赶快安排时间,而这却也是信心考验的开始。

自从决定办新书发表会后,只要一想起从未面对过这种事,我就害怕到脚软,很想打退堂鼓。只是出版社制作的海报很快就交给了金石堂书店,让我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恐惧中,只有不断祷告求问神如何举办长达两小时的新书发表会,还能达到传福音的效果?

「不要怕、只要信」(可五36)、「我岂没有吩咐你吗?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书一9)。感谢神!神那铿锵有力的安慰声音,日日成为坚定我心的力量。神很快就给我灵感,告诉我要去邀请我的母会──新庄教会的诗班来献诗,并把此新书发表会用「诗歌布道会」的方式呈现。

出版社提供我两个金石堂免费办新书发表会的地方,一个是城中店、一个是汀洲店。基于我们九月中就要回多伦多了,我想一定得在八月举办,才能完成后续送书传福音的事情。但因城中店很热门,八月根本排不到档期,我也只能选汀洲店。

选完后,我们实地去台北汀洲店探勘,因逢周日,刚好有位新闻媒体人正在办新书发表会,这时才知道汀洲店提供的场地,不过是在书店里挪个小空间;而且为了不打扰客人,不能在室内献诗,门市内也没有盥洗室,若要如厕,还要跑到外面商场的公厕,超不便利的……。诸如这些考量,让我觉得汀洲店真不是一个办新书发表会的好场地。

后来店长告知,若觉得室内场地狭小,也可选择在室外办(汀洲店在地下一楼,整个书局有室内、室外两部分),且室外不会打扰到客人,就能让诗班献诗。只是,室外没冷气,台北燠热的八月天,恐怕没人可以坐在无冷气的室外待上两小时,这又是我非常烦恼忧愁的问题。

隔天,教会挚友请我吃饭,恰巧城中店就在餐厅附近,即带我去城中店逛逛。当我看到城中店办新书发表会的场地在三楼,是个像大会议室的独立空间,少说都能摆上一百个座位,门也能关起来隔绝噪音,场地宽敞安静,舒适方便,又有冷气、荧幕、投影机,室内有盥洗室……等优点,且会场里有一面白墙,都是来此办签书会的作者在上面留言与签名的,颇有签书会氛围,一看就是个办新书发表会的好地方,就很难过神为何让我选汀洲店,而非城中店。

但转念一想,神若要我在城中店就会让我选得成,选不成必有神的美意!我心里其实清楚,若在城中店举办,是给自己办开心的,届时就是亲友团来捧场,让我签签名、照照相,满足虚荣心而已,根本没有其他客人、路人会上三楼参加新书发表会;达不到跟未信者传福音的效果,这绝对不是神和我要的结果,就满心顺服、接受神的安排。

然而新庄教会的叶执事娘在新书发表会前一直劝我,八月的台北会热到很可怕,在汀洲店办新书发表会,诗班没献诗没关系,还是选有冷气的室内来办比较好。虽然我小信到几乎要妥协了,但只要一想到是神交待我要以「诗歌布道会」的方式来办,非让诗班献诗不可,我就觉得不能只凭眼见选有冷气的「室内」,而是一定要凭信心,选择闷热的「室外」。

这段熬练信心、天人交战的过程,非常难受。直到最后,我终于跟叶执事娘说:「还是有诗班献诗好,这样才像『诗歌布道会』,也才是『顺服』呀!我一点也不想自己唱独角戏讲两小时,更不想以有人献花或作者签名等等,这种凸显自己的方式来消磨时间。还有妳知道吗?我们多伦多教会现在正要买地建堂、分设教会,有同灵说信徒会议通过要买的那块地,旧的土质测试报告明载地下有铅污染,且铅是万年不化的,强烈主张不能买。那时我求神怜悯我们,让地下的铅不见,以彰显祂的旨意,因我曾看见神让林须标弟兄的癌细胞消失,相信祂也能让铅不见。结果新的土质测试报告出炉,神真的让铅不见了,清清楚楚地显明祂的旨意。我想,如果我们所想所求的,都是为教会好,没有个人的私心私欲,信心绝对可以成就一切!那么现在我求凉风来,让我办好新书发表会,神也一定会给的,因这不是我自己的事,而是神托付我做的圣工,神会自己成就!」

没想到我这么一点比芥菜种还小的信心,叶执事娘听完后就跟我表达:「好!如果妳有这个信心,那就在室外办!」

感谢神!神看人的信心成就事情。后来,苏迪勒台风竟在新书发表会前一天来了,神就这样藉着台风带来凉风。只是等待的期间,我也曾经像彼得请求主耶稣让他走海面一样,一看到风大,就被吓到险些沉下去(太十四25-33),担忧又软弱地打电话跟叶执事娘说:「神在跟我开玩笑吗?怎么办?都要办新书发表会了,怎么来了一个超级台风,还直扑台北!」没想到叶执事娘在电话那头,竟噗哧大笑说:「妳不是跟神求凉风吗?神都垂听妳的祷告让台风来了,就是要给妳凉风啊!怎么反倒担心起来了?放心啦,不会有事的!」

是的!有神同在,一切都在神的手中,不会有事的!本来气象局一直预告苏迪勒台风要直扑台北,后来却从花莲登陆,又转向南部,一方面带来风雨,解除台湾的旱象,一方面让我可以如期举办新书发表会。隔天,汀洲店外场一点都不热,神就这样让大家舒舒服服地坐在那里听诗歌布道会,真是不可思议!

几天后,当叶执事重返汀洲店要归还拿错的延长线,竟看到汀洲店外场正因风雨在漏水,金石堂还得围篱漏水区域,并用水桶盛装雨水。得知这样的消息,更让大家体认到神让台风来的时间恰恰好,一切绝非偶然!

只要想起苏迪勒台风从一生成就转为超级台风,还被美国媒体纷纷报导为2015年「地表最强台风」,就连中央气象局也一直预测它会重击台北等等,皆是不利新书发表会的消息,但8月8日凌晨4点40分,竟转从花莲登陆,并移动得很快,一下子就离开台湾。没有造成8月9日台北大风大雨,金石堂没有营业或没有客人来看新书发表会的窘境,我就满心感谢神!主耶稣跟多马说的话:「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二十29),真实应验在这场考验中。

更感谢主耶稣感动了新庄教会同灵与我同心同工,全力协助这项圣工,让我不至孤单无助。新书发表会从一开始的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三重奏,就大大吸引金石堂来来往往的客人注意;中场穿插的男声二重唱与诗班献诗,更是天籁。我在台下坐着、听着,强忍感动的眼泪,心里一直感谢赞美主!还有先生的摄影分享,以及同学、同事、朋友等三人的读后感分享,再再令我动容!

只有神知道汀洲店的外场彷彿音乐厅,是一个这么棒的唱诗地方。它的屋顶挑得很高,声音汇集融合一体后传到大家耳里,特别动人。二重唱与诗班一开口,所有书店里的客人马上往外看,一脸「这么美的声音从哪里来」的惊讶表情!更遑论外场来来往往的客人,一副来书店也可以听诗歌的惊异神情了,难怪神为我选择这里办新书发表会!除了弦乐、重唱、诗班助阵,还有同灵默默帮我插花、拿桌巾来摆饰桌子,并搬了电钢琴、小圆凳等来现场备用,众人的付出再再让出版社、金石堂、还有我的同学、同事大开眼界,看到基督徒不为名不为利,彼此相爱为主做工的精神。

因为圣灵同在,大大加添力量,我强烈地感受到现场有一股说不出的能力运行、支撑着,让我一点也不紧张害怕,泰然自若地主持整场新书发表会。因是新书发表会,名正言顺的我会简略介绍书的内容,并不担心不受来宾的青睐;只是事前一直担心他们不想听有关信仰的部分,后来发现忧虑是多余的,当我提到信仰时,大家还是神情专注地聆听。

新庄教会同灵事后表示,神让他们参与了一个温馨、感人、低调又充满创意的新书发表会,而且看见了一个全新的事奉方向与园地;出版社也跟我说,很少看到这么不冷场、成功又特别的新书发表会;我的师专同学无比兴奋,全场用line实况转播给没来的同学,让他们同步经历现场流程;以前的学校同事也向我表达说,从不知道基督教诗歌那么令人感动!

因为我是作者,出版社于新书发表会后就寄给我550本书,要卖要送随我处理。因早已定意所有属于我的书一律送人传福音,即把许多书赠送同灵、同学、同事、慕道朋友。后来,主耶稣还提醒我可以把书送给全台各地图书馆,让人去借书时有机会读到此书,感受有耶稣疼爱的幸福,甚至愿意到真教会慕道。剩下的书则运回多伦多,除了送给多伦多教会同灵,也打算送给慕道朋友,求主带领他们能因著书中的恩典分享,继续到真教会追求信仰。

我常想,主耶稣为甚么要我写通俗的书来传福音?此次送书给图书馆,让我清楚体会到此点,宗教性刊物实在比较不讨喜呀!有些图书馆会拒绝所有宗教刊物,也不接受任何杂志,所以像我们的《圣灵》月刊或其他宗教类书籍,若要送给图书馆,一些图书馆是不接受的,但对于五年内出版的非宗教类图书,他们都很欢迎。难怪神要我写移民故事来传福音了,因这样的书,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宗教色彩,其实里面充满了耶稣的爱与基督教思想,但人们的接受度就高了许多。

后来,有原是传统民间信仰者,因为这本书而主动跟我们认识并接触,也表达想了解真教会并到真教会慕道的。这就让我更明白主耶稣叫我写书出书的用意了。

为了开拓传福音的机会,我甚至鼓起勇气,把我的书寄给「驻多伦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的吴荣泉处长。没想到吴处长收到书后,竟亲自打电话跟我道谢,并称赞我的书写得很好,同时觉得应该让侨界知道这本书,但他已排定两三周后就要去加拿大国都渥太华当「代表」,即交代他的部属──文化中心的李主任,帮我安排一场演讲,让我跟侨民分享我的书。

吴处长就像个老朋友,与我在电话里闲话家常了十几分钟。当我跟他表达,据我所知,从未有一个住在多伦多的华人(包括中港台),写书分享过加国的移民生活,因此,我的书是个「创举」,还是个「历史纪录」,深具时代意义与阅读、收藏的价值,他也同意。而后我再跟处长表达自己是个基督徒,谢谢他给我演讲的机会,但我不是想要出名,只想用这本书传福音,他也说他明白。

《箴言》二十一章1节说:「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若非神的带领与安排,像我这样一个平凡普通的家庭主妇,既不是企业家、艺术家,也不是名人或名嘴,更没任何可夸的傲人成就,何德何能可以让一位「大使」(吴处长荣调后,因台加无邦交,只能称他为「代表」,其实他就是中华民国政府派驻加拿大的「驻外大使」)亲自打电话给我,还要给我安排演讲的机会。更何况吴处长收到书时,正是他要回台宣誓就职并到渥太华履新前最繁忙的时刻,他竟愿意看我的书并打电话给我,真是不可思议。

三天后,文化中心的李主任也真的打电话来跟我商讨演讲事宜,并说她正在拜读我的书,还说吴处长交代办事处里的人,都要读读我的书,以后还会把我的书放在文化中心的图书馆供人借阅等。李主任甚至建议我可以把这本书寄到「加拿大驻台北贸易办事处」(加拿大政府驻台最高单位)来推广。

此外,帮我写序的声乐老师,因她有学生是在电视台当记者,即把我的书跟这位记者分享。感谢神!这位记者看完书后,遂请老师跟我联络,想要跟我做个专访。

我很清楚,所有要请我演讲或要访问的事情会发生,只因神感动我写了一本书,而这正是神给我传福音的机会。虽然我很不愿意抛头露面被人认识,但诚如博客思出版社总编辑给我的勉励:「该站在浪头上的时候,请不要怯战,那是上天给您的使命,勇敢站上台吧!推展好的理念,有时需小小牺牲一下自我的生活!」愿神赏赐我智慧能力,把握每次的机会与场合,把这个改变我生命的救恩福音传扬出去!

虽然我撒下的种子,将来是否开花结果不得而知,但我深信我栽种了,神自会安排别人浇灌,也惟有神叫他生长。既知不管谁栽种、谁浇灌,都算不得什么,只在那叫他生长的神,并且将来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赏赐(林前三6-8),我就把一切交托给神了!愿我的一小步,将来成为神的一大步!末了,祂必兴旺,我必衰微,天地都要过去,人间所做的将于天上长存!

这本书之所以可以传福音的原因,我想就是书中传达了一个原本人生无望的「大病号」,竟然因为靠神而活得那么喜乐、精彩,完全没让读者感受到一丝丝作者曾经是、现在也还是「大病人」的感觉。主耶稣医治我病痛、带给我平安喜乐的过程,全都登在《圣灵》月刊,比如「恋上咖啡」(2007.6月号357期)、「漫漫长路」(2008.6月号369期)、「患难中我思想」(2008.12月号375期)、「再一次火般的试炼临到我(上)(下)」(2012.9、10月号421、422期)等。

在写书的过程中,神早就感动我于自序里,要提及我于病痛中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但我就是写不出来。眼看着交稿日逼近,还是脑袋空空,只好随意乱写其他东西,虽极度不满意,却也没办法,只能这样交差了事。

直到传道娘雅仪写好她的推荐序给我,里面提到:「若说此书为『游记』,实在也不为过,因为她与颜大哥真的太会游玩了!但他们不是放下家庭,放下教会,不顾一切的到处旅游,而是将神的创造当作一门功课,在日常生活中细细观察,娓娓道来,我想如果这门课让神来打分数的话,他们的得分肯定是我所见过最高的!」这些内容马上让我想到若非神的怜悯医治,一天都活不下去,哪还有办法出去旅游,并被神在旅游分数上打最高分?!想着想着,突然之间,灵感就像吗哪从天而降般,立即想到要以《约伯记》里「你必忘记你的苦楚」为题来写自序,并在两、三小时内就完稿了。

想想,神虽早已启示我要如何写自序,但苦思多少日子就是写不出来,非得等到传道娘写完她的推荐序给我,神才要告诉我怎么写。原来神在教导我,大家互为肢体,一定要同心同工、彼此帮助才能完成圣工。不然怎么可能一本书19万字,神都帮我写出来了,一篇只有一千多字的自序,想了半年,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感谢神!我身上的病痛其实都是恩典的记号,时时刻刻提醒我:没有神,我不过是一个活在黑暗中、死荫里的「大病号」,连一天都过不下去,遑论写书、出书、传福音。虽然直到现在怪病依然缠身,痛苦恒在,但在主里有平安、有盼望,就能忘记这些苦楚。比如许多食物我都无法碰触,一吃头就爆痛,状况有时糟到吃什么都引发头痛,内心恐惧到不知如何是好时,主耶稣讲过的话:「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四4),就能安慰、提醒我,今日还能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主口里所说的一切话。

这个世界哪里没有气味,但我的鼻子竟因「气味」过敏。十年来,我的鼻子就在不断打喷嚏、流鼻水、鼻塞的情况下苟延残喘,从未睡过一天好觉。有时过敏症状严重到喘不过气时,只能长跪主前哭求:「主啊!救救我吧!活不下去了!」可怕的症状才又缓和起来。

每夜,右手在睡梦中麻醒,加上鼻塞,我只能起身坐着,一边甩手一边默祷,求主让我睡着。常常就在半睡半醒间,天又亮了,晨起早祷后,再一边甩手一边打字写作,直到完成此书。

我的腰与膝盖,突然严重退化,常常痛到像火在焚烧,曾经让我像个七、八十岁的老妇,连走路都有困难。更惨的是,任何药物、健康食品都会引发头部爆痛,让我不敢藉由食疗来改善病情。

患难中,除了祷告靠主,还是祷告靠主!虽然直到现在,神都没有把病痛拿走,但我竟然可以跟着先生游山玩水,并把「接近大自然」的喜乐写在书的第六单元。所以,旅游对我的意义,绝对不是吃喝玩乐,而是靠主克服病痛走出去!

当我可以乘坐8小时的车子到多伦多北边的古城苏珊玛莉,隔天一早再坐4小时的火车北上名满天下的亚加华峡谷,又爬了320层阶梯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内心的激动,笔墨无法形容;对神的感恩,愿用一生做工来报答!若非游客如织,不想让人看到我在掉泪,就该让泪水汨汨流下谢主厚恩,才能畅快呀!毕竟对健康的人来说,这种劳累奔波、拾级而上,一点也不算什么,但对我这个「大病号」而言,真是一个大神迹、大奇事、大恩典!

许多病痛让我每日每夜如何受苦,不再赘述,但一定要述说神的大能超乎想象,竟能让我在完全没有医疗方法改善病痛的摧残里度过每一天,既没自杀、又没发疯、也没忧郁症,并能喜乐地活着。如果还有人要否定神的存在与大能,说这只是我超强的生存意志力带来的好结果,我一定会反驳!多少年的病痛人生,是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让我活着,不是我的意志力。神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十二9),所以,我就学习保罗,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呢!保罗也说:「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3),这在我卑微无用的生命里,已获得证明。

如前所提,就在神启示我写书、出书、传福音的同时,多伦多教会刚好想买一块地点非常好的土地来分设教会。因我深信这块土地是神要赏赐给多伦多教会的,从此「写书出书」与「买地建堂」这两件事,就像两条神交托我必须完成的使命线,不断在我心里各自奔跑、各自发展。我总相信,古时,神怎么教导挪亚造方舟;今日,就会怎么教导我写书出书;将来,也会怎么教导多伦多教会买地建堂。深信最后这两条使命线,终会在神的手里抵达终点,因我们都是神手中的工作。

2015年8月9日我的新书发表会当天,这本名为《我们落脚多伦多的日子》的书,正式在台湾上市贩售,主耶稣已带领我跑完我的这条线,就如当初启示我时所应许的,要在基督教以外的世界出版,让人看到祂。所以,我更相信这位昔在、今在、永在的神,不久的将来,也必带领多伦多教会跑完「买地建堂」的那条线。而我也早已立下心志,要把这本书的所有版税收入,全数献给多伦多教会买地建堂。愿神大大感动同灵,多多买书并使用此书来传福音,相信您买书所花的每一块钱,将来都能成为帮助多伦多教会建堂的宝贵奉献。1

感谢神!神知道我的心,更知道多伦多教会同灵爱祂的心,一年来购地问题的考验与等待,终于过去了。2015年9月14日我回多伦多前,神就把这块土地赏赐给多伦多教会了。只是未来建堂的经费必是相当可观,远远超出多伦多教会现有的能力,因此恳请全世界同灵,当您看完此篇见证,除了为多伦多教会祷告,也能在建堂经费上帮助我们,2让多伦多教会早日完成神所托付的圣工。

加拿大这个移民国家,每年都有许多新移民来到多伦多这个加国第一大城,这里必是一片广大的福音工场,相信这个新会堂的完工,必对多伦多教会,甚至全加拿大教会圣工的发展,大有助益。求神成全多伦多教会建堂的决心,让我们得人如得鱼,大大荣耀主名!也愿神记念众信徒的爱心与代祷,阿们!

(0)
上一篇 2020年8月5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5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