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从慎终追远谈起-王钦如

中国为礼仪之邦,自古国人重视《四书》、《五经》人伦道德之教导,尤以“百善孝为先”之固有观念,深植国人心里。《论语》学而篇里,曾子尝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乃提醒我们:为人子女者,在父母寿终时当尽礼尽哀,对远代祖先要诚敬追念,如此则人民受感化,风俗道德就趋向敦厚。事实上,孝道岂止慎终追远而己!

台湾社会里,不乏自己养尊处优,却不顾父母生活质量者,但他们为得美名佳誉,却在父母安息后,慎重善后,大肆铺张,热闹出殡,厚葬遗体°此等死后行孝,并不能让灵魂己离体之父母得到丝宅益处,因尸身己无任何感觉,诚如圣经所云:“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创世记二章7节),可见人体是属尘土,人身体的元素也与尘土的元素相似;故此,基督徒并不敬拜尸身,因神赐给人的“生命的气息”一灵魂一一本我,己经离开身子,就好比房子里的人己迁离屋子不在了,若你恭敬奉上礼物,只是徒然孝敬,亳无意义。许多人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之憾。然而”基督徒所读的圣经,却强调“尽活孝”的道理,在十条诫命中,后六条里,有关“爱人”的第一条,就是“当孝敬父母”。由此可知,中国人的孝道与圣经中的伦理道德完全符合。俗谚所谓“在生一粒豆,胜过死后孝猪头”,就是贴切的论言。

经云:“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以弗所书六章2-3节)。所以圣经勉励我们要听从主的道理,孝敬父母,使父母欢喜快乐,要尽奉养父母之责任,甘心接受父母的管教,不可藐视父母、咒骂父母、虐待父母,并要引领父母相信耶稣,将来同享天国永生之福气。此等教导,是基督教教育中重要之一环,使信仰生活化,生活信仰化。己往,基督教刚传入台湾,许多反对洋教的人,就讹传“耶稣教最不孝,父母死没人哭”,殊不知基督徒比常人更重视孝道。教会举行丧礼时,不但有唱诗、祷告、奉读圣经、丧礼证道,且有介绍故人略历、诗班吟唱诗歌、教会代表读劝慰词、遗族致谢词、瞻仰遗容;更有许多教友陪同,送葬至墓地,且唱诗、祷告,安慰遗族,既庄严又隆重,真正做到“慎终”,且善极尽哀荣。由上所述,可知基督教“重视活孝”,并实行“慎终之道”。

“追远之道”在于诚敬追念远代祖先之美德。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代祖先的努力耕耘,留下文化遗产给后代子孙,才有今日美好的生活环境,是故当饮水思源,此即追远之根本理由。许多国人以祭拜祖先来表达追念之情怀,然而追溯祭祖之肇始,相传是汉朝不孝子丁兰,因见小羊跪吸母奶、小乌鸦衔虫哺母乌鸦,而懊悔自己的大逆不孝,想悔改善待母亲,却在母亲误会下,逼母投池塘自杀。为怀念母亲,也怕母舅惩治,就以池塘所捞木头写上母亲名字,准备牲礼祭拜,因而为舅父的称许。即所谓二十四孝中惟一的“死后尽孝”的故事一一丁兰刻木拜爹娘。事实上,“生前尽孝”不为人知,比“死后祭拜”或“厚葬先人”以得孝名,是否更符合实际呢?

圣经《创世记》一章1节:“起初神创造天地。”祂用六日工夫造了万物,第六日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地上的第一个男人。神看亚当孤单无伴,遂造女人夏娃来帮助他,这就是人类历史的开始。因此信耶稣者皆知道人类的根源,就是造人类的真神。中国人所谓的“盘古开天”,亦不知盘古是谁,他如何开天辟地,全无数据可考。但圣经却明白记载真神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并造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夫妇。”祖宗”之“宗”字,有根源之意思,而人类的根源就是创造天地万物的独一真神,基督徒所敬拜的,就是这位天地主宰。所以“真正拜到祖宗”的是信耶稣的基督徒,反而标榜“追远祭祖”的人并没有拜到真祖宗。有人明知相信耶稣成为基督徒很好,却因误会基督徒不拜祖宗而裹足不前,诚然可惜!

亲爱的朋友!请来真耶稣教会查考合乎人伦道德的孝道,与我们同敬拜人类的根源与生命的源头一一耶稣基督。

(48)
上一篇 2021年8月29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29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