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子女教育的目的及方法之省思-张谦胜

一、教育目的的省思

(一)传统教育的目的

1.传统的教育方法与目的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终极目的为「平天下」,但演变为专制政治的科举制度,成为一般读书人求取功名(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生官发财、谋求名利之途径。

2.不善读书者,令其学习技艺或经商,故有俗谚「予子千金,不如一技在身」及「生意子难生」。

3.国父提倡要「立志作大事,不要立志作大官」,又说「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但实际上,大多数议员、委员及行政长官,假「服务」之名,行贪污枉法之实,却比比皆是,屡见不鲜。

4.宪法158条教育文化之宗旨明列:「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与科学及生活智能」。但实际上已沦为升学主义,谋生至上,尤以国民道德沦落、犯罪率高居不下、犯罪年龄降低、犯罪手法残忍、犯罪技术翻新(如智能型犯罪愈多)不易破案,均为目前的教育提出警讯。

(二)宗教教育的重要与目的:

1.重要性:

a.敬畏神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九10);民因无知识(不认识真神)而灭之(何六4)。

b.今日道德沦落,是因人不知敬畏神,只要心里喜欢,无不可以做;各人心中没有神,任意而行(士二十一25)

c.经上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太十六26);人若「财、子、福、禄、寿」齐全,失去属灵生命,一切不但归予无有、虚空,死后仍须受审判。

d.生命胜于一切属物质的(太六25、26),是最重要的,宗教教育就是要保守生命,持定永生。

2.目的:

a.敬畏神,守神的诫命(传十一12;箴三1,四13),爱神及爱人是神诫命的总纲(太二十二37-40)

b.凡事祷告神(腓四6),专心仰望神(箴三5)

二、教育方法的省思

(一)从小教育:殷勤教训孩童(箴二十二6)

细汉(小时)偷挽瓠,大汉(长大)偷牵牛。

(二)单向沟通到双向沟通

1.说理的管教:(弗六1-4)

专制威权时代,讲面子,不讲理,都是单向传达命令,教育采填鸭式的贝多芬(背多分)与蒋光超(讲光抄),读书不求甚解。但民主理性时代,讲理(有理走遍天下)、双向沟通(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尊重真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2.勿随意管教(来十二10),情绪化,如春天的后母心。

3.言教不如身教:上梁不正,下梁歪。

(三)恩威并济(严慈并用),赏罚并行─一手拿糖,一手拿杖。

1.爱子女,但勿溺爱(箴十三24;撒上二12-17,22-25);宠猪爬灶,宠子不孝。

2.适当的处罚:用杖(来十二6-10),用鞭(二十三13、14);但勿太严厉,严官府,出厚(多)贼;严父母,出阿里不达,辄打不痛。

(四)父母角色灵活运用:

严父慈母或严母慈父,以达恩威并济之效。

结语

1.趁有指望,及早好好管教子女(箴十九18),并教导他认识真神,守神诫命;因为那杀身体的,不用怕他,惟有杀灵魂的,才要怕他(太十28、29)

2.不加管教的后果:一代不如一代

好业不过三代(三代拉积,一代倾空)

头代盐姜酱醋,二代长杉拖土,三代当田卖租

(17)
上一篇 2021年10月31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3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