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以斯帖记)
1.帝国:主前587年南国犹大亡国,被掳至巴比伦。主前722年北国以色列被亚述所灭,被掳至玛代。主前539年波斯帝国吞灭亚述与巴比伦,完成统一大业,仅存希腊帝国与之匹敌。
2.年代:波斯王亚哈随鲁(即薛西斯),主前486—465年。时届犹太人被掳异国,刚获释放,尚有几百万人滞留波斯帝国未返,竟又面临民族灭绝之危机。
3.地点:书珊城,位于波斯湾以北240公里,巴比伦东方300公里处,为亚哈随鲁王之冬宫。
4.人物及故事:堂兄妹末底改与以斯帖,同心合力(同工)拯救犹大民族,免被灭绝。
二、信仰勇士─末底改
1.坚持信仰:
a.持守神的法度—律例—典章。勇敢承认自己的信仰,绝不跪拜人(斯三1—;五9)
b.信仰是不能妥协的(太六24;申七1—4;申六14—15)。
c.持守信仰,不致羞耻,必得荣耀(斯十2—3;诗一一九31).
2.有真爱心
a.用心关爱堂妹以斯帖(斯二10—11)。
b.为挽救犹大民族,带头哀哭禁食求告神(斯四1—3),并设法(尽己之力)挽救族人的性命。
c.神的儿女是有真爱心的(约壹四7—8);爱人,爱教会,爱神(约壹四19—21)。
3.有智慧
a.重大决策:安排以斯帖入宫(斯二8)。
b.步步为营:不跪拜哈曼——适时表白身份——报告「太监欲谋害王的计谋」——勉励以斯帖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以致完成拯救犹大民族性命之大工程。
c.明白真理,对以斯帖晓以大义(斯四13—14)。
d.为战胜敌人撒旦,当切求充足的属灵智慧(雅一5—6)。
三、真善美的女子─以斯帖
1.顺服长辈
a.入宫为妃嫔(斯二8)。
b.不泄露身份(斯二10—20)。
c.甘冒牺牲生命之危险,违例进宫见王(斯四11;五1—2)。
d.确立「教会伦理」的重要性:顺服基督(弗五22—25;29—32),顺服长者(彼前五5),顺服主人(多二9),顺服制度(彼前二13),彼此顺服(弗五21)。
2.深明大义(斯四13—16),具有浩然义勇之气质(斯四16)。
3.大有智慧
a.二度邀宴王与哈曼(斯五1—8),以时间换取空间,创造最佳环境与条件,一举击败哈曼。
b.王三次问以斯帖要什么,即使国的一半都愿意给她。以斯帖一直忍耐等到第三次才说出心愿,时机成熟一针见血。
c.当用属灵智慧去处理所面对的问题。
4.确知「同心禁食祷告,能使软弱成为刚强」的道理(斯四16)。
当明白保罗所说:「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的道理(林后十二10)。
结语
1.同心同工的重要性。
同工必须同心,事情才能圆满成就(摩三3)。
2.恩赐(肢体)搭配的重要性(弗四16;林前十二4—11、12—21)。
肢体想要靠个人成就什么,是不可能的;教会事工的发展,欲蒙神悦纳,必须靠团队精神共同成就,而非个人主义者所能为。
3.自助——人助——神助。
4.机会是神所赐(传九11—12;斯六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