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主耶稣宣告「这是神悦纳人的禧年」
耶稣来到拿撒勒,……站起来要念圣经,……,他就打开,找到一处写着说:『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路四15—21)
主耶稣所诵读的这段经文,出自旧约以赛亚书61章1至3节。当中的『报告』并不是向神报告事情,而是『向世人宣告』的意思。主耶稣来到世上,目的就是向世人宣布神预定的救恩已经来临,现在就是神广开恩门的时候。时值公元两千年,全世界都在沉浸在千禧年的欢乐中,让我们重新省思这创世以来便已预备好的救恩。
贰、禧年的典故:利未记二十五章
『禧年』这名词出现在利未记二十五章,神晓谕摩西转告众百姓,土地经过六年的耕作,第七年要向神守安息(休耕),这第七年称为安息年。在七次安息年后的次年,也就是第五十年,称为禧年(10)、圣年(10)、羊角之年(9)。羊角之年是直接翻译的名词,原因是第49年七月十日赎罪日的时候,要用羊角吹号,向众百姓宣告隔年是禧年,是众百姓自由的日子。关于禧年,神有下列的规定:
(一)除城市的房屋之外,所有的不动产要归回原主
(二)穷乏卖身的雇工可以恢复自由
(三)第七年自出的土产要留给弱势团体,如仆婢、雇工、寄居者、走兽;
(四)第49与第50年虽然连续两年不能耕种,百姓却不必担心食物不足,因为凭着信心遵守的,普通的安息年也好,安息年加上禧年也好,神都会在第六年秋天赏赐三倍的收成,使他们可以吃到第九年收成的时候(22)
(五)财物的处理不可彼此亏负(诈欺、占便宜)。
土地交易,无论卖出或赎回,都是依据距离下次禧年总收成数来计算。到了禧年,卖方如果还没有赎回土地,土地无条件归还卖方。买方如果希望不吃亏,在购入土地的这段日子里,至少必须维持土地基本生产量,或者加紧生产增加盈余。如此看来,拥有土地并不能使富人压榨穷人,让子子孙孙坐享其成;而是富人暂时保管这块土地,至少维持其基本生产量,等到穷人有能力赎回,或是禧年土地无条件归还原主。这样的模式既不是租赁,也不是抵押,反倒象是一种责任的托付。
神的这些规定,似乎不符合一般人认知的情理,但是神一再指出三个理由,要当时的以色列百姓遵守:
(一)神订的时间到了:50年一次
(二)祂先爱百姓,也要求百姓彼此相爱:祂带领百姓出埃及,作以色列的神,祂这样的爱百姓,所以百姓要彼此相爱,借贷不可贪图利息,也不可彼此亏负
(三)祂拥有权柄:只要敬畏神(17、18、43、55),如果百姓遵守这些规定,神会赐福让他们在迦南地安然居住。
当然笔者并无法从现有的圣经纪录去断定百姓是否遵守这些规定,以及究竟遵守了多少年等等的资料,但是我们确定的是后来百姓堕落,以至于落入外族的手中饱受欺凌,神兴起士师保护他们,然后是王国兴衰史,然后以色列人被掳到外邦,静静地等待那位预言的拯救者出现。
参、禧年指向主耶稣的救赎
在主耶稣所颂读的这段预言中,表明祂的身分、工作及祂降生的目的。
(一)身分是神差遣的救主:旧约时代在按立君王或祭司的时候,必须调制香膏,浇灌在被指定的人头上,旧约圣经常使用『耶和华的受膏者』来形容君王,其实受膏者不只是君王,还有祭司(出40:15)。受膏者表示神认定的身分(君王或祭司),神的差遣(亚4:14,现代中文译本),神的祝福(撒下22:51)。约翰福音3章16节提到神爱世人,将独生子赏赐给世人,这个受膏的独生子就是兼具君王与祭司身分,奉天父差遣,为除罪而降生的基督。
(二)工作是对穷人传福音:穷人,让我们容易联想到贫病无依的弱势族群,在生活的重大压力下,他们特别需要福音,而主耶稣也格外怜悯他们,往往赐给他们出乎意料的平安(路7章,寡妇之子复活;可10章,耶利哥的瞎子…等等),让他们体会到神不轻看任何人,神的恩典要临到每个人。主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提到『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5章3节),这里的『虚心』指的不是『谦卑』,而是『自知灵性缺乏』的意思(现代中文译本)。尽管灵性缺乏,但是知道福音的宝贵而努力追求的人,他们终将得到这福音,也要得到这福音所应许的福气。所以穷人不只是没有钱的人,还包括灵性贫穷的人,也就是全体世人。
(三)目的是让世人得到释放与自由:在约翰福音8章提到一个淫妇,被众人捉拿到主的面前,为要试探主耶稣对犯罪的反应。当众人逼问时,主邀请当中从未犯过罪的人优先拿石头打这个女人,随即蹲在地下划字。最后众人默默离去,只剩下这个女人还站在当地。主耶稣告诉她不要再犯罪,主耶稣不定她的罪。约翰福音3章17节说,祂降生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指出世人不对之处,刑罚世人,而是要世人因祂得救,从罪恶的綑绑中释放出来。让人不再被魔鬼迷惑心眼,可以看见神的救恩,得到真正的自由。
肆、神的后裔
(一)亚伯拉罕的后裔:在创世记十五至二十一章,记载亚伯拉罕被神称义,得到子孙,以及与神立约的割礼。犹太人以割礼为荣,一直认为割礼是神与他们约定的事情,是这个民族独享的荣耀。甚至到了新约时代,初期教会已经有各个种族的人受洗信主,部分犹太裔的信徒还是认为所有信徒必须先接受旧约的割礼,才可以成为基督徒,这当然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保罗为此曾多次写信导正信徒的观念,特别是罗马书第四章有详细的说明:亚伯拉罕所受的割礼,是神称他为义之后,作为立约的证据,称义在先,割礼在后;未受割礼的时候被神称义,所以亚伯拉罕是未受割礼的非犹太裔信徒信心的榜样;但是亚伯拉罕所受的割礼是犹太裔信徒的标记,所以犹太裔信徒应该重视亚伯拉罕那样的信心与行止,而不是割礼本身。笔者在此作一番简单的摘要:
1.亚伯拉罕信神,耶和华以此为他的义(创十五6)
2.神应许亚伯拉罕,自己所生的才是后嗣(创十五4),但此时撒拉已经年老无法生育
3.亚伯拉罕从人的眼光去看神的应许,与女仆生以实玛利(创十六)
4.神应许从撒拉生以撒(创十七);九十岁的撒拉怀孕生子(创二十一)
5.制定割礼(创十七9);是神与犹太人的约定(创十七13)
6.割礼是亚伯拉罕因信称义的印证(罗四11)
7.亚伯拉罕是非犹太裔信徒信心之父,也是犹太裔信徒信心之父(罗四11—12)
(二)亚伯拉罕应许的后裔:在创世记十二章7节,神应许地上的万族要因为亚伯拉罕蒙福,这万族自然包括中国人。我们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亚伯拉罕,中国文化也没有摩西律法。儒家思想与佛教文化,形成我们道德规范的主流,儒家思想与佛教文化就是我们的『律法』。保罗举以撒与以实玛利为例,规劝当时的信徒明白,应当藉着相信应许的基督而得救,而不是藉着实行律法得救(加四)。两人都有亚伯拉罕的血统,但是从身体如同以死的撒拉所生的以撒,才是神应许亚伯拉罕的后裔,应许才是恩典的核心。
(三)与基督同作神的后裔:我们中国人在血统上与亚伯拉罕无关,但是我们做亚伯拉罕做的事情,就可以称为亚伯拉罕信心的后裔。亚伯拉罕做了两件重要的事:一是信神(创十五),二是爱心接待客旅(创十八)。就信神来说,亚伯拉罕信神是相信神的应许,相信神要带领他,相信神要赐给他后裔;我们信神,是相信基督,因为相信基督而被神称为义人,不是藉着摩西律法称义,也不是藉着四书五经或闭门苦修称义,而是受洗归入基督的死,与基督同埋葬同复活,以基督为榜样,在神面前没有罪才是义人;就爱心接待客旅来说,主受难前的新命令是彼此相爱(约十三34),圣经勉励我们爱别人的时候要常常以为不够,好像要极力弥补亏欠别人的损失那样子去爱别人(罗十三8)。神应许亚伯拉罕地上的万族要因他得福,我们做亚伯拉罕做的事,就要得到亚伯拉罕那样的福气。
信主的人彼此称为弟兄姊妹,年龄虽有差异,彼此却如同兄弟姊妹一般相爱。罗马书8章29节提到『天父的长子』,长子就是弟弟妹妹的大哥,天父的长子就是主耶稣,神预先立下主耶稣的榜样,叫我们这些弟弟妹妹们可以学习。这位大哥很有怜悯的心肠,尽管生命如同压伤的芦苇般软弱,祂却不将它折断;祂安慰我们把重担交给祂,在祂那里可以享受安息;天父的子女,祂每个都重视,一个都不丢弃(约六37);更重要的是祂慈悲忠信,为我们祈求天父的怒气不要发作(来二17)。有些大哥以看到弟弟妹妹被父母责罚为乐,有些大哥为弟弟妹妹说好话,挡住父母的鞭子(来五8),基督就是这样子的大哥。
(四)罪必不能作我们的主:很多人小时候很喜欢把浴巾绑在背后,在家里跳来跳去自称小飞侠,或者把毛巾盖在头上扮作古代的新娘子,或者一边看儿童节目一边跟着玩偶跳舞,长大以后当然不会再这样。罗马书六章提到,藉着受洗归入基督的死,与基督一起埋葬,也必定要与基督一起复活。旧我对着旧的规范是死的,罪藉着旧的规范而来的引诱不能再支配我,我对于这些引诱没有反应,如同现在的我不会跟着电视玩偶跳舞一样;新我因着基督得到新生命,对基督而言是活着的,对于基督的感动有反应(罗六11)。
(五)真理要叫人得到自由:在罗马书第七章提到两男一女的比喻。当世人属于律法的时候,犹如女人嫁给其中一个男人,是不能背弃的;另外一个男人指基督,撇开离婚不谈,要结束原有婚姻关系的方法就是死亡,律法不死,那么只有女人死。女人死了之后,婚姻关系结束,如同人脱离律法;但是女人死而复活,藉着基督复活,生命与基督连结,从此属于基督,对着基督是活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律法,这些律法规范组成份子的行为标准,就律法本身而言并不是坏的。以色列人的历史,代表全人类证明人不能藉着实行律法得救,因为律法的规定虽然是好的,但是人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实践,反而产生各种钻漏洞的心态,立意良善的律法反而挑动人心去违背律法,人往往落在良心愿意惰性却不愿意实行的痛苦之中,使人灵命存活的律法成为绊倒人的律法(罗七7—11)。对于信徒而言,尽心爱神与爱人如己就是律法与先知道理的总纲(太二十二40),基督用自己的血成全神对人圣洁的要求,基督就是律法的总结(罗十4)。对于许多还不认识耶稣的人而言,笔者认为重点是『不认识』,而不是他们的言行举止比我们信徒差。人还没有归入基督的死获得重生之前,不能被神称为义,『义』是一种身分,表明神的接纳。
(六)圣灵证实得救的盼望:基督原本是独生子,只有祂一个是神的儿子(约三16);但祂的死洗净人的罪,成为人类得救的根源。基督虽然升天,但是圣灵却证明神的同在与恩典,证明我们与基督同作神的后嗣(罗八16—17)。人的后嗣继承土地钱财,神的后嗣却继承永生的福气与盼望。
伍、亘古的奥秘如今显明,神悦纳人的禧年就是现在
回想当初主耶稣为门徒洗脚,彼得拒绝主,认为老师不应该帮学生洗脚(约十三)。主耶稣回答他:『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这洗脚礼表明主耶稣爱人到底与完全饶恕的心。主耶稣洗人的脚,人若拒绝,人就与主无分;主耶稣如果没有完全饶恕人完全爱人,没有自天上的宝座降生谦卑服事人,没有立志为人类钉死在十字架上,人又如何与主有份呢?
保罗见证这亘古的奥秘如今显明出来(罗十六26),当晚雨圣灵降临,一切罪恶渐渐令人匪夷所思的时候,这时代如同最深的黑夜,我们就知道白昼将近。现在就应当接受主耶稣的救恩,不要拒绝。
1.神订的时间到了:天国近了,人人都应当悔改(太四17)
2.祂要我们彼此相爱:因为祂先爱我们(约十五12)
3.祂拥有权柄:除罪、赦罪,都在祂的手中(太九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