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哀恸的人
A.失了亲人、苦难深重、日子充满痛苦而忧伤
B.更指着为罪恶或存在的某一错误、缺欠、污秽难过
C.但神必应允我们「必得安慰」(赛四十三1—4)
二、面对患难与厄运的态度
A.可不是要人整天陷入情绪低潮,终日啼哭,终日只会无奈的问「为什么」,其实提问题的人不是为了找答案,而是争辩,神不会陷入这种无谓的争辩
B.如何受到安慰
1.认清自己能做的:要从「Why」的漩涡出来,进入「How」
a.怪罪主与自责是无济于事(约十一20、32)
b.与其追悔不如面对问题(约十一34—35;创二十三1—3)
2.相信主必给予帮助(哀三17—20痛苦、21改变、22—新的视野)
a.看见神的本质(22):慈爱、怜悯
b.看见神赐给人的希望(23—24):新的开始是神的旨意
c.看见主会赐与人们新希望(25—26):静默等候救恩
三、为自己的罪恶、过犯后悔
A.人犯错:
1.不以为意,甚至认为是他的本事
2.明知不好,又不愿意自制
B.哀恸是悔改,从此获得毅力,弃恶从善,从失败中吸收教训而成长。
1.认错的勇气
a.需要知罪的智慧(诗三十二1—2)
b.认错的勇气:向神悔改与向人认错(三十二5)—得别人的谅解与尊重、蒙神的悦纳与怜恤
c.「君子之过,如日月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悔改的态度
认罪要真心「陈明我的罪」(三十二5),不是因为怕惩罚或自认倒霉。
3.成长的意愿
a.方向的调整(三十二8,眼光在主与当行的路上)
b.意志的降服(三十二9):
悔改行动可扭转命运,人最愚昧的事莫过于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
愿意受束缚、约束(三十二9):敢向诱惑试探说不
熟悉并实现神的话(三十二9教导、指示、劝诫):有灵修的生活才能征服自己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