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创十九1—38
一、罗得义行与罪城之恶(1—11)
A.接待天使(1—3)
1.罗得正坐在城门口(1)
约但河平原城邑渐渐挪移所多玛坐在城门口(社会名流的表征)(9;创十三12—13)
2.热诚接待的好表现(2—3)
a.起来迎接,脸伏于地下拜恭敬接待,一见就起身(承袭亚伯拉罕教导)
b.邀请至家中洗濯与过夜
比较:亚伯拉罕仍住帐棚,罗得已定居都市建造坚固的房屋(3、4、6、11)
c.切切的邀请极力的邀请,逼着他们(吕译)
d.急速豫备筵席
B.罪城之恶(4—5)
1.全城老少男人全围了过来(4)
面色证明自己的不正,述说自己的罪恶并不隐瞒(赛三9)
2.要求「任我们所为」(5)
吕译:「我们要和他同房」,思高译:「叫我们好认识他们」;意谓他们在性方面的放纵及同性恋的倾向(鸡奸(sodomy)即从所多玛(Sodom)而来)
C.阻止恶行(6—11)
1.勇敢出面阻止「不要作这恶事」(6—7;参:创三十七2,三十九9)
2.愿牺牲女儿贞操与暴徒妥协(8)
民间的习俗?(参:士十九23—24)为善尽保护客人安全的神圣义务?不管怎样,为防止一个罪恶,而以另一种罪恶来代替,都是不对的。岂可作恶以成善(罗三8)
3.恶人不从对罗得反目(9)
世上的地位完全没有保障,与恶人为友,自取败坏(箴十八24)
4.天使援助罗得(10—11)拉进屋去,关上房门,使眼目昏迷
二、罗得蒙拯救的历程(12—23)
A.天使的吩咐(12—14)
1.一切属你的人都要带出去(12)
a.「你这里还有什么人吗?」神要我们顾念自己家里面的人(提前五8)
b.罗得的女婿以他的话为戏言(14);不听的原因:??
被动去作,自己也没有十分确信,所以欠缺说服力(参:16)
时间太紧迫,突然要他们决定走否,实在太困难。
罗得平日处事为人没有竖立好榜样,无法作活生生的见证。
2.宣告神毁灭罪城的决心(13)
B.天使的催逼(15—20)
1.审判已进入「读秒」阶段:「那时正热」(十八1)「黄昏」(十九1,思高译)「夜里」(2)「天明」(15)「日头已经出来」(23)「清早」(27)
2.罗得迟延不走,天使强行领出(16)
a.强调得救不是因着自己的义行与信心高超的缘故,而是因「耶和华怜恤」(多三5)。
b.迟延可能的原因:➀舍不下既得之财富地位(太十三22);➁怀疑神欲降刑罚之厉害性;➂为等待女婿的到来。
c.神能力及恩典的行为:拉着他们的手、领出来、安置在城外。
3.天使的交代与罗得的祈求(17—20)
a.保命的交代:逃命吧,不可回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逃往山上(17;路九62;腓三13—14)。
b.罗得的软弱:不愿尽力,只想挑容易的路;只看近处,不能望远;只看到自己肉体的软弱,忽略神的大能(18—19);所呈现的是讨价还价式的信仰,不愿付代价。
c.单为己祈求:「求你容我逃到那里,我的性命就得存活」(20)
与亚伯拉罕为所多玛拼命的祷告有如天壤之别。
C.天使之让步(21—22)
1.天使应允所求(21):吕译:「我也给你面子」,思高译:「我也顾全你的脸面」。对于罗得这般厚颜的要求,也宽大的让步同意。
2.「你还没到那里我『不能』作什么」(22)(思考:太二十四13—14)
三、罪城毁灭与罗得败坏(23—33)
A.硫磺与火由天降(23—25)
1.「罗得到了琐珥,日头已出」(23)
神忍耐等我们到最后的一刻,显明福音的奥秘(彼后三9);同时,似此一瞬间得救的迫切感,是我们这些得救者必须体会的(彼前四18)
a.信心的认定:是神所做超自然的事件,正如挪亚时之洪水,审判之火由天而降。
b.末日将重现:神的日子来到,天地都要被烈火销化(彼后三10—13)
B.罗得之妻变盐柱(26)
「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路九62),罗得之妻违逆命令遭报,成为今日之鉴戒(路十七28—32;彼后二20—22)
C.亚伯拉罕之关怀(27—29)
1.迫切的代祷:整夜的关怀,一早就起来,到从前祷告的山上,欲知结果如何(27)
2.意外的平安:「不料那地方烟气上腾,如同烧窑」,神的意念非同人的意念,但总叫爱神的人得了益处(赛五十五8;罗八28)
3.祷告蒙垂听:神纪念亚伯拉罕,拯救罗得(29)
D.罗得乱伦致祸端(30—38)
1.信心起动摇:因怕住在琐珥,而逃到山上,忘了到琐珥是自己求来的,且有神的应允在其中(30、20—21)。
2.道德受污染:二个女儿受邪恶所多玛风气的影响,为了传宗接代而作出与父亲同房的主张(31—32)。思考「境教」的重要。
3.喝酒误大事:罗得连续两夜被灌醉,「几时躺下,几时起来,都不知道」(33—35),不知反省自己如此遭遇的原因,反倒意志消沈、不愿归回安息(赛三十15)。
4.生人意之子:大女儿生「摩押」(从我父亲而得),小女儿生「便亚米」(我血流的儿子)。自此,罗得和其家族自选召之恩中淘汰出局,永不得入耶和华的会,摩押人和亚扪人后来并成了以色列人的世仇(36—38;申二十三3)。
结语
A.罗得虽身处罪恶环境,仍常为恶人淫行忧伤,看见不法的事,义心就天天伤痛,与罪人相较,仍被评为义人(彼后二6—8)。
B.今日我们看见神的异能,仍不悔改,将来审判之日,所多玛所受的,比我们还容易呢?(太十一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