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约翰福音二章1—11节
主耶稣在迦拿的筵席,变水为酒的头一件神迹,对今日信徒在婚姻及生活上,均有美好的教训,爰加以分析,俾共勉之。
一、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约二1)
1.「加利利」是周围之意,是一个被人藐视的地方,因为加利利没有出过先知(约七52)
2.「迦拿」是芦苇之意,象征软弱、脆弱的人,也象征婚姻像芦草一样脆弱;但压伤的芦苇神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神不吹灭,神凭真实将公理传开(赛四十二3;太十二20—21)
3.娶亲的筵席是常有的事,但此次婚姻却能显出神的荣耀。
二、耶稣的母亲、耶稣及祂的门徒,也被请去赴筵(约二2)
1.主人及新郎在喜乐中,不忘耶稣及他的门徒。
2.耶稣是活在人群中,不离开世界(约十七15;民二十三9),与喜乐的人同喜乐(罗十二15)
3.我们的婚姻是否有耶稣参加?(同在与认同)(林后六14—15;玛二11—12)
三、酒用尽了,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约二3)
1.人的快乐是暂时的(来十一25)、是虚空的(传二10—11),有用尽之时。
2.有耶稣同在也会遇到困难(太八23—26),但耶稣应允我们能在苦难中得享平安(约十六33)
3.耶稣的母亲主动关心别人的困难及需要(箴三十一27;腓二2),她将困难告诉主(腓四6—7),并为人代求(提前二1;雅五16)
四、耶稣说:母亲,我与妳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约二4)
1.「母亲」原文作妇人,在希腊语中没有责备或轻视的意味,而是有礼貌的尊敬及亲密的称呼。
2.「我与妳有什么相干」直译应为「这与我与妳有什么相干?」
3.「我的时候还没有到」通常指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完全彰显祂自己是神、是基督的时候。
4.耶稣以此为借口,婉拒母亲的请求,以试验她的代求是否出于信心与诚意(彼前一7;约四24;太十五23—27)
五、他母亲告诉用人说: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约二5)
1.他母亲对耶稣有十足的信心,并且有带领人一同仰望神的信心(提前四16)
2.「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勉励人要信靠耶稣,预备顺服的心(彼前三5)
六、照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口石缸摆在那里,每日可以盛二、三桶水(约二6)
1.主人是重视洁净、守律法的人(罗二28—29)
2.六口:七是完全数,六是不完全数,象征犹太律法不完全,主让不完全成为完全,因为主成全了律法(太五17—18)
3.石缸:本是卑贱的器皿,但肯给主用,就可成为贵重的器皿(提后二21)
4.摆在那里:表示预备好了,平日灵修自洁,等候主用,没有破漏、没有瑕疵(提后二21;提前四12)
5.可以盛二、三桶水:可容20—30加仑的水,表示倒空自己,非常谦虚(太五3;彼前五5)
七、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约二7)
1.耶稣由客人转为主人,吩咐用人;我们若接纳耶稣当主人,困难就会改观。
2.用人顺服主的话去做,努力倒满水,就成为神迹的帮手(耶一7—8),主的神迹要有人的配合,因为天国是努力的人进去的(太二十四13),人的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弗二8)
3.主的话句句带有权柄,让平淡的水变为酒,让平淡的人生变为丰富、喜乐(约十10)
4.水表示圣灵(结四十七3—5;约四14—15),圣灵充满,使空虚变丰满、失望变喜乐、羞辱变荣耀,因圣灵使人明白真理(约十六13),得到能力(徒一8),治死身体恶行(罗八13)
八、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就送了去(约二8)
1.把水舀出来,表示要行道(雅一22,二17),才能对人有益处,归荣耀给神(约二11)
2.送给管筵席的,有让他先鉴定的意思。
九、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成的酒,并不知道是那里来的,只有用人知道(约二9上)
1.管筵席的本应知道酒那里来的,却不知道这酒那里来的,还以为是主人预留的。用人知道却不告诉他,主耶稣也不主动告诉他。
2.主助人并不喧嚷(太六1—4)
十、管筵席的便叫新郎来,对他说: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人喝足了,才摆上次等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约二9下—10)
1.世人所做的常常都是由好变差,洋人对婚姻有「蜜月」及「七年之痒」之说,世人大多只能共苦,无法同甘。
2.顺服耶稣的教训,就如倒吃甘蔗,每次得到的会比上次更好、更美、更快乐(创五十20)
十一、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显出祂的荣耀来,祂的门徒就信祂了(约二11)
1.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是在迦拿的婚筵上,可见主看重人的婚姻。
2.世上的酒,只能带给人暂时感官上的快乐;但耶稣所赐的酒─圣灵(徒二13)却能带给人属灵的喜乐(腓四4),故能显出神的荣耀来。
3.门徒由听到、看到及尝到主恩的滋味,就信从耶稣,归荣耀给神(彼前二12)
结语
凡事求靠神,神会赐人意外的平安(腓四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