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路十九1~10
税吏长撒该蒙恩的故事。
一、故事的背景
1.1900多年前,耶稣在世传福音之时,犹大国受罗马政府统治,罗马政府将各地区的税金交给各区的税吏长去处理。
2.税吏则遵照税吏长之差派,收取各地区的税金。
3.因缴纳给罗马政府是定额的税金,因此税收的集团──税吏长和税吏们,就利用收税的权势,向本国的百姓讹诈税金,将多收的税金占为私有,是故税吏因贪污而致富成财主。
4.百姓因税吏贪财讹诈民脂民膏、欺压本国百姓而怨声载道,将税吏看作民族罪人,嗤之以鼻,敬而远之(7)。
二、撒该的悲哀(2)
1.撒该之名,意「公正、清洁」,然而他竟然作了违背公平原则,贪财损人的坏事(弗五5)。
2.年轻时或许因财产多而欢喜快乐,但如今当到税吏长,已是个大富翁,应有尽有,衣食享乐,样样比人奢华,然而却得不到心中的喜乐,因别人以异样眼光和态度看待他,大家不作罪人的朋友。
3.由于同胞乡亲的疏远,令他寂寞孤单,内心空虚,在反省检讨之余,他心中有罪恶感。
4.或许他曾想过,自己剩下那么多钱,而生活穷困的同胞连三餐都成问题;或许好多次想去救助穷人,但却找不到管道,因为罪人的钱,百姓不愿意接受。
5.夜深人静时,他或常反省自责,自己虽然有钱有势,但却缺乏人间最宝贵的亲情与人情,一个无爱的人生不如死。
6.无人了解他的痛苦与心愿,过去的罪行让他尝尽悲哀的滋味,他极需一位救主来打开他的心结,改变他有罪的生命,赐给他自由、平安和喜乐。
三、撒该的追求(1~4)
1.「耶利哥」之名,意「芬芳」;古名棕树城,位在约但河西30里。此芬芳之城,今日来了一位人人敬仰的救主。
2.撒该风闻耶稣之作为,怜悯受苦之人,医病赶鬼,传天国的福音,指示人得救的道路,赐给人身心平安。
3.他爱慕耶稣基督,想要看看耶稣,因为只有从天上来的无所不知的救主,才能明白他的痛苦和心意。
4.无奈跟随耶稣,听祂讲道的人太多了,矮小的撒该根本无法接近耶稣;聪明的他看准耶稣由路上走来,就跑到前头,爬上桑树,不顾自己的身分地位,只为看看耶稣,或许能得到多少帮助。
四、耶稣的关怀(5、7)
1.耶稣走到桑树下,抬头看撒该,对他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要住在你家里。」(5)。
2.撒该的内心百感交集,「未曾谋面的耶稣竟然认识我,叫我的名字。」「大家都不理我,而人人景仰的耶稣,竟然关心我。」「他今晚不住别人的家,竟然要住到我这罪人的家。」
3.耶稣突来的表态,让周围的众人惊楞,且私下议论:「主耶稣竟到罪人家里住宿。」(7)。
4.他们不知道耶稣降生的目的是为拯救世上罪人,藉亲近而了解,以辅导他们,改变其生命(参:路五27~29)。
五、撒该痛改前非(6、8)
1.他站在众人面前,公开对主表示悔改的决心。
2.他愿意把所有的一半财产给穷人,可见他早有行善助人、补偿罪过的痛悔心理。
3.他愿赔偿过去受他讹诈的人四倍的钱,表明他连本带利还债的心,以卸下他欠债的罪恶感。
4.行善助人加上还人四倍,大财主撒该甘心成为一个破产的人,只要心安理得,平静安稳,一切的牺牲都愿意。
5.他欢欢喜喜的接待耶稣,因耶稣改变了他罪恶的生命,赐给他喜乐的心灵。
忧伤痛悔的心,神必不轻看(诗五十一17)。
六、耶稣的应许(9~10)
1.耶稣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9上)。
(1)犹太人听了使徒强有力的见证,觉得钉死基督耶稣罪大恶极。彼得指示得救恩的方法:a.认罪悔改;b.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受洗,使罪得赦;c.必领受所赐的圣灵;d.这救恩的应许是给信主的全家人(徒二37~39)。
(2)今日相信耶稣是真神是救主,愿在信仰上和行为上痛改前非的人,理当受洗,倚靠耶稣受死所流的赎的宝血洗净一切罪过,并要带领全家人来归主(徒十六30~34)。
2.「因为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9下)。
(1)亚伯拉罕是真神选民的代表。
(2)我们因信主,受洗罪赦归入基督,成为神的儿子,属乎基督,就是亚伯拉罕属灵的后裔,能照着应许承受天上的产业,永生的福气(加三26~29)。
3.「人子来,为要寻找失丧的人。」(10)。
(1)世人迷失人生正确的方向,奔向放荡无度罪恶的世界,染上坏习惯坏行为;有人不知敬拜创造天地万物的真神,却事奉受造之偶像,主降世为人,乃要将迷羊寻回(路十五1、7)。
(2)世人都犯了罪,世界充满了苦难,许多人经历人间的痛苦折磨而灰心丧志,但主耶稣爱寻求祂的人,愿我们都来到祂的施恩宝座前(来四15~16)。
结语
旧约时代,人无法靠自己的行为称义,罪阻挡人亲近神。今日新约时代,主已为世人钉死十架成就救恩,祂要使我们因信从祂的福音而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