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福音的过程中,只有一个宣讲福音的人和一个聆听福音的人,这就是“一对一”的布道方法,称为个人布道。个人布道的内涵是:靠着圣灵与圣经的能力,对人传讲耶稣基督,使人藉着主而认识独一真神,信靠独一真神,以期达到共同事奉神的目的,将来一同荣入天国、享受永生。
一、个人布道之圣经依据
1.主耶稣的榜样
①在雅各井旁对妇人谈活水之道(约4:6-26)。
②向尼哥底母谈重生之道(约3:1-15)。
③向撒该谈悔改之道(路19:1-10)。
④向毕士大池边的病人谈医治之道(约5:2-9)。
⑤向十架上的强盗谈救恩之道(路23:33-43)。
2.主耶稣的教导
①“你们白白的得来,也要白白的舍去”(太10:5-8)。
②“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路15:7)。
③“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太18:10)。
3.使徒们的榜样
①安得烈引导兄长彼得归主(约1:35-42)。
②腓力引导朋友拿但业归主(约1:43-51)。
③腓利引导埃提阿伯太监受洗归主(徒8:26-40)
④保罗引导禁卒一家人归主(徒16:29-34)。
4.使徒们的教导
①“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
②“神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2:4)。
二、布道救人之使命
保罗明白传福音救灵魂之重责大任,故抱着“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的心志,一生劳苦竭力,为要“与人同得福音的好处”(林前9:16-23)。在殉道前,他特地写信“郑重嘱咐”提摩太:“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凡事谨慎,忍受苦难,作传道的工夫,尽你的职分。”(提后4:1-2、5)由此可知传道救人之重要使命,不得不行。
1.关乎面见真神、未来审判、天国赏赐的使命,保罗在临终前郑重嘱咐(可16:15)
2.要把握每个传道的机会和时间(传9“10-11;徒16:25-34)。
3.须专心一意,以传道救人为重为念(参太6:33;路2:49;约5:34;弗6:19-20;徒19:8-10)。
4.为完成救人大工,务须百般忍耐(参林后11:23-30,12:12、15)。
5.争战的对象是魔鬼,谈道的对象是未信者,故言行举止都当谨慎(弗6:12;彼前5:8)。
6.救灵工作必有魔鬼多方阻挡,故须忍受苦难(彼前5:9-10;提后4:17-18)。
三、个人布道之优点
1.人人有份,个个有责
①蒙恩者白白得来,也要白白舍去(太10:8)。
②主吩咐祂的门徒传福音给人听(可16:15)。
2.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①慕道者就在周遭,甚至身边,只要有心,任何场所皆可传道(约4:5-30)。
②任何时刻都有可能遇到未信者,都是与人谈道的好机会(徒5:27-32)。
3.能把握每个传道良机
①集众布道有一定的地点、场所、时间、讲员、听众、讲道内容,个人布道完全不受限制。
②只要与身旁的未信者建立友谊,便是传道良机,就能顺其自然,侃侃而谈,作美好见证。
4.能普遍深入各个阶层
①信徒有男女老幼,职业有士、农、工、商、学生、自由业,每个阶层的慕道友都需要有人将福音传给他们(罗10:14-15)。
②每位信徒都能在自己生活的环境里,找到宣道的对象;个人布道很方便深入每个阶层,普救各种生活的人。
5.能针对个人实际需要
①集众布道可能有许多慕道者,但却无法针对在场每一位不同的需要来传讲福音。
②个人布道能一对一谈话,能藉见面情谊,深入沟通,因而了解对方的疑难和需要,解决其信仰问题,协助其身心获得平安。
6.其效果较为可靠扎实
①参加集众布道的慕道者,若不登入资料里,或有资料而不跟进,皆无法发挥引人归主之功能。
②个人布道,见面三分情,建立美好友谊后,则方便联络、见面、谈道,引导对方亲近教会,陪他查经祷告,祈求圣灵充满,容易使其体验真神,明道而信主。
四、个人布道之动力
1.具备属灵的爱心:切盼救人灵命,同得永生,深怕亲友下地狱受永刑,何其凄惨(太16:26;林前10:33;可9:47-49)。
2.具备坚强的信心:相信行神旨意的必得神助,作神的圣工,神必同在同工;因此刚强壮胆,毫不畏惧(太28:20;提后4:17-18;书1:1-3、9)。
3.具备应许的盼望:相信作神的工,早晚必有果效,只要一味耐心耕耘,有朝一日必欢呼收割(太28:19;传11:1-2、5-6;诗126:5-6;来10:36)。
五、个人布道之对象
保罗说:“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林前9:6)。基督徒奔跑天国,乃为得不能坏的冠冕——天国永生的福分;勇敢奋战,乃是与空中属灵气的邪灵争战,要抢救失丧的灵魂。传福音乃为救人灵魂,宣道的对象就是尚未领受真道的亲友——慕道者。
1.自己的家人
安得烈将耶稣介绍给哥哥西门(约1:40-42)。
看顾自己家里的人,务要将永生之道传给他们(提前5:8)。
2.好朋友
腓力向拿但业见证耶稣,对他说:“你来看。”(约1:45-46)。
朋友乃时常亲爱,爱朋友就要救他的灵魂(箴17:17上)。
3.心灵饥渴的人
耶稣向撒玛利亚妇人传福音,指示他“喝永远不渴的活水”(约4:13-14)
口渴的人就当来就近耶稣,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启22:17)
报主恩最好的方法,就是举起救恩的杯,递给心灵干渴的人(诗116:12-13)。
4.病痛的人
主叫毕士大池边38年的病人起来走(约5:2-9)。
有病的人才用得着医生;将全能的医师主耶稣介绍给他们(路5:31)。
5.亲戚
耶稣吩咐格拉森犯邪得愈的蒙恩者,回家向亲戚作见证(可5:19-20)。
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永远的看顾,就是传福音给他们(提前5:8上)。
6.罪人
耶稣在利未家,有好些税吏和罪人跟随耶稣,一同坐席(可2:15)
主来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耶稣亲近罪人,乃要辅导、带领他们走正路(可2:17下)。
7.劳苦担重担的人
耶稣招呼撒该,又住在他家,因为他要医治撒该的心病(路19:1-10)。
心灵有重担的人,就近主就得安息(太11:28)。
8.残障的人
耶稣叫耶利哥的一个瞎眼的乞丐能看见(路18:35-43)。
要请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赴恩典的筵席(路14:13-21)。
9.渴慕真理的人
神叫腓利传福音给埃提阿伯的太监,引领他明白圣经的救恩,接受赦罪的洗礼(徒8:26-39)。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得饱足。当传福音给渴慕真理的,让他心满意足(太5:6)。
10.敬畏神的虔诚人
哥尼流全家敬畏神,神差彼得前往布道,使其全家受洗归主(徒10:1-48)。
神与敬畏祂的人亲密,必将自己的约指示他们(诗25:12-14)。
11.自己的同胞
耶路撒冷教会遭受逼迫时,四散的门徒向犹太人传讲福音(徒11:19)。
保罗忧愁以色列人硬心不信(罗9:1-5)。
12.远方的外国人
门徒在安提阿,向希利尼人传讲主耶稣,信主的人很多(徒11:20-21)。
信而受洗罪赦的应许,是给信徒全家,并一切远方的人(徒2:38-39)。
13.天下万民
主吩咐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可16:15)。
天国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太24:14)。
六、个人布道的方式
1.直接布道法:在学校、公园、车船、飞机上,直接找一些未认识福音真理的人,然后对症下药地传讲福音。保罗在雅典的街上传福音(徒17:16-17),也在往罗马的船上向同船的人播扬神的救恩(徒27:21-26),在腓立比城门的河边对坐在那里聚会的妇女们讲道(徒16:13-15)。
2.友谊布道法:在自己所认识的人中,定下一个目标,向某一个未信主的亲、戚、朋友、同事传福音,须多找机会和这些目标接触,在适当时机把福音传给他。耶稣常到伯大尼马利亚家里去吃饭,就藉机向她传福音,讲解真理(路10:38-42)。保罗在罗马监狱中接近阿尼西母,终引导他归主(门9-13节)。
3.对话布道法:找上那些对信仰感兴趣、却心怀许多疑问的人,跟他共同探讨基督福音真理的难题。耶稣对尼哥底母谈重生的道理(约3:1-15);特地向多马显现,向他谈论复活真体之事实(约20:24-29)。保罗引导禁卒归主(徒16:29-34)。
七、个人布道的技巧
1.熟悉对象,对症下药:如果对象是由信徒介绍来的或事先约定妥的,最好先了解他的姓名、年龄、职业、性格、文化程度、宗教背景等,以便晤面时有一份亲切感,谈话的内容也较能针对其需要。
①主对拿但业所说的话(约1:44-50)。
②主对尼哥底母谈道(约3:1-21)。
2.打开话题,切中要害:对素不相识的人传福音,当如何开口?可先找一些普通的话题或对方感兴趣的话题,然后渐渐将之引进福音的主题。
①主对撒玛利亚妇人谈道(约4:7-26)。
②彼得对哥尼流及其亲属朋友谈道(徒10:27-29,34-43)。
③保罗对雅典人谈道(徒17:22-31)。
3.确立主题,保持中心:明白对方的宗教信仰后,要确立谈道主题。对方若是无论神者,或是多神论者,可对其介绍真神,劝其接受真神。对方若是一的基督徒,就与其探讨真正得救的方法与路径。
①主对尼哥底母谈道。
②保罗向禁卒传福音(徒16:25-34)。
4.重引圣经,佐以见证:对人传福音,最重要的一个工具或者说一件“武器”就是圣经。我们当多多引用圣经,对方若识字,还可请他一起读,让神的话深入其心。为要证实圣经的可靠性,尚可引用各种见证。
①保罗在帖撒罗尼迦,进入犹太人的会堂,以圣经与众人辩论,努力见证基督(徒17:1-3)。
②主劝导那位犯鬼者还家,将其本身蒙主恩得释放的见证介绍给亲属朋友听(可5:19-20)。
③主治愈一位生来瞎眼的人,他为主所作的蒙恩获治的见证,有力地驳斥了法利赛人对主的那份不良居心,同时见证了主的慈爱与权能(约9:1-27)。
5.让对方讲,请他发问:先请对方谈论他对一般宗教的看法以及对基督教的认识,然后针对其看法与认识发表我们的见解;同时让对方尽量提问题,然后就着这些问题作有效的回答。
①腓力对埃提阿伯太监传讲救恩的信息(徒8:26-40)。
②彼得对哥尼流及其亲属密友讲解福音真道(徒10:24-43)。
6.只要传扬、不要争竞:彼得约翰说:“我们所看见的、所听见的,不能不说。”(徒4:20)传道是要介绍主耶稣和他的救恩,不是要攻击对方所信的宗教。对我们所传的他若不能接受,也不必与他争论,要保持温和的态度,希望以后有机会再谈(参看:提后2:23-26)。
八、个人布道之训练与要领
1.祈求圣灵充满带领(约6:44;西4:2-4;亚4:6-7)。
福音工作是救灵大工,惟有圣灵在人心中动工,方能成事。
惟有平日恒切祷告,求神打开传道的门,藉圣灵同工,方能吸引人走入恩典门。
2.明白本会基本要道(约16:13;罗10:17;提后3:15;来4:12)。
真理的圣灵使人明白一切真理,明白基本要道方能发挥宣道恩赐。
藉平日听道读经、思想神言、充实灵智,届时就能向慕道友阐明真理,使其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3.了解社会信仰状况(箴27:23;林前9:22;徒17:16-17、22-23)。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向什么人传福音,就当了解他们的信仰。
保罗先了解雅典人的信仰,再与当地人辩论、讲道,既切实又明智。
4.清楚一般谈道难题(徒17:11;西3:16;参徒7:22,18:24-26)。
先了解慕道友心中的难题,则能寻索正确合理的答案,适时解答其心中疑惑,使其心服口服。
藉“谈道演练”聚会,能训练福音工人熟悉解答慕道友的信仰疑难,就不怕与人谈道无法对答而觉尴尬了。
5.培养谈道技巧风度(林前9:22;太10:16;西4:4-6)。
如何与人建立关系?服装仪容,言行态度当注意何事?怎样获取慕道友的青睐?
如何表达述说才能简单明了又容易听懂,且能让对方欣然接受?什么话决不可出口?
藉个人布道讲习及谈道演练聚会,得以一再学习,使个人布道工作越作越好,越有成果。
6.善用本会传单小册(参太13:25;创24:10、22、53、61)。
本会有宣道处、文宣处、腓利门书房,所编印的文宣品极多,包括无数的见证传单、福音传单、20多种福音小册,又有圣灵月刊,可运用之宣道资源甚丰富。
与慕道者接触时,如何赠送适合的传单、小册,使其能详阅静思,以明白真理,而来本会聚会听道,以至信而受洗。
7.活用本会蒙恩见证(路5:22;徒4:20,22:3-21;可5:19-20)。
真教会有神同在,有圣灵的能力,耶稣是无所不能的真神,生命的主宰,全能的医师;凡此,皆可藉奇妙的真见证彰显出来,而使人信服。
得到见证后,或详阅或静听,然后闭眼静思,从头到尾思想一次,再对照原见证,重点若有遗漏,就再复习一次,然后练习直到重点、内容、顺序皆清楚为止,便能记住而随时应用之。
8.带领对方学习祷告(约4:24;诗65:2;腓4:6-7;约一3:24,4:13)。
教导慕道者亲近、体验神,就是带领对方一起祷告,以心灵和诚实敬拜神,与神灵交,将一切需求告诉神;在情词迫切祈祷中,或可求得圣灵,认识无所不在的真神。
鼓励对方平时自己祷告,随时随在心中亲近神,必能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奇妙体验,认识无所不能的真神。
9.阐明正确信仰动机(可16:15-17、20;约3:1-2;太9:35)。
“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此乃福音的主要内容,因此向慕道者阐明信主的目的,乃为灵魂得救进天国;而“信的人必有神迹随着”,此乃附带的恩典,只是今生身心的平安。前者是永远的福分,后者是一时的平安。
福音工作有神迹随着,乃为证实所传的真道;可见神迹的彰显,并非信主主要的目的,只是神借着超人力的神迹,引领人认识救主耶稣,并使人得到身心的平安,显明神对人的爱。
10.建立属灵正常友谊(西1:28;参约4:5-30;徒18:24-28)。
布道工作乃要把慕道者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并非将他引到人的面前。因此不以属肉的情感与慕道者交往,以免误导对方。
当以救灵之爱心,关照慕道者,不可以儿女私情维系感情,因而失去福音的价值与救恩的意义。乃要建立属灵正常的友谊。
11.侍机引领就近教会(徒20:28;弗5:23,2;19;罗12:10)。
耶稣基督是“教会全体的救主”,想得救进天国,务要加入教会。教会是神的家,想要做神家里的人,就要经常来到神的家。
个人布道要引领慕道者亲近教会,参加聚会活动,认识传道者、长执、信徒,使其习惯神家的生活,认识神家的人,将来做神家的人。
12.不住代祷耐心引领(提前2:1、4;提后4:2、5;帖前5:17-18;诗126:5-6)。
只有掌管宇宙与人类的真神,能引导人认识救恩,因此只能不住的为慕道友祷告,方能使其信心稳定,明白真理而信主。
福音工作难免撒但阻挡,只有百般忍耐,靠主战胜一切,方能感动人心,使他顺服耶稣基督,信而受洗,而有得救的盼望。
九、当留心之几件事
1.待人诚恳、谦卑,有礼貌、有修养。
2.藉第一次晤面之机,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友谊,以利以后的带领。
3.谈道时间长短视对方有否充裕时间而定,不可盲目拖长。
4.对方若愿意,分别时可请他留下姓名、地讯以及电话号码,便于日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