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认识神的旨意-王钦平

引言

《约伯记》是一部智慧书,从约伯和三个朋友以及以利户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神的敬畏以及对善恶报应等问题的认识。“你要认识神,就得平安。福气也必临到你。你当领受他口中的教训,将他的言语存在心里。你若归向全能者,从你帐棚中远除不义,就必得建立”(伯22:21-23)。这种对神对信仰的看法,给我们的灵命以极大的造就。不过,从《约伯记》里,我们也可以看到约伯和三个朋友以及以利户,对神旨意的理解和认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故而神感叹道:“谁用无知的言语,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伯38:1-2)。作为基督徒,我们对神的旨意必须有较为充分的认识。

一、神的旨意是什么

保罗称神的旨意为“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2),足见神的旨意之尽善尽美。在神的旨意里,有神所赐给我们的恩典,也有神所晓谕我们的真理(约1:14)。

保罗在帖前5:16里列出了基督徒的生活、信仰里符合神旨意的事:

1、常常喜乐。

2、不住祷告。

3、凡事谢恩。

保罗接着还进一步勉励我们“要凡事察验,善美的要持守,各样的恶事要禁戒不作”(帖前5:21)。在腓2:5里,他还劝导我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二、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

在《以赛亚书》里,神曾向他的选民如此表白他自己:“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赛55:8-9)。神对人与事的衡量标准,与世人并不相同。如

1、多与少——财主的捐献人往往以为多,而主却称赞那个只捐两个小钱的穷寡妇。在主看来,捐献的关键,不是看捐出了多少,而是看为自己留下了多少(路21:1-4)。

2、义与罪——人总以法利賽人为敬虔的代表,而以税吏为大罪人;但主的看法却相异,他批评法利赛人,称赞税吏,说税吏比法利赛人更有义(路18:9-14)。

3、福与祸——约伯的遭难,人以为祸,并认为是他犯罪所致;而事实并非如此,神让他经历苦难,乃是为了使他成为精金(伯23:10),使他真正体验到神并且更深地认识神(伯42:5)。

4、加与减——主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太25:29)。在人看来实在难以理解,却寓有深刻的属灵含义。

5、尊与卑——尊贵的人得人吹捧和敬重,而神却要将他降为卑;卑贱的人被人轻视和冷落,而神却要升他为尊(结21:26;路18:14)。

6、得与失——主说:“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太16:25)。在人看来有悖常理,却是一条重要的属灵原则。

7、大与小——主说:“凡自己谦卑象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太18:4)。好为首的人,在天国里却处于低位;能谦卑的人,在天国里却受神抬举。

三、神旨意的奇妙

1、大卫的认识——“这样的知识奇妙,是我不能测的”;“你(神)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诗139:6,14)。

2、约伯的认识——“我知道,你(神)万事都能做。你的旨意不能拦阻。谁用无知的言语,使你的旨意隐藏呢?我所说的,是我不明白的。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求你听我,我要说话。我问你,求你指示我”(伯42:1-4)。

3、保罗的认识——“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他的判断何其难测!他的踪迹何其难寻!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他的谋士呢?谁是先给了他,使他后来偿还呢?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罗11:33-36)。

结语

但愿每一位神的儿女,能对神的旨意作认真的考究、仔细的察验,从而充分认识神的旨意;并且在世度日能够谨慎自己的言行,免得因无知而灭亡(何4:6)。

(0)
上一篇 2020年8月13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