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本卷沿革
犹太人的圣经,士师记与路得记是分开的,路得记原被置于五卷书(Megilloth)之中,其次序为:雅歌、路得记、耶利米哀歌、传道书、以斯帖记(普珥节),在各种节期中分别诵读。
贰、作者探讨
路得记之底稿,原是以色列入早期历史的一段记录。大约著作于B.C.1600-1500年之间(参:焦源濂著,爱的跟随),后来或许是经撒母耳先知重写之。亦有人根据(代下卅二32)认为:既然犹大、以色列诸王的历史是以赛亚先知的默示书,因此,圣经学者就认定:我们今日圣经中的士师记、路得记、撒母耳记、列王纪,这些有关历史的书卷,都是出自以赛亚。
然而本书之作者究竟是那一位,不是最重的,重要的是本书在属世与属灵的方面,留给后人有太多且良好的道理,显示本卷的珍贵性。
叁、时代背景
(一)与路得结婚的波阿斯,如果确定系乔舒亚时代,接待两个采子之妓女喇合之子,则本卷所发生的时间,似乎是士师时代的初期,也就是在选民初入迦南的时期。
(二)不过派崔克主教<BiShop patrick>则认为:是在基甸时代,因为以色列曾因米甸人的侵犯。而引起唯一的饥荒(士六3、4)<参:亨利马太著,路得记释义>。
(三)然而依士师记之太平年间计算:俄陀聂时期有四十年。服事摩押王伊矶伦有十八年,以笏制服摩押又有八年的太平,迦南王耶宾欺压以色列入二十年,底波拉以后,太平四十年,才抵基甸时期,前后共一九八年,因此,路得的背景,乃较符于士师俄陀聂,或稍后的以笏时期。而那时压迫以色列入的邻邦。也正是摩押人(士三9-20)。
(四)但从本卷最后所列的族谱来看,除非族谱中有漏失之名单,否则路得记的背景。则似乎在士师记的后期。
肆、本卷特色
(一)虽然路得记是记载大卫王家谱之起源,既不忌言其先祖的异族血统,也不避讳路得的再嫁,真实的表露以色列入所尊崇的君王大卫家与摩押人的血缘关系。
(二)路得由摩押女子的身份,列入弥赛亚谱系的史实,是末后外邦人蒙召。得归属基督耶稣的宣告。
(三)本卷是记述爱情的书,但全书从头至尾,却找不到一个“爱”字<参:爱的跟随>,与雅歌那种热情洋溢的气氛比较起来,显得含蓄而深沉,犹如以斯帖记中,处处充满神的作为,却没有一个“神”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士师在以色列中,是当时人人所崇敬的英雄人物,其一言一行,影响百姓颇巨,然而却远不如路得这种软弱平凡的女子,以善良完美的品德,对选民的历史产生了既深且远的影响。
今天,在教会里头,切忌“士师”太多而“路得”太少,我们期待像路得这样的人,在信仰生活中,散发出馨香之气,于教会中产生潜移默化之功,既长久又彻底。
伍、救赎预告
(一)耶和华曾藉摩西向祂的百姓训示:“亚扪人或摩押人,不可入耶和华的会,他们的子孙虽过十代,也不可入耶和华的会”(申廿三3)。这个宣告,离路得记时代也才百来年,而路得竟以摩押女子,晋身为波阿斯之妻,后来更成为荣耀之君大卫王之先祖,多少已点绘出:旧约时代的外族人,不仅没有被绝对的摒除于神恩典之外,反而成了末世外邦人蒙赎的预告。
(二)人类的救主弥赛亚,在新约圣经中,一再被称为“大卫的子孙”、“大卫的后裔”。主亦以此自称且以为荣,但我们不可忽略掉:被尊为基督先祖的大卫,是来自犹太人和摩押人之混合血统,果若波阿斯之母,是妓女喇合,岂不是更证明这一点了。纵然这种可能性不高,但救赎的普世性,也已表露无遗了。
陆、内容简述
士师秉政时,犹大国大遭饥荒。以利米勒一家四口,于是逃抵邻近的摩押地寄居。转眼过了十年,家庭情况剧变;虽有俄珥巴得与路得嫁到以利米勒家,却笼罩在死亡阴影之下,三名男丁全亡,结果仅遗下三个寡妇。
此时路得却表现不渝之爱,坚持跟随婆婆拿俄米返回故里伯利恒,且凭着坚定的爱心,在波阿斯的田中劳苦拾穗,供养贫困孤单的婆婆,总算蒙波阿斯的处处照顾,家计得以维持。
经过拿俄米刻意的排下,路得顺服婆婆的叮咛,依犹太人之风俗<亦是律法>,向波阿斯暗示求婚,以求家族之名得承继不坠。终于在波阿斯的诚信和神奇妙的眷顾下,路得与波阿斯得以结为夫妇,也替以利米勒家赎回所有的产业,并存留他们名字在产业上。末后更得神大赐福,成为以色列王大卫之先祖,使事情有了完美的结束。
也许从全卷内容之叙述中,读者所注意到的,往往是路得的美德,且以路得为本卷的中心人物。其实拿俄米这位身为婆婆者,也该给与注目和掌声,至少可以看出她对媳妇信仰的教导成功,她能体恤年青守寡之路得,为其找寻安身之处,这种宽阔无私的气度,很值得读者们赞赏。尤其她的勇于回头返乡,是整个情结的转折点,故路得记若着眼于拿俄米的话,可称之为“浪女回头记”。是与新约圣经中的“浪子回头”之比喻(路l5:11-32),互相比美,前后辉映。
柒、主题思考
路得记虽然仅仅四章,从表面上看起来,不过是一个家庭变化的记载,然而深入给予探讨,各章又其主题供我们思考。我们可以依章旨、地点、环境……等等其他主题,作各方面的思考:
一、依“章音”思考之
(一)归回(第一章:6、7、8、10、11、12、15、16、22)
1.拿俄米的归回
①彻底的醒悟
②正确的抉择
③勇敢的回头
④蒙恩的起头
2.俄珥巴的归回
①信仰的放弃
②恩典的远离
③长远的损失
3.路得的归回
①信仰的选择
②蒙赎的起缘
③是神的开始
④长远的归宿
(二)拾取麦穗(第二章:2、3、7、8、15、l6、17、l8、l9、21、23)
1.殷勤的拾穗
①容我往田间去(2)
②早晨直到如今(7)
③不要离开这里(8)
④有丰富的收获(17)
2.在波阿斯的田间拾取
①大财主的田(1)
②与使女同处(8)
③不会遭羞辱(15)
④抽出给拾取(16)
(三)在场上(第三章:2、3、6、l4)
1.波阿斯在场上
①在场上簸大麦(2)
②在场上吃暍(3)
③在场上睡觉(4)
④在场上施恩(14、l5)
2.路得在场上
①寻到波阿斯(7)
②亲近波阿斯(7)
③蒙衣襟遮盖(9)
④蒙财主接纳(13)
⑤蒙财主赏赐(15)
(四)赎回(第四章:4、6、7)
1.某人的不肯赎
①当赎地(4)
②为死留名(5)
③当赎路得(6)
2.波阿斯肯赎
①赎以利米勒的产业(9)
②娶路得为妻(10)
③在死人产业上留名(10)
④得长老的祝福(11)
⑤生儿子得名(14)
二、依“地点”思考之
(一)于摩押地(第一章)
1.丧失了依靠(3)
2.与异族联亲(4)
3.盼望的归空(5)
(二)于伯利恒(第二章)
1.有麦田(2)
2.有收成(3)
3.有祝福(3)
4.有情人(8、14、l5)
(三)于禾场上(第三章)
l.吃喝之地(3)
2.安歇之地(4)
3.遮盖之地(9)
4.赏赐之地(15)
5.应允之地(18)
(四)于城内(第四章)
1.律法的实践(8)
2.喜乐的分享(11)
3.美满的婚姻(13-l5)
4.长远的归宿(14)
三、依“环境”思考之
(一)饥荒时期(第一章)
1.肉体的饥荒伯利恒遭饥荒
2.灵性的饥荒到摩押、娶女子
3.心灵的饥荒丧夫、丧予、丧信仰
(二)丰收时期(第二章)
1.财主的宽容神的怜恤
2.工人的努力同心l作
3.个人的殷勤人的努力
(三)享用的时期(第三章)
1.吃喝之所
2.休息之所
3.蒙恩之所
(四)安身时期(第四章)
1.爱的实践
2.夫妻相爱
3.长老祝福
4.重生盼望
四、依“抉择”思考之
(一)“牺牲”的抉择(第一章)
l.俄珥巴选择摩押
2.路得选择拿俄米的神和国
(二)“殷勤”的抉择(第二章)
1.工作的选择
2.田地的选择
(三)“顺服”的抉择(第三章)
1.顺服到场上
2.顺服婆婆的吩咐
(四)“爱心”的抉择(第四章)
l.律法的实践
2.爱心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