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超越虚空的人生-杨志豪

引言

现代人的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冲刺、与时间竞赛,好像总有忙不完的事情。朋友见面,常会彼此询问:「最近都在忙什么?」有人忙学业,有人忙事业,也有人忙家庭、养孩子。人们好像在忙碌中寻找活着的意义。太忙的时候,总希望有一天可以停下来退休享清福;有一天,别人不需要我们了,从人生的舞台走下来,又觉得人生不再有意义。到底人生出了什么问题?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传一2-3)

圣经早就详细描述了人生的本质,就是虚空。虚空一字可以解释成「风」或「一口气」。风的特质是来去无定、不易触摸。当你觉得抓到了,打开手掌,又发觉什么都没有!金钱、名誉、地位,都是世人追求的,很多人得到后,却又发觉没有什么意义,不能满足内心的空虚。就算是得到了,拥有的时间也很短暂,好像「一口气」的长度。

一、吃喝快乐,能解人心的虚空吗?

人莫强如吃喝,且在劳碌中享福,……论到吃用、享福,谁能胜过我呢?……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传二24-26)。

所罗门王当然是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人,因为他有大智慧,懂得经营管理他的国家,使之极为富强,以致他说:「凡我眼所求的,我没有留下不给他的;我心所乐的,我没有禁止不享受的;……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传二10-11)。

原本所罗门王体验到忙碌的果效可以换到高度的物质享受,他以为物质水平提升了,一定会比较快乐。因此他的人生目标放在追求享受,但后来却发愁不开心,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物质是有限的、短暂的,刚开始的新鲜感、期待和刺激,会在得到后急速的下降。有如小孩拿到新玩具的当下,十分开心,但玩了没几天,便丢在一边;另外,物质也会陈旧和过时,而人们的心中一直想要更多更新、更快速的东西。然而,物质有限,人的欲望无穷,就算得到一切想要的,却是最虚空的开始;因为没有任何一件物质上的宝物,能够真正满足人心灵的需要。

二、终身行善,可解心中的虚空吗?

我知道世人,莫强如终身喜乐行善(传三12)。

有些人比较有思想,觉得人生活着的意义,不在乎物质的追求,也不在乎自己的快乐,乃在乎帮助别人。「助人为快乐之本」的精神,希望透过不断帮助别人、做善事,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而不虚空。因此有人捐钱给慈善团体,有人做志工,有人做环保……,这些人都有崇高的理想和志向,希望出一份心力,让社会变得更好、更美。真的可敬可佩!

智慧人的眼目光明,愚昧人在黑暗里行。我却看明一件事,这两等人都必遇见。我就心里说:愚昧人所遇见的,我也必遇见,我何必更有智慧呢?我心里说,这也是虚空!(传二14-15)

这里的智慧人,是指那些有思想、有品德,做事凭智慧,并行很多善事的人。所罗门王处理国家大事,改善了国民的生活,替百姓解决很多难题,然而,他的内心,却没有因「做好事、行善事」而快乐,没有因为帮助到别人而解除自己人生面对的虚空感。为什么呢?因他看得很远;他知道一切的善事、善举,其实也是过眼云烟,一刻便要过去了,日光之下,一切只是一个无意义的循环。「我转念观看智慧、狂妄,和愚昧。在王以后而来的人还能作什么呢?也不过行早先所行的就是了」(传二12),也就是说,无论你多么努力行善,却无法解决人们要面对的所有问题。你以为你可以做点什么?有什么新的想法可改变世界?其实以前的人早已试过了,世界上不断有更多的问题、更难的问题没办法解决。想到这点,所罗门便知道光靠行善助人,并没有办法解决心中的虚空。

三、死后,我们还剩下什么?

动物死了要留皮,人死了要留名。因此,很多做了伟大事业和丰功伟绩的人,都希望在历史上留名,以后的人可以记念他。然而,圣经却说:「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传一11)。当我们离世的那一刻,能带走什么呢?

他怎样从母胎赤身而来,也必照样赤身而去;他所劳碌得来的,手中分毫不能带去。他来的情形怎样,他去的情形也怎样。这也是一宗大祸患。他为风劳碌有什么益处呢?(传五15-16)

原来,人生有限。人生的虚空,因为我们知道有一天必须面对死亡,而死亡的这一刻,好像一切归零,不能带走什么,也不能留下什么。这是「日光之下」的物质世界的现实,因此,人怎样超越虚空的人生呢?

四、神使人不虚空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传三11)。原来,解决人生虚空的唯一方法是要认识真神。

神在创造人类的时候,把「永远」的观念放在人的心中,人被时间所限,有生、老、病、死,没有一件物质的事物是永恒的。然而,人对永远的事物有渴望追求的心,曾经失丧的人也有寻根的渴望。人如果没有犯罪,是可以永远活着,但罪进入了世界,与神的生命隔绝了,便没有永生和永恒。真神造世人,要给人类一条超越虚空,进入永生的道路,主耶稣说:「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十9-10)。虚空的相反,便是丰盛,透过认识真神,接受祂为我们预备的救恩,不单罪的问题得以解决,并可以永恒的角度看透短暂人生的侷限,为自己进入永生作准备。从此,活着不再消极悲沉,乃是有活泼的盼望,因为在灵魂的深处,已经得到最宝贵的福分,是别人不能夺去的。

结语

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祂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可以得着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彼前一3-4)。

亲爱的朋友,你愿意超越虚空,进入丰富吗?

(2)
上一篇 2020年7月29日
下一篇 2020年7月29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