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公元30年左右,在往各各他的路上,一大群人在路边站立嚷嚷围观,有个孤独的身影,脸色苍白、疲惫虚弱,背着极重无比的十字架,步履阑珊、踉踉跄跄,却一步一步坚毅地走向被钉受死的目的地──各各他山。祂被钉在十字架,还遭受无知兵丁的凌辱耻笑,在烈日下,忍受十架酷刑,身心痛苦万分,但祂却静默无声、毫无怨言,以无罪的自己为代罪羔羊,为众人被钉十架,到阴间尝死味,完成救恩。
我们的主耶稣,为了完成救恩,道成肉身降世为人。经历三十载左右的岁月,体恤我们的软弱,在世的最后那几年,到处传扬福音,撒下天国福音的种子,希望人人都有机会接受真理,更以自己为祭,被钉十架流出宝血,为救赎世人完成救恩。
一、十架救恩
宝贵十架
赞美诗76首〈耶稣受死〉的歌词:「我主圣体被钉血流,挂在髑髅山头,情愿舍命赎我灵魂,救我一切愆尤」,充分表达十架救赎的伟大与恩典。
使徒时代一开始,福音仍只是传给犹太人,未受割礼的外邦人,仍被划归在救恩之外。而当时该撒利亚的罗马百夫长哥尼流,全家敬畏神、热心助人、经常祷告。有一天神差使者,指示哥尼流去请彼得到家里。
而神也启示彼得,让他在祷告中看见一块大布中有各种四脚走兽、昆虫和飞鸟,神还三次吩咐彼得,吃了这些旧约不洁净但神却已洁净的动物。
疑惑中的彼得忽然听到门外有人找他,圣灵立即启示彼得要与哥尼流派来的人同去。彼得到哥尼流聚集众多亲属朋友的家中,宣讲介绍耶稣基督,在讲道中,圣灵降在所有听道的人身上,彼得和同去的几位弟兄非常诧异,才明白神的福音不单是传给犹太人,救恩也要临到外邦人(徒十章)。
因着耶稣基督钉死十架,宝血偿还罪债拯救世人,救恩之门向所有人敞开,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因为神的启示,彼得才能突破犹太人的框架与成见,愿意到哥尼流家宣讲福音,踏出往外邦的第一步,让福音逐渐在外邦推展,更多人认识耶稣基督,显明十架救恩。
救恩可贵
从小家庭和乐的W,衣食无缺、每天悠哉度日,没有太多烦心的事,父母勤奋工作,还提供学习才艺的机会,生活资源充裕。
这样的生活,虽不是锦衣玉食,但总是安稳平静,只是W总觉得还少了什么。时间运转、日子流逝,W始终思索着人生的意义,有时觉得与神的距离似乎遥远,但思及生活中的一些恩典,却又觉得神就在身旁。有时看着慕道朋友或初信者深刻的信仰体验,W非常羡慕,多么期待自己也能有特别的信仰体验。
上了大学,与同学交换信仰看法的机会增加;工作之后,也常看到同事、朋友生活中因恐惧而来的忌讳,因担忧或无助而进行的宗教仪式与作为。此时,W都会介绍自幼的信仰并分享恩典见证。在这些过程中,W体会到一般人要接受福音不如想象中容易,而自己出生即能受洗归入主名下,得蒙拣选是多么宝贵,不需像一般人对于很多事都担心害怕。W才真切体认到十架救恩的可贵与重要,了解这十字架除了带来永生的盼望,也得享今生的自由与平安,让人得以在神的爱中安稳度日,心灵饱足、恩典涓涓。
二、救恩临到
强盗得救
《路加福音》二十三章39到43节记载一个强盗临死得救的事迹。这是一个何等奇异的事──强盗得救?!我们都认为强盗是应当沉沦的,得救乃是那些世上的善人可得的。但,强盗也可以得救吗?
确实有一被钉在耶稣身旁的强盗,因为自认己过,加上主耶稣的恩典眷顾,蒙主应允,要与耶稣同在乐园,灵魂得到救赎。强盗得救,何等奇妙的救恩!
怜悯救赎
担任税吏长的撒该,常常超收款项,甚至讹诈同胞,大家敢怒不敢言,也与他保持最大的距离。而大家都讨厌的撒该,感受到众人对他的排斥,寂寞又孤独。
有一天,听到传闻中的耶稣医治生来瞎眼的巴底买,撒该觉得神奇又特别,对耶稣感到好奇。在耶稣进耶利哥城时,撒该也想一睹耶稣的风采,但被人群拒绝,身量又矮小的他,只好爬上桑树,希望能清楚见到耶稣的面容。
就在耶稣经过桑树下时,叫唤了撒该,并且不介意旁人的眼光,主动提出要到撒该的家。而孤寂的撒该一听见耶稣说的话,立即爬下树,欢欢喜喜接地接待耶稣。在与耶稣对谈后,撒该提出赔偿四倍讹诈金额的作法,也将一半财产分给穷人。
因着耶稣对撒该的怜悯与救赎,撒该深刻感受到耶稣的爱,悔悟、付诸行动,让人看到他的改变,也体认到耶稣的慈爱(路十九1-10)。
三、离死入生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约五24)。
基督是我们的生命,祂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祂一同显现在荣耀里(西三4)。
卸下重担
有位基督徒提到他母亲的故事:母亲是焦心劳思的基督徒,他常花数小时和她谈话,但是,一点都没有改善。母亲曾饱尝很多苦楚,特别是那些从未发生的。
一天早晨,他母亲吃早点时,满面笑容,和平常都不相同,他非常纳闷。原来母亲夜间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中她和一大群疲倦、背重担的人,同在一条大路上行走。他们都背着很多黑色的包裹;她看见许多形状可憎的恶魔,把那些黑色的包裹撒在地上,让人们去拾起来背着。
她自己也像别人一样,背着那些根本无须背负的重担,觉得非常沉重。过了一会儿,她抬起头来,看见主耶稣在人群中走来走去安慰人们。
她仰起头来告诉祂,自己非常疲倦,主耶稣说:「亲爱的孩子,这些重担并不是我给你的,你用不着去背;这些包裹是魔鬼给你的,你知道吗?所以只要将它们丢下来,连你的手指也不要去摸,你就会觉得这条道路容易多了。」
主用手一摸,平安和喜乐充满了她的全身;她把她的重担一丢,正想俯伏在主脚前感谢,就突然醒了,也发觉她一切的挂虑都消失了。从这一天起,直到她离世,她成了全家最喜乐的人。
生命更新
J弟兄为人有礼善良,但平时工作忙碌,极少参加聚会。有一天,花样年华的女儿突然重病,生命进入倒数,难过担忧的他与伤心欲绝的太太,在医院迫切为女儿流泪祷告。刚好住院的H长老帮忙按手,祷告中J弟兄夫妇得到圣灵,对神有新的体悟与认识,女儿也在祷告中学习将病痛交给神,体认神的恩典。女儿明白灵魂去处后,愿意接受救恩,在重病中接受洗礼和洗脚礼。之后,女儿蒙主恩召,但J弟兄夫妇明白,女儿虽然离开世界,但她却是前往不再有痛苦的永生福地,安息在主怀中。
此后,J弟兄全家信主,学习真理、用心事奉、认真聚会,得到丰盛的人生,生命更新有活泼盼望,主耶稣成为生命的主。
结语
有一部影集,片名就叫做「圣经」,是一部史诗巨作。为了贴近圣经故事的地理背景,制作团队远赴北非摩洛哥,在严酷的沙漠中拍摄长达五个月之久,不仅要与酷热气候抗衡,还得跟野生动物搏斗。其中,十架场景呈现神救恩计划的高潮,而饰演耶稣的葡萄牙演员狄亚哥.莫葛多(Diogo Morgado)提及拍摄钉十字架的经历时,就热泪盈眶地坦承,自己挂在十字架上拍摄整整三天,受尽苦楚,方才稍稍体会耶稣受难过程之煎熬,从而更加深刻感念耶稣为世人牺牲舍己的大爱。
刑罚极重的垂直木架,是执行死刑的刑具,原是羞辱沉沦的表征。但自主耶稣道成肉身降世为人,这羞辱沉沦的记号,悄悄改变它的定位。
当主耶稣被巡抚比拉多鞭打,被兵丁以荆棘冠冕、紫袍、犹太人的王之名戏弄,又背着木架刑具游街示众,艰辛地往髑髅山走去时,那卑贱令人不齿的十字架,却已交织成主耶稣救恩的符号,代表了主耶稣的恩典救赎,变成慈爱拯救的记号,从此改变世人的生命与价值。
至尊至荣的神是我们的救赎主,无罪的主耶稣为我们受死,用祂的爱先爱我们,把我们从罪恶过犯中救拔出来,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样绝对牺牲的爱,在在显明神对世间每个人的爱,让每个人有机会认识祂,成为祂的子女,今生彼此相爱,有平安有活泼盼望,来世得以与祂在天国享受永生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