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日的饮食
主耶稣教我们的祷告,前面已经说了三个愿望,第一个是愿人都尊神的名为圣,第二个愿望是愿神的国降临,第三个愿望,愿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这三个愿望都是与神有关系,都是祈求神的国、神的义和神的旨意可以实行在这个世间,过着在地如天的生活,享受与神同在的喜乐,与主同行的属灵质量。这些愿望都是我们祷告必须祈求的,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然后再为我们的生活祈求。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生活,都需要日用的饮食。俗语说,第一吃,第二穿。食、衣、住、行都是人所需要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向神祈求,赐给我们今日的饮食,让我们得到饱足,才有力量敬拜神,为神作工,向人做见证,这都是我们生活需要的东西。
《路加福音》第十一章的经文,也是主耶稣教导门徒怎么祈求、如何祷告,但是经文有些不同──「我们日用的饮食,天天赐给我们。」求神将日用的饮食天天赐给我们,不只是今日赐给我们,生活得到保障,就可以安心敬拜神。
虽然我们常常强调一个问题──不能贪恋这个世界。因为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生命,这是不值得的。不可贪恋世界上的财物,也不可依靠世界虚无的钱财。这意思并不是要我们完全放弃世界,也不是不能努力赚钱,而是叫我们不要把心放在世界,也不要把我们的财产放在这个世界,因为财宝在哪里,心就在那里。我们应该积财宝在天上,日常生活只要够用就可以了。
有基本的生活条件、得到保障和安全,这是人的生理需要,神也知道,所以我们可以向神祈求,求神将日用饮食赐给我们。当一个人没有找到好工作,连生活的基本需要都无法满足的时候,他可以向神祈求,求神赐给他适当的工作。假如我们没有房子,必须租房子住,我们也可以为这个生活需要向神祈求,让我们有一个安定的居住环境。
假如我们已经有一间房子了,还要求两间、三间、四间,这样的祈求就是贪爱世界,因为超过我们生活基本的需要,所以主耶稣教我们祷告,是为了我们日用的饮食,每一天的需要,食、衣、住、行,这些基本需要,我们都能向神祈求,神也一定知道我们的需要,祂会满足我们的生活。
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太六31-34)。
主耶稣告诉我们:不要忧虑明天要吃什么?穿什么?这是未信主的人求的,我们不要烦恼这些事情,只要为今天的需要向神祈求,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未信主的人烦恼的不只今天的事情,他们也烦恼明天的事,烦恼下礼拜、烦恼下个月、烦恼明年的事,甚至烦恼子子孙孙的事,这是世俗的忧虑,这些忧虑并不能添加我们的寿命,所以我们不需要为将来的日子一直担心、忧虑,只要将生命交托在神的手中,做完今天该做的工作,今天的需要够用即可。
凡事交托给神,并不是没有责任感,而是说要有计划,但是这个计划应该交托给神,不要过度烦恼,烦恼太多,反而给信仰造成很大的负担。
二、天上的吗哪
求神将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这里面有一个观念,就是「我们的饮食是神所赐的,饮食并不是我们努力就可得到的」。这个观念非常要紧,五榖菜蔬的成长是神赐给我们的,是神养育我们的,因为我们有这种观念,所以吃饭时才会感谢祷告。
恐怕你心里说:「这货财是我力量、我能力得来的。」你要记念耶和华──你的神,因为得货财的力量是祂给你的,为要坚定祂向你列祖起誓所立的约,像今日一样(申八17-18)。
摩西带领以色列百姓,在旷野行走了四十年之久,这四十年的时间,神都从天上降吗哪给他们吃,所以他们活着,不是单靠着食物,是靠神口里所说的话,因为神说要降吗哪来养他们,在这四十年之中,就没有一天缺乏,每一天都降吗哪给他们吃,只有安息日没有降吗哪,因为星期五他们可以收两天的分量,所以安息日就不需要劳动收吗哪,仍可得到饱足。
这是要教导他们,恐怕他们心里这样说:「这货财是我能力所得的。」这样就不能将荣耀与感谢归给神,也不能认识到「人活着并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说出来一切的话」这个道理。所以神要我们建立这个观念:得货财的力量是神赐给我们的。因此要存着感恩的心,每一天都要感谢才用饭。
神从天上降吗哪,每一天都赐给他们,因为每一天都要去捡吗哪。吗哪是按照每一个人的饭量收取。
及至用俄梅珥量一量,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各人按着自己的饭量收取(出十六18)。
神叫他们要按着自己饭量收取,有一些人贪心,多拿很多,但是他一天所吃的饭量有限度,不能吃下那么多,结果用俄梅珥,也就是当时的一种量器,量过之后,多收的也没有剩下,少收的也没有缺乏,各人按着自己的饭量收取。有的人如此过量,有的人却不能拿那么多,但是一量过之后,也是一样按着他自己的饭量,并没有缺乏,可见神赏赐给以色列人的饮食都是足够的,没有一个人是缺乏的,也没有一天没得吃。
吗哪每一天都降下,四十年如一日,这就是神的恩典。所以主教导我们的祷告,说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就是要建立一种观念,饮食是神所赐给我们的,神所供应的没有缺乏,所以我们要存着信心来用饭。
我从前年幼,现在年老,却未见过义人被弃,也未见过他的后裔讨饭(诗三十七25)。
诗人经历一生的日子,他以前年幼,现在年老了,他一生看过世间很多事情,得到很多智慧和经验,他作了这么一个结论:没有看过义人被弃,义人不会没有饭吃,也没有看过他的后代讨饭。所以义人可以得到神的看顾,生活得到保障,这就是刚才所说的,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神就会将一切需用的东西赐给我们。所以主耶稣教我们的祷告,就是建立一个先求神国与神义的观念,然后我们的生活可以得到神的照顾,这就是先后顺序的观念。
三、饮食中的喜乐
祂在从前的世代,任凭万国各行其道;然而为自己未尝不显出证据来,就如常施恩惠,从天降雨,赏赐丰年,叫你们饮食饱足,满心喜乐(徒十四16-17)。
保罗和巴拿巴见证他们所敬拜的神。在以前的时代,神任凭万国各行其道,并不强迫万国人来敬拜祂,因为神给人有自由意志,但神却显示祂的证据,就是从天降雨,赏赐丰年,使我们的饮食得到饱足,有喜乐的生活,这就是神显现出祂慈爱的恩典,显出祂存在的证据,虽然祂让万国可以自由选择所要敬拜的神,但是祂却为自己显出证据,也就是照顾我们人类生活的证据,所以主耶稣教我们的祷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这个「我们」指全世界的人类都包括在内,都可以向神祈求,一起得到神存在的证据,就是神赐恩典和福气给我们的机会,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认识这位神,得到神的眷顾,得到我们今日所需的饮食。
我所见为善为美的,就是人在神赐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因为这是他的分。神赐人资财丰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分,在他劳碌中喜乐,这乃是神的恩赐。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因为神应他的心使他喜乐(传五18-20)。
一个人一生最美善的,就是得到神的赐福,赐他一生的日子能够吃喝,能得到劳碌中的喜乐,这就是神的恩赐。所以我们的祈求,求神将今日的饮食赐给我们,就是要得到神的恩典,因为人在吃喝和劳碌当中得到喜乐,这个喜乐是真实的喜乐。
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知足;贪爱丰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这也是虚空。货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得甚么益处呢?不过眼看而已!劳碌的人不拘吃多吃少,睡得香甜;富足人的丰满却不容他睡觉(传五10-12)。
心中若存着「贪」,那就没有知足的一天,欲望无穷,所以我们要过着知足的生活,只要生活需要足够了,可以满足了,就可以睡得很香甜。富足人的生活虽然看起来样样都有,但是他有很多烦恼的事情,心里不能满足,这样他的心就不能让他好好休息。
主教导我们的祈祷,求将今日的饮食赐给我们,就是叫我们过着知足的生活,我们今日的饮食今日已得到了,我们今日就过着满足的生活。吃饭,就感恩地吃饭,吃饱了,就勤奋地工作,在工作中得到喜乐,工作完了,累了,躺了就睡,这种人是很有福气的。
我靠着主大大地喜乐,因为你们思念我的心如今又发生;你们向来就思念我,只是没得机会。我并不是因缺乏说这话;我无论在甚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么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飢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祕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0-13)。
保罗快乐的祕诀,就是不论在什么情况都可以知足。今日的饮食,我们得到了,那就够了,圣经记载一种小动物,叫作「蚂蟥」,牠有两个女儿,都不知道知足,一直说:「给呀,给呀!」一直不会说「够了」这句话,所以我们要学习说「够了」这句话。
天父爱我们,祂的眼目必看顾我们,祂所要赐给我们的是流奶与蜜之地,只要我们「谨守耶和华──你神的诫命,遵行祂的道,敬畏祂。因为耶和华──你神领你进入美地,那地有河,有泉,有源,从山谷中流出水来。那地有小麦、大麦、葡萄树、无花果树、石榴树、橄榄树,和蜜。你在那地不缺食物,一无所缺。那地的石头是铁,山内可以挖铜。你吃得饱足,就要称颂耶和华──你的神,因祂将那美地赐给你了。」(申八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