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早晨他们如生长的草,早晨发芽生长,晚上割下枯干”(诗90:5-6)。
人的一生犹如孤零零的小草,悄悄来,静静去。坐在自己的原野,吸大地之精华,感万物之荣衰,在春天的阳光下生长,在霜寒的季节里独自凋零。生命的离去分明就像一片叶子,在陌生的河流中飘荡,古道西风,繁华街市,一切已是过往。但是,同样是草本植物,不同的草,其生命的色彩、意义和价值却不尽相同。诗人描写人的一生,犹如野地的草一样,而作为一名基督徒,我们的一生当成为怎样的一株“草”?
一、香草
“他的两腮如香花畦,如香草台”(歌5:13)。
“他”是谁呢?是“良人”——也即我们的主耶稣。“良人”的容貌如香花、香草,清馨诱人、芬香醉人。作为“良人”——主耶稣的儿女,我们也当成为一株“香草”,散发出基督生命的悠悠芬香。保罗说:“感谢神!常帅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藉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林后2:14)。
如何绽放我们身上所蕴藏着的这份“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苏拉密女对良人说:“你的膏油馨香,你的名如同倒出来的香膏”(歌1:3)。可见,只有将香膏“倒出来”,才能使之散发出诱人的芬香。
香膏盛在玉瓶里,有时不容易将香膏“倒出来”,这就要求将玉瓶打破——如伯大尼的马利亚,打破玉瓶后,里头的香膏才流出来,从而将主膏沐,也因此“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约12:3)。我们要想让自己生命里头的香气散发出来,就当打破“旧我”“老我”。只有如此,方能益人益己,方能荣神荣己。
我们的香气不但要散发出来,且要在“各处显扬”,让更多的人因为我们的香气而归向赐我们香气的主耶稣基督。教会是“香草台”,每一个基督徒均是台上的一株“香草”,我们如果都能绽放各自身上的一缕馨香,那么教会就会变得芬香四溢了。
二、刺草
“我经过懒惰人的田地,无知人的葡萄园,荆棘长满了地皮,刺草遮盖了田面,石墙也坍塌了”(箴24:30-31)。
这里让我们看到一个事实:田地上会长出香草,也会长出刺草。刺草是如何产生的呢?乃是因为田地的主人没有耕耘、修理和看守所致。教会是神所耕作的田地(参林前3:9),是神所开辟的葡萄园(参太20:1;21:33),要想让这块田地长出作物,要想使这个园子长出葡萄,而且高产、丰收,除了当辛勤耕作外,我们还要除净其间的刺草、杂榛。纵观现在的教会,竟有不少成了“懒惰人的田地”、“无知人的葡萄园”,因为“懒惰人”“无知人”的经营,教会长满了各种“荆棘”与“刺草”,让神让人为之扼腕叹惜!
撒种的比喻中(参太13:1-23),农人所撒的种子,“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致使它不能正常成长而夭折了。这“荆棘”其实就是“刺草”,它象征什么呢?主解释说:“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地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我们当剔除我们生命田园里的“刺草”,如此才能结出“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果子来。同时,我们也当除净神的“田地”和“葡萄园”里的“刺草”,以期引导更多的人归向神——成为神的儿女,成为天国的子民。
三、枯草
“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荣都象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唯有主的道是永存的”(彼前1:24-25)。
这里告诉我们另一个关于草的事实:草会发旺,也会枯干,正如花开花谢一样。作为自然界的草本植物,草长草枯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但是,作为基督徒这样的一株“草”,却不能允许其有一天走向枯干——生命的色彩褪尽了,生命的意义结束了。肉体生命可以枯干、可以结束,但灵性生命却不能枯干、结束!
如何防止我们这株“草”不至于成为“枯草”?彼得的意思是:应当弃绝“血气”,因为“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经上不乏放任自己“血气”而差点导致或已经导致生命与灵命成为“枯草”的人:
该隐放任其血气爆发,导致杀弟,从而也使自己以及后裔受到了神严厉的咒诅(参创4:3-16);
摩西逞一时血气之快——用杖击打磐石,酿成不得进迦南美地的苦酒,为此抱愧终身(参民20:7-13);
扫罗因妒忌大卫,而趁大卫为他弹琴驱魔之际,用枪刺杀大卫,这种散发血气之威的行径,为神所鄙弃(参撒上19:9-10);
因拿八用恶语拒绝对大卫的帮助,大卫甚为恼怒,一气之下率领四百多个手下提刀赶去杀拿八,若非拿八妻子亚比该及时劝阻,一场惨剧将在大卫的指挥下诞生(参撒上25:2-35);
撒玛利亚人因不接待主耶稣及其门徒们,雅各、约翰兄弟俩就求主吩咐天降火烧灭撒玛利亚人,这种血气之举深遭主痛斥(参路9:55-56);
犹大带着一批人来到客西马尼园捉拿耶稣时,彼得抽出身上的刀,要与他们决一死战,他一刀砍过去,将大祭司仆人马勒古的右耳削了下来;若非主及时拉阻且治愈了马勒古的耳朵,一场血战就会发生——如此,主的救世大功恐怕就难以完成了;彼得的血气之勇,受到主的严厉责备(参约18:1-11);
雅各说:“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雅1:19)。这“怒气”二字,在原文里含有“血气”的意思。每个人都有情绪表达的需要,尤其当人经历失望、受挫、被伤害、被误解时,怒气就由此产生了——这是一种自然的、普遍的情绪;但是我们一定要控制这种情绪(血气)的蔓延,否则它会像火山一样摧毁我们的一切!
结语
主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而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生命的改变是从我们的情感和情绪方面开始的,基督徒啊!让我们弃绝“血气”,摒除生命里一切属于老我、属于世界的东西,好让我们的生命之“草”永葆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