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谨慎-翁溯利

经文

“应当谨慎”(代下19:6);“步步谨慎”(箴14:15);“务要谨慎”(西4:17);“凡事谨慎”(提后4:5)。

谨慎,即小心、注意、留神之意。“谨慎”一词在圣经上出现过六十七次,足见圣经作者对这两个字的重视,其实也就是神对这两个字的重视--“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谨慎……”(耶17:21)。谨慎,是神对每一个基督徒的一项属灵要求。古今中外的许多贤人哲士,也有过关于“谨慎”的宝贵教导。老子云:“谨能胜祸”,“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法国作家雨果说:“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西班牙有句谚语:“谨慎是勇敢的一部分。”均说明“谨慎”(谨小慎微)之重要。

谨慎之“道”有四:慎言,慎行,慎闻,慎心。

一、慎言

世上有三件东西,失去了就无法再追回来,那就是:“离弦之箭,出口之言,以及逝去的良机。”可见“慎言”之重要。有道是:“言入人耳,有力难拔。”

智者说:“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10:19)。朱子在《治家格言》中说:“处世忌多言,言多必失”。

晋朝有一位叫伯宗的大夫,素以口才卓群而闻名暇迩。一日上朝返府,喜笑逐颜,手舞足蹈。妻子问道:“你如此神采飞扬,想必今日上朝遇上什么好事吧?”伯宗说:“今天在朝上与人辨论,我谈古论今,纵横捭阖,上下五千年,东西八万里。皇上对我赞许有加,说我的谈辨之才当今无双;众臣对我也是竖起大拇指啧啧称叹。”妻子虽一介女流,却颇具智慧,她郑重告诫丈夫:“你不要以为自己能言善道压倒别人就得意忘形、乱了分寸,须知‘病从口入,祸自口出’哪!”伯宗没把妻子的劝言放在心上,仍然我行我素。

有一天,伯宗邀约一帮同僚来家宴乐,当着妻子的面又是大逞口舌之能,与席上的某些权贵激烈争辨,果然行云流水,上天入地,不同凡响,令同僚们叹服不已。伯宗自然又是一付忘乎所以、如入云端之形态。客走筵散后,妻子又规劝他:“官场险恶,人心难测。别人表面上对你曲迎奉承,也许背地里却视你为肉中刺、眼中钉,想方设法要拔掉你。树大招风,花香引蝶,你若长此下去依然好逞口舌而不拘言辞,恐怕不久就要引火烧身呀!”其妻不幸言中,没过多久,伯宗因锋芒太露,遭同僚所忌,罹受杀身之祸。博学多才的一品大夫,就如此被“三寸不烂之舌”断送了卿卿性命与煌煌前程。

箴10:13说:“明哲人嘴里有智慧。”反过来说,嘴里没智慧的人算不得真正的明哲人。晋大夫伯宗就是这种人中的一个。孔子曰:“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篇》)。伯宗虽“敏于事”却不能“慎于言”,故算不得一个真正的“君子”。

像伯宗这种不慎于言的,圣经上也大有其例:

耶稣有三个最亲近的门徒--彼得、雅各和约翰,他们虽为主徒,却没有秉承主的口才与智慧,常在言语上显出不慎与愚拙来。当耶稣指示门徒们“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时,其他门徒均没作声,独有彼得出言:“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太16:21-23)。多嘴多舌,想为耶稣“指点迷津”,岂知愚蠢至极,遭主痛斥。有一次主耶稣携门徒们经过撒玛利亚人的一个村庄,因村上的人不接待他们(当时撒玛利亚人与犹太人素不来往),约翰雅各就向主进言:“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象以利亚所作的吗”(路9:51-56)。自作聪明,越俎代庖,同样受主呵斥。

耶弗他率领以色列人与亚扪人打仗之前,曾向神许愿:“你若将亚扪人交在我手中,我从亚扪人那里平平安安回来的时侯,无论什么人,先从我家门出来迎接我,就必归你,我也必将他献上为燔祭。”神成全耶弗他的请求,使以色列人大胜亚扪人。耶弗他返家,从门口第一个出来迎接他的竟是他深爱的独生女儿。他如雷轰顶,撕裂衣服向神痛呼:“哀哉!我的女儿啊!你使我甚是愁苦,叫我作难了!因为我已经向耶和华开口许愿,不能挽回。”耶弗他只得含泪将他女儿献为燔祭,一生为此痛悔不已(参士11:29-40)。真是:“一朝不慎言,造成悔终生。”朝鲜谚云:“你能收回脱缰的马,却不能收回失口的话。”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神给人创造了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一个嘴巴,是让人要多看、多听,而少说话。”可是世上就有那么些喜欢“多言多语”(箴10:19)的人。路加福音里主耶稣曾说了两个人上圣殿祷告的故事。法利赛人的口才极佳,祷告的内容有层次,见文采,娓娓叙来一篇“大论”;而那位税吏却低头捶胸,只说了一句:“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结果呢?多嘴多舌的法利赛人遭主厌弃,主却怜爱、称赞那位惜“言”如金的税吏(参路18:9-14)。

“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箴25:11)。生活里却有些说得“不合宜”的话,往往给人给事都造成莫大的伤害,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片六月寒”。

有一位年迈弟兄,刚信主不久。一次来教堂听道,因为来得迟,就坐在后面。加上耳朵有些背,故听不清楚台上传道人所说的圣经经节,就数次询问坐在前排的一位中年姐妹。这位姐妹被问得有些恼火,就气乎乎地责问他三句话:“你为什么不坐到前头去?你的心带来了没有?你的耳朵干什么用了?”老弟兄十分生气,自此就不去教堂了。大卫说:“我要谨慎我的言行,免得我舌头犯罪”(诗39:1)。让我们时时处处谨慎自己的言语,雅各说:“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雅3:2)。

二、慎行

著名作家峻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一步踩不正,就会跌入万丈深渊。”大卫说:“我要谨慎我的言行”(诗39:1)--不仅要谨慎“言”,还须谨慎“行”。马丁路德说:“基督徒的行为,是非基督徒的一本圣经。”足见“慎行”之重要。

一个真正蒙主喜悦的基督徒,不仅信心要好,更当有行为上圣洁、公义的表现。雅各强调“信心须与行为结合”的重要性:“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雅2:22-24)。既然行为是一个基督徒走向“称义”与“得救”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就要认真对待它--做到凡事“慎行”。圣经说:“你们办事应当谨慎,……你们应当敬畏耶和华,谨慎办事”(代下19:6-7)。可是,世人有一个通病--在为人处事上,往往缺乏谨慎的态度。这样的人,圣经上也不鲜见。

摩西带领以色列百姓出埃及,行至米利巴旷野,因为没有水喝,百姓就起哄争闹。摩西一怒之下“举手,用杖击打磐石两下”(参民20:7-11)。本来神只吩咐摩西“……在他们眼前吩咐磐石发出水来”,而摩西却因过分恼怒而鲁莽行事,不遵神旨,结果造成不得进迦南的惨局。

攻取艾城前,约书亚特地交待以色列民:“至于你们,务要谨慎,不可取那当灭的物,恐怕你们取了那当灭的物,就连累以色列的全营,使全营受咒诅”(书6:18)。而亚干却不“谨慎”行事--他偷将一些掳物私藏起来,据为己有。结果导致全军大败,以色列民死了三十六人,伤者更多。亚干及其全家人也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参书7:1-26)。一朝不慎,非仅祸害己身,也殃及他人啊!

以色列人准备与非利士人打仗。扫罗与撒母耳约好,七日后两人在吉甲会面,先知向神献祭后,扫罗才率兵开仗。扫罗等了七日,尚不见撒母耳到来,焦急之余,竟擅自设坛向神献祭。刚献完祭,撒母耳就到了。先知对扫罗的妄行甚为愤怒:“你作了糊涂事了,没有遵守耶和华你神所吩咐你的命令。……现在你的王位必不长久”(参撒上13:8-14)。一时不慎,导致王位被免,扫罗后来感到懊悔,但为时已晚。

彼得也是一个容易冲动、行事不慎的人。一次主告诉门徒他将“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时,彼得上前拉住主,极力拦阻:“拉比,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参太16:21-22)。主在客西马尼园祷告时,犹大带一队兵丁前来捉主;彼得拔刀护主,将大祭司的仆人马勒古的右耳削了下来。要不是主及时阻止:“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参太26:47-53),一场血战不可避免,主的救赎大功也不能告成。

孔子说:“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礼记.杂记下》也说:“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均说明“行”之重要,亦强调“慎行”之必需。自此我们可以看到,能够做到“慎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

大卫为避扫罗之追杀,一次藏在隐基底的旷野。扫罗闻讯,率三千精兵前去剿灭。途中,扫罗进了路旁的一个羊圈洞里去解大便。恰巧大卫及其随从就躲在这个洞里。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大卫的随从极力怂恿大卫杀死扫罗。大卫拗不过随从,就提刀来到扫罗身边,却只轻轻地割下扫罗的一块衣襟--为了教训扫罗一下。他不但自己不加害扫罗,也拦阻手下伤害扫罗。他说:“我的主(指扫罗),乃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大卫行事谨慎的态度,深得神的喜悦(参撒上24:1-7)。但是,即便是大卫这样的属灵人,却也有不谨慎的时侯。大卫在巴兰旷野时,因生活陷入困境,就向玛云地的一位富户拿八请求支援;岂料拿八为人粗暴、刚愎,非仅一口回绝,还百般羞辱大卫派去的仆人。大卫闻报后十分恼火,招呼了四百随从,各自带上刀,赶去杀拿八。幸之拿八妻子亚比该及时赶到半路,向大卫赔礼道歉,并且送上食物、衣服后,才避免了一次流血事件(参撒上25:1-35)。智者说:“通达人步步谨慎”(箴14:15)。世上能够做到“步步谨慎”的真正“通达人”,实在不多见。

保罗说:“你们要谨慎行事”(弗5:15)。一朝不慎,铸成大错;害了人也害了己,误了今生也误了来世,“又要谨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来12:15)。挪亚一时醉酒失态,导致儿子含及其后代受诅咒(参创9:20-27);米利暗因嫉妒而诋毁摩西,招致大麻疯(参民12:9-10);犹推古坐在窗台上听道,因“困倦沉睡”而掉下致死(参徒20:7-12)。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中,时常随从外邦异族的恶俗,雕刻偶像并加以敬拜,受神击打而倒毙旷野。故摩西三番五次地教导以色列百姓:“你们要谨慎,免得……为自己雕刻偶像”;“你要谨慎,免得你忘记,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的耶和华”;“你要谨慎,免得忘记耶和华你的神,不守他的诫命、典章、律例”;“就要谨慎,不可……随从他们的恶俗,陷入网罗”(申4:23;6:12;8:11;12:30)。我们常常成为以色列百姓的翻版,故同样当记取圣经的教导,做一个“谨慎行事”而蒙神喜悦的人(参弗5:15)。

三、慎闻

摩西说:“耶和华传给我的话,我能不谨慎传说吗”(民23:12)。摩西在这里不但强调“慎言”,其实亦强调“慎闻”--谨慎倾听“耶和华传给我的话”。希伯来书的作者也说:“你们总要谨慎,不可弃绝那向你们说话的”(来12:25),同样要求我们做一个“慎闻”的人。

神的话是每一位基督徒“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参诗119:105);如果我们不谨慎去领受,且将其慎铭于心,就会遭成一定的损失,导致不良的后果。始祖的堕落,有一个明显的因素,就是没有做到“慎闻”。神把亚当安置在伊甸园时,清楚提醒他:“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2:15-17)。亚当将神的吩咐传达给夏娃,可惜她没有以谨慎的心去领受神的话。当撒但借蛇之口诱惑她:“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她反以为它说得有理,从而怀疑神的话,抵制神的命令--“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创3:1-6)。夏娃没有“慎闻”--吃了禁果,当她将禁果递给亚当时,亚当也吃了--说明亚当对神的话同样不存“慎闻”的态度。

神毁灭所多玛、蛾摩拉那天清晨,差派天使带领罗得一家逃出罪城,往神所指示的山上去。神藉天使切切地嘱咐他们:“不可回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灭。”在逃往山上时,罗得和两个女儿均是两眼朝前、两腿疾奔,不敢往后观望;因他们谨记天使的叮嘱。但他的妻子却不象他那样“慎闻”谨记,而是“在后边回头一看”,结果果然被剿灭--“变成了一根盐柱”(参创19:15-29)。

“耶和华的话临到亚米太的儿子约拿,说: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神要约拿引领尼尼微城的百姓悔改归向神,他却置若罔闻--“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约拿没有“慎闻”的结果是:被船上的众人扔入茫茫大海,成了鱼腹之食(参拿1:1-2:10)。

主耶稣被卖那夜,对众门徒说:“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彼得不以为然,他对主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主看他骄傲自满,就直接点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认我。”耶稣乃神之“道成肉身”,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的话岂会有错?可刚愎自傲的彼得就是听不进耳--不能谨慎领受,结果自然应验了主的预言,成了后人的笑柄(参可14:66-72)。

神的话“安定在天,直到永远”(诗119:89);“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路1:37)。对于神的话,耶稣如此吩咐众人:“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路8:8)。约翰写给七个教会的信中,每一封的结尾都如此强调道:“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参启2:7,11,17,29;3:6,13,22)。我们要“慎闻”神的话,像大卫那样将神的话藏在心里(参诗119:11),如此就会讨神喜悦,蒙神赐福。智者说:“神的言语,句句都是炼净的;投靠他的,他便作他们的盾牌”(箴30:5)。以赛亚先知在神面前存着一颗谨慎的心,故能闻听神的呼召:“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他紧紧抓住神的话,作出神圣的抉择:“我在这里,请差遣我!”他成了旧约时代里最有属灵悟性和属灵知识的一位大先知。神差遣他为神工作--让那些塞耳不闻神言、闭眼不看神颜的“心蒙脂油”的百姓,能“回转过来”,变成“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参赛6:8-10)而讨神喜悦的选民。

神喜悦我们听他的话:“我的民哪,你当听,……以色列啊!甚愿你肯听从我”(诗81:8);“甚愿我的民肯听从我,以色列肯行我的道”(诗81:13)。扫罗不听神言擅自献祭,惹动神怒,撒母耳对他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听从他的话呢”(撒上15:22)?主耶稣说:“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太7:24)。要想做到慎“行”,须先做到慎“闻”,先“闻”尔后才能去“行”!让我们谦卑虔诚地向神说:“耶和华啊!请说,仆人敬听”(撒上3:9)。

四、慎心

耶和华神说:“你只要谨慎,殷勤保守你的心灵”(申4:9);彼得也劝勉我们:“要约束你们的心,谨慎自守”(彼前1:13)。可见“慎心”之重要。在四“慎”中,可以说“慎心”最重要,也最难做到。心是人体内最主要、最根本的一件“东西”,人的“言”、“闻”、“行”均受心的支配与掌握。因此圣经这般教导我们:“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

同样是一颗心,展现出的状态却千姿百态:心能让人高兴(参出4:14),也可使人悲伤(参箴25:20);心能让人恐惧(参书5:1),也可使人壮胆(参诗27:14);心能让人气消(参书2:11),也可使人激动(参诗39:3);心能让人歌唱(参弗5:15),也可使人郁闷(参哀2:11);心能让人抱怨(参箴19:3),也可使人感恩(参西3:16);心能让人谦卑(参太11:29),也可使人骄傲(参箴18:12);心能让人愚昧(参箴12:23),也可使人聪明(参箴10:8);心能让人诡诈(参耶17:9),也可使人诚实(参来10:22);心能让人作恶(参传8:11),也可使人行善(参诗101:2);心能让人污秽(参诗28:3),也可使人圣洁(参太5:8);心能让人弯曲(参箴11:20),也可使人正直(参诗7:10);心能让人疑惑(参可11:23),也可使人相信(参罗10:9);心能让人痛悔(参诗51:17),也可使人不悔(参罗2:5);心能让人弃绝神(参赛29:13),也可使人寻求神(参诗119:2);心能让人刚硬(参弗4:18),也可使人柔软(参诗119:36);心能让人火热(参路24:32),也可使人冷淡(参赛44:20);心能让人随从偶像(参结11:21),也可使人仰赖父神(参箴3:5)……一“心”引出千万事,让我们如何不对之谨慎!

约瑟在波提乏家为奴时,因年轻俊秀而让波提乏的妻子欲火攻心。她百般勾引诱惑约瑟,想让约瑟与她苟合;约瑟却不为之心动,他坚定持守住自己属于神的那颗心、那个身。他明确告诉波妻:“我怎能作这大恶,得罪神呢?”约瑟这份“慎心”之举,甚讨神悦--神时时眷佑他,大大祝福他(参创3 9:1-23)。

以利沙医好乃缦的麻疯病,乃缦十分感激,送上相当数量的金银、衣饰,作为答谢先知的礼物。以利沙一身正气,丝毫不为之心动--他严拒乃缦之盛意。作为神的仆人,以利沙追求的并非这些世界俗物。他的这份“慎心”风范,非仅蒙神喜悦,也让乃缦钦佩之至(参王下5:8-19)。

神提醒我们:“你要谨慎,不可心里起恶念”(申15:9)。一个人若不能做到“谨慎”,那么,其“心里起恶念”的事就难免要发生。

面对乃缦的丰厚礼物,以利沙紧闭心门;而其仆人基哈西的心门却为之开启:“基哈西心里说:我主人不愿从这亚兰人乃缦手里受他带来的礼物,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我必跑去追上他,向他要些。”心动就免不了要行动,于是基哈西向乃缦讨要了二他连得银子和两套衣服。结果呢?乃缦的大麻疯归到了他的身上(参王下5:20-27)。真乃:“一朝心不慎,半生身受苦”。

大卫为王后,因疏于灵修,其心自然就放宽了约束。一日,太阳平西,大卫才起床。起床后的大卫,既不祷告,也不读经,而是在王宫的平顶上游行。突然,他“看见一个妇人沐浴”--这是一件恶事,大卫本应谨慎戒防才是;但他却任由其心动起淫念。心起淫念的结果,使大卫犯了淫乱和杀人两条大罪(参撒下11:2-17)。大卫没有“慎心”的表现,惹动神怒,以致神严厉的惩罚临到了他的家。大卫为此悔恨终生,他流泪痛祷:“神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诗51:10)--大卫这才真正感受到了“慎心”的重要!

犹大有幸被主选中,作主门徒;主信任他而让他掌管钱囊。可惜犹大没有谨慎己心,致使心里起了贪念--“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约12:6)。圣经说:“贪财乃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提前6:10)。贪心使犹大在罪恶里越陷越深,最后为三十两银子而将主出卖,自己也落得个吊死的可悲下场(参太26:14-16;27:3-8)。犹大没有“慎心”,致使生命丧失,而且连灵魂也沉沦了。主耶稣切切地警戒我们:“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路12:15)。

结语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淫行成风。每一位神的儿女,均当谨慎己心不受撒但迷惑而犯罪作恶,以免成为沉沦之子,从而失掉美好的永生。耶和华真神说:“你们要谨慎,免得心中受迷惑,就偏离正路,去事奉敬拜别神”(申11:16);主耶稣说:“你们要谨慎,恐怕……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网罗忽然临到你们”(路21:34);希伯来书的作者也如此教导我们:“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把永生神离弃了”(来3:12)。我们要弃绝“不安的心”(参创41:8)、“忧虑的心”(参申28:65)、“愁烦的心”(参但7:15)、“疑惑的心”(参路24:38);当持守“专心”(参书24:23)、“甘心”(参代下29:31)、“爱心”(参歌3:1-3)、“清心”(参太5:8)、“热心”(参耶20:9)、“信心”(参帖后1:3)……让我们象诗人一样向神祷告:“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里;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诗139:23-24)。

(0)
上一篇 2020年8月19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9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