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羞赧地说:“我病了。”什么病呢?我一点也没感觉到你的异状。
“我胸部长了东西,老师,我会不会得癌?我会不会很快地死去?我妈妈带我去看中医,现在我胸部贴满了膏药,好难过喔!他们说不是癌,可是我觉得去医院检查比较可靠。”
看你忧愁激动的模样,与一向乐观的你差异甚大,想是死亡的阴影所致。
年轻人嘴里谈死亡,但心中却最是不能体会:有一天我会老、会死。好像生命是无限长远。然而,生是当然,死是必然,每一个人都必须去面对,只是为什么我们都会害怕死亡呢?
有一个理由,是因为我们不知死亡的背后有什么。假如我们了解,人死后有永恒的生命(约三16),这世界都会过去(约壹二15-17),或者就不致于恐惧,因为人都归向一个地方去(传六6),而神早己为我们安排妥当。
英国有名的幽默作家萧伯纳九十岁的那年,曾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整理个人的物品,把该还的账,一一还清,又清点一下自己的财产,因为他觉得这样做,可使以后执行遗嘱的人容易处理。
在临终前,有人正要问他一个问题。他非常生气地说:“你不要来吵我,你没有看见我正忙着要死吗?”
面对死亡能够坦然,有一个理由是他随时都已准备好了,他无惧面对死后的一切。
有智慧的苏格拉底,在收到死刑通告后一笑置之。狱卒说:“你该准备接受死刑了。”
苏格拉底说:“我一生都在准备有一天会死。”
狱卒好奇的问:“你是怎么准备的?”
苏格拉底正色的说:“无论大众面前,或私底下,我从未做过一件对不起人的事。”
所以,我们没有准备好,当然会害怕啊!
子路有一次问孔子,怎样事奉鬼神,孔子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连人都不能好好对待,又何必问鬼神?
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约壹四20)。子路接着又问:如何面对死亡?(敢问死?)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活着的事都没做好,没有让生命充分发挥,又如何担心死亡呢?基督徒尤其是必须求神赐我们有智慧的心,知道如何数算自己的日子(诗九十12),因为活着,我们应是福气的来源,让别人得着福气;死了,我们应是福气的见证,自己得着福气。
你担心胸部长癌,久医不愈之事,在建议你不要买地摊内衣之后,果然得到改善。你说:“经过这次事情之后,才发现自己何等脆弱,平时挥霍生命,是因自己健康;虚掷青春,是仗恃生命无限。殊不知当感觉自己生命可能结束时,那种沮丧和惶恐。我不知自己可否再造一个全新的我?但我深信,你会看到一个更努力、更珍惜生命的我。”
总不能让自己宝贵的生命,充满了粗制滥造的东西,来妨碍你的成长,是不?
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