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你觉得父母好矛盾,有时候对你说‘你都这么大了,应该要自己有主见’,可是当你有主见,要做什么事时,父母又都有不同的意见,他们会说:‘你还小,什么都不懂,听我的就没错’。你觉得好烦又好矛盾。明明知道他们是为自己好,可是自己又很想告诉他们让你自己去闯闯。请父母不要那么耽心。你说:“难道啰嗦是大人的特色?”
我很瞭解你的感受,父母的确在亲子关系上常常有自己看不到的盲点。有时候会放大孩子,对国中的孩子说:你都十几岁了,怎么连这点都不懂?有时候却又说:你还小,这些的事你不要管。让你们觉得无所适从,是不是?
其实,许多的冲突是因为我们太爱对方,父母竭力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却因此造成儿女的伤害;而儿女在努力寻求平衡的同时,也经常会以言语或肢体语言伤害了父母。静下心来想,彼此关心的人,却无法了解对方,你不觉得好遗憾吗?
我想,如果我们能够从父母的角度去看他们的啰嗦,也许能够比较体谅。也许我们可以寻求一种双赢的沟通方式。比如父母耽心你夜归的问题,你可以和父母一起讨论出一个彼此可以接受的时间,你信守诺言,这个时间内一定回来,不要有例外,那么父母也会接受你的外出。
一天,一对父子工作返家,父亲指着驴马的蹄,问儿子:
“孩子!在驴马的脚印上,有着很重要的讯息,你去看看,再回来告诉我你究竟看到了什么?”
儿子走过去,在驴马的蹄印边,看了又看,看了又看。回来对父亲说:“空空的,什么都没有!”
父亲要他再去看看,儿子又走过去,在驴马的蹄印边,再看了又看,看了又看,仍然回来对父亲说:“空空的,什么都没有!”
父亲带着儿子走到蹄边,指着蹄印对儿子说:“儿子啊!真的什么都没有吗?你看,蹄印上告诉我们,已经有两颗钉子掉落了,如果一直没有发现,即时补上去,最后踹铁就会脱落,驴蹄就会磨损坏掉,等到磨损坏掉之后,这头为我们搬运货运,我们赖以为生的牲口,就不能为我们做事了。”
接着,父亲看着年轻的孩子,继续说:“书本所教给你的是文字,生活所面对的,却是千变万化的东西,你要学习活的思想。”
以经验为师,我们可以少些摸索、少些错误。我们可以从圣经中读到耶稣的顺服(路加福音二章39-51节),所以,不妨把父母的啰嗦当作经验的传授吧!毕竟有一天,你也将成为父母!
【智慧子听父亲的教训;亵慢人不听责备】(箴言十三章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