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主耶稣基督圣名作见证:
走过人生七十多个寒暑之后,回首所走的路径,原来一路上都是神的引导,且以丰盛的恩典相随。我个人的信仰历程,就如赞美诗第101首〈专爱耶稣〉的歌词所述,信仰成长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一)在台湾生活的时期,是专爱自己,不爱耶稣;(二)全家移民来美国的初期(1977-2001),是多爱自己,少爱耶稣;(三)从2001年11月喜瑞都教会成立到现在,是少爱自己,多爱耶稣。这些年来的信仰体验,就是主耶稣爱我,也爱我全家。
一、分设喜瑞都祈祷所
当南加州地区第一间教会──El Monte教会,在1975年成立后,信徒人数就持续增长;到了1980年代,会堂空间已不敷使用,遂打算在喜瑞都或周边地区分设教会。然而,神有其美好的旨意,后来是在Garden Grove地区买下会堂,于是在1982年成立了园林教会。蒙神赐福,园林教会人数不断增长,于1992年又在南方分设了尔湾祈祷所。
几年后,有信徒再提议于喜瑞都周边地区分设教会;但几经讨论后,尚没有结论。直到2001年9月,园林教会的信徒大会决议在喜瑞都附近成立祈祷所。可惜当时许多有恩赐、有经验的信徒,因各种缘故,没有参与推动新祈祷所的工作,后来教会选出四位在能力与经验上都相对不足的负责人,组成了工作小组,用以推动分设教会的圣工。当时四位负责人,除了本人负责教牧兼主席外,另有张英彦弟兄(宣道)、张国松弟兄(总务)和林宏弟兄(财务)。感谢神的恩典,因着人的能力不足,让神的大能与作为更完美地彰显出来!
二、寻找会堂的经过
当分设祈祷所的决议通过后,筹备小组就积极地开会研讨相关的工作计划,起初大家的内心是既喜也忧,喜的是,长久以来在喜瑞都地区分设教会的期待将成真;忧的是,千头万绪,困难重重,不知从何着手。感谢主,在圣灵的带领下,小组成员都热心服事又充满信心,相信只要是合神旨意的事,必能顺利推动。众人先是分组到喜瑞都方圆十哩的范围内,寻找可租或可买的会堂,同时负责人也积极地请益长执传道们有关带领教会的事宜。
在这寻觅聚会地点的阶段,经信徒热心的寻找,发现一间在Norwalk的教会,有适合我们使用的会堂,然而双方几经交涉与评估后,最后并没有租用。但感谢主,又有信徒发现另一间教会的会堂,不论在地点或空间大小上都切合我们所需,也就是喜瑞都现在的会堂。当时,这所教会已将会堂出租给另外两个团体使用,一个是韩国人的教会,另一个是其他的基督教派,同时周间也出租场地作为托儿所之用。经过交涉后,我们顺利租下了这个聚会场所,成为这间会堂的第四个使用团体,与另外三个团体共同使用会堂和爱厅。2001年11月3日,我们搬入现在的会堂开始聚会,也在当天举行祈祷所成立特别聚会。
承租以后,我们其实成为维护这个场所的主要团体,因为地主无力也无心照顾此会堂,而另外两个教会团体和托儿所,不但不做清洁打扫的工作,甚至在星期日的聚会后,还将他们的乐器和用品散置在讲台上,没有清理就离开。因此,在安息日时,信徒就需要一早到会堂来做清洁与整理,将里外打扫干净。真教会信徒愿意效法主服事人的榜样,相信这是神所悦纳的。
当时的教会区域没有围墙或大门,许多附近居民会到停车场做晨间运动,因此,每当安息日都会与他们问候打招呼。记得有一天的安息日早上,我在姐妹厕所前的走廊低头打扫时,感觉有个影子闪过,然后听见背后有人以英文说道“Hi,you take care of this church!”(你照顾这个教会喔!)当时,我头也没抬地就回应说“Hi,Yes.”但由于通常不会有人这样问候的,几秒后回过神来,就想寻找说话的人,结果却是四下空无一人。当下直觉的感动,就是主在对我说话,内心相信:主必将此会堂赏赐我们了。
果然,约四个月后,作为地主的教会愿意让我们成为主要的承租人,每月交付他们租金三千美金就是了。如此一来,日后他们要卖出会堂和地产时,我们将得知信息,也有机会购买。这样的提议诚然是神的带领和预备,教会全体都欢喜接受这样的安排。自从我们成为主要的承租人以后,按照教会的原则,我们希望会堂能分别为圣,敬虔地单作崇拜真神的用途,因此,就通知其他团体搬迁,请他们另找场所聚会或营业。这期间,原承租的基督教团体,因为尚未找到合适的地点,我们又让他们免费使用爱厅作为聚会场所三个月。
拥有会堂全部承租权之后,教会决定利用一次安息日下午聚会后,在爱厅举办第一次全教会的团契活动。当时爱厅并没有钢琴,本打算以电子琴代替,没想到,就在前一天的星期五晚上,当我们来到会堂聚会时,竟看到使用爱厅的基督教团体,正在搬入一架钢琴。虽然这钢琴是他们为聚会之用所抬来的,但我们更相信,这是神知道教会的需要,在前一天就为我们预备了团契所需的乐器。
这第一次的全教会团契聚会,透过驻牧传道和谢忠光长老的勉励,众人纷纷以诗歌高声赞美神,让全体同灵都被圣灵充满,亲身经历如同五旬节圣灵大降时,众人都很喜乐又同心的情景一般。经过这次的团契之后,我个人和许多同灵都确信,喜瑞都教会将是一个神藉着圣灵所要建立的教会。
三、购买会堂的经过
当原地主提供有优先购买会堂的愿景之后,我们就开始预备购买会堂的经费。根据所查的信息,以120万为目标,积极筹款。两年后,地主果然要卖出会堂,但却开价165万,远超过我们预估的价钱和购买能力。当时信徒总数尚不足70人,存款也只有约50万的条件下,如何有能力买下这间会堂呢?诚如一位来协助的长老所言,若能买下,这就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大神迹了!
与地主议价期间,得知有一地产开发商向地主提出以180万购地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面临了信心的考验。当职务会开会讨论是否接受对方的开价时,我们认为卖方价格太高,也担心在短短两个月内筹不出约100万的现金,更担心将来负担不了贷款,种种压力下,大家实在都有放弃的打算。当时,我想起了传道人的勉励和见证:在真教会买会堂的历史里,有因各种因素而买不成的,但却没有因钱不足而放弃的;也想起了从神而来的感动和应许,就提议接受对方的价格,把会堂买下。感谢主!之后职务会同意照价购买。
回想这段期间,虽然神让我们经历波折,其实却是要熬炼我们的信心;神终究怜悯我们的软弱,不断地帮助我们度过层层难关,最后在2003年10月,我们顺利买下现在的会堂来高举主耶稣的名,感谢赞美神!
四、奠定教会成长的基石
当时身为职务会主席,为了带领教会的成长,曾经两次请益属灵的前辈杨约翰长老。杨长老强调两件事:第一,只要有愿做的心,不要惧怕,要以身作则,当读经、祷告,神自然会带领;第二,要办好宗教教育。
对于长老的鼓励,起初并不能完全领会,总觉得不太实际。然而,经过多年参与圣工的体验,真的就如杨长老所言,当圣工碰到困难,就是要读经、祷告,神自会以祂的方法来带领。照着这原则来服事,当圣工遇到阻碍时,果然体验了神的带领。有时候,神会差派自告奋勇的信徒来参与工作,藉着这人解决障碍;有时候,在无特意安排的景况下,神就安排有人提供很实用的意见,是主事者所没想到的;有时候,神让我自己的想法转变,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一切皆是神施恩的手不断地在引导着教会的工作。
五、宗教教育系的建立
为了办理教会的宗教教育,当时曾经想请求园林教会协助,分派教员来喜瑞都上课,但园林教会并无多余的人力能帮忙,于是职务会决定自办宗教教育,初步将所有学生简化成大、中、小三班。为了弥补资源的缺乏,既然合格的教员不够,就遴选适当的信徒来协助;教室不够,就将走廊和庭院的树荫底下,充做大班和中班的教室,如此克难地开展了宗教教育。几年后,我们鼓励更多的信徒接受训练成为教员,他们都加入宗教教育的行列,也奠定了今日喜瑞都教会宗教教育系统的基础。诚如杨长老所言,教会的发展与否和宗教教育的成败有直接关系,这是不可不重视的圣工。
六、勤读圣经
针对杨长老所鼓励的多读经、祷告的劝勉,我个人也曾很努力地读经,但总是不了了之,后来发现,读经生活之所以无法持续,主要是因为一知半解而失去了兴趣。因此,就提议请驻牧传道有系统地利用聚会时间讲解经卷。经过历任传道工人们的努力,我们学习过摩西五经、小先知书、列王纪、约翰福音等书卷。近年来,按着每日读经进度,已经有系统地将圣经读过两次了。感谢神,经过讲解,众人对圣经更了解,也激起我个人更大的读经兴趣。
圣经真是神所默示的,都是神宝贵的话语。感谢主的带领,这些年来持续地过着读经、祷告的生活,不但让我个人对圣经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有机会将多年来的查经心得与领会讲章,整理成两件礼物,是准备将来息了世上的劳苦之后,可以带去见主耶稣的「见面礼」,一件是加拉太书的心得,另一件则是路加福音的信息。
七、建立祷告生活
信仰生活除了读经之外,更不能忽略祷告,因此,我们也没有忘记要多多祷告。教会自从成为这会堂主要的承租人之后,职务会就决定利用星期日早上九点半到十点的半小时,在会堂加强祷告,信徒也可透过祷告来帮助教会的各项圣工。神实在听了我们的祷告,在神的带领赐福下,教会各样圣工都能顺利推展。从那时候开始直到现在,星期日的祷告生活,十多年来都能持续不中断,感谢主!
诚如一位姐妹所见证的祷告体验,当初她移民来美国、心里惧怕恐慌的时候,总是在祷告中求靠主;在一次异象中,神还给予安慰告知:祷告多多,恩典就来。故我们当为教会、为家庭、为儿女、为婚姻……等,情词迫切地大声祈求,因为照主耶稣所应许的,祷告是大有功效的,我也确信神必会垂听并回应我们的祷告。
八、奉献会堂的经过与恩典
喜瑞都教会在2003年10月买下会堂之后,信徒总动员积极清理,整修教会里里外外,希望尽早将会堂分别为圣,奉献给主,作为广传福音的另一基地;同时,也加入南加州地区的灵恩会或讲习会的接待工作。此外,也将同灵分组到周围地区分发传单,广泛地撒下福音的种子做宣道工作。当所有整修的工作完毕后,教会配合总会所差派传道人的工作安排,决定在2005年2月19日安息日下午4点举行献堂礼,虽然明知2月份是南加州的雨季,气候不稳定,但相信主宰天地万象的真神会赐给教会合适的天气,让众人欢喜地将会堂献上。为此,教会天天为献堂的大事祷告神,求主带领、赐福。
献堂礼的前几天,风和日丽,大家期待好天气能持续直到献堂礼以后。岂知,神给了我们一次信心的试验,就在前一天(星期五)忽然变天,倾盆大雨。有一位从园林教会来协助的同灵,都不禁无奈地说:「教会真会选日子,选在这春雨大降的日子来献堂,正好来领受恩雨大降的灵恩。」但原来神有更美的安排,要让众同灵亲身体验真神的权柄和眷顾。
献堂礼当天早上安息日聚会时,天空乌云密布、细雨绵绵,众信徒同心祈求神的怜悯与眷顾。到了下午,感谢主!雨停了,教会上方的天空,乌云飘散,天开了!阳光直照教会的周围区域,但其他地区仍是层层乌云。就这样,我们在神特别安排的数小时的晴空下,很顺利地将会堂献给神,内心满满的感谢赞美。
当献堂礼在下午6点结束后,一批青年就开车上北加州,准备参加隔天的一场婚礼,他们驶出教会1哩外的地区,就发现下雨了,到2哩外的高速公路路口,已是倾盆大雨。因此,教会举行献堂礼的时候,神所安排「天开的恩典」,正如圣经所记,是神特别的赏赐,也是神要与教会同在,并要赐福和带领喜瑞都教会的明证。
九、教会成长的踪迹
教会的发展与宣道工作有密切关系。因此,传道时常鼓励我们,要殷勤做宣道工作,传扬福音。许多弟兄姐妹都是默默地在做宣道工作,利用各样的机会介绍福音,引人归主。
我个人从事会计工作,时常利用处理客户账单的时候,随函附上美国总会印制的年历小卡片,将教会的网站资料传递出去,客户也因此有机会上网浏览教会的信息。除了利用工作的机会宣道之外,举办团契活动的时候,也可以宣道。以长青团契为例,藉着户外健行的时候,分发传单或小册给遇到的朋友或路人,也不失为传福音的好机会。
我常在夜深人静时,自忖这卑微的器皿,竟能蒙主所用来传扬福音,内心就感到无限的喜悦与欣慰。当同灵都能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教会各项圣工就能顺利推动,神也会将得救的人加给我们,信徒人数就越发增加了。感谢神,喜瑞都教会经常参加聚会的信徒数,从刚成立时的六十多人,已显著增加到一百人左右了。
教会几项优良的传统,从教会成立就一直持续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希望这些传统能延续下去,让教会不断成长:(一)教会会讯。从祈祷所成立就创刊的会讯,最初以中文周刊的方式出刊,后来改为中英文的月刊。(二)星期日早上半小时(9点半至10点)的祷告会。在祷告会结束后,通常也有访问信徒的行程安排。(三)热爱研读神的话语。藉着查考各经卷的讲习会,来深化对真理的认识。(四)注重青年干部的培训。提供机会让青年实际参与圣工,藉此培育对圣工的正确态度,达到信仰传承的目标。
十、教会发展的愿景
教会的各项硬件设施,多年来不断地修缮整理,已日趋完善。在2011年与美国总会合建的教室与办公室建筑,解决了宗教教育教室不足的难题。教会信徒会议也在2016年决议要重建会堂和爱厅,并且增添厨房设备。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硬件将更能满足教会对内和对外的各种圣工上的需求。
除了硬件的更新之外,教会也积极地在将来有潜力分设教会的地区做福音工作。例如,针对南湾地区的家庭,几年前就开始每月两次周日晚间的家庭聚会,每次的聚会都有慕道者来参与。若能联合园林教会居住在此地区的信徒积极开展圣工,每周固定聚会、遵守安息日,主若愿意,成立祈祷所将是指日可待。另外,在北区Yorba Linda一带,我们也有信徒积极地在做家庭布道工作,许多慕道朋友都有意愿参加聚会,只因来到喜瑞都教会路途稍远而作罢;若我们能与神同工,看到神所兴起的工之后,积极地配合,早日在那地区设立聚会点,相信不久的将来,另一处教会也能在Yorba Linda建立,开展神国的境界。
在研读《使徒行传》中发现,福音要广传,得力于在各地多设教会,这也是为什么《使徒行传》又称「教会行传」的原因。若教会能广设各地,福音必能早日传遍天下。

十一、信仰的传承
有一句俗语说:「屋檐的雨水会很准地滴在同一地方」,其意思是「上一辈的表现也将准准地印在下一辈的行为里」,表达了做长辈的要有好榜样的重要性。同时,「儿女是神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祂所给的赏赐」(诗一二七3)。孩子是家庭和教会的希望,我们当教养孩子走正道,保守在教会里,将来才能在主面前交帐。
感谢神,赐给我的家庭一男一女,我们夫妻俩非常珍惜这产业,除了督促他们的学业之外,更不敢忽视宗教教育的重要性。从小到大,不论学校功课多忙碌,我们必然要求他们重视安息圣日,全勤参加宗教教育,也接受总会举办的各种灵恩会和神学训练班。从小养成的好习惯,让他们外出读书时,会先选择附近有教会可聚会的学校就读,也持续地参加校园团契,看重安息圣日,并参与当地教会的服事工作,最后神也都为他们安排合适的配偶,在主内成婚,建立家庭,生儿养女;虽然他们工作都很忙碌,却能看重信仰,加入教会服事的行列。
我个人对如何在家庭里让信仰传承,有两个心得:第一,要遵守安息圣日;第二,建立祷告生活。其实,这也是建立个人信仰的最基本条件。我们做父母的用这原则来要求孩子,现在也乐见儿女们用这方法来教导他们的孩子。做祖父母的我们常问孙子们两个问题,他们的回答让我们放心也看到希望。我们问:「星期六要去哪里呢?」他们答:「去教会。」进一步问:「去教会做什么?」他们坚定地回答:「去祷告。」感谢主!
信徒的家庭若能重视信仰的传承,在教会生活中就能见到令人感动又喜乐的场面。最近常在教会的祷告会上,看到还不满三岁的Micah小弟兄,拿着跪垫,连跑带跳地抢先跪在前面祷告,内心喜乐又感谢。从小朋友的行动,就能看出其父母很用心地将「祷告」和「敬畏神」的种子,栽种在他小小的心田里了。真的,有功效的信仰传承,要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而且是愈早下工夫培养效果愈好。蒙神赐福的家庭的印记,就是家庭的信仰能代代相传。
四十年前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女,四人移民到美国,也开启了信仰的旅程。这一路来,我们都在神的爱中生活,也被神保守在真教会里,原来的小家庭如今已是有十人的大家庭了。每当看着全家福的照片就充满感谢。「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林前十五10)。
回顾当初园林教会决定要分设喜瑞都的时候,我个人其实并不相信在喜瑞都的教会可以顺利成立。现在回首那时的自己,真是软弱又无信心。然而,因着神的爱,也因神不嫌弃每一个卑微的器皿,人只要有愿做的心,都有机会来服事祂、服事教会。若做圣工的人愿意每天过着读经、祷告的生活,也愿意参与各种事奉工作,神必愈发加添信心,使其信仰坚定不移。同时,神也将赐福作工的人和其家人,并保守全家人在主的爱中,成为蒙神赐福的家庭。
愿一切颂赞、荣耀都归天上的真神!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