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真的离不开他!生命是如此的被期待,因为他实在太吸引我了,我觉得我太爱他了,我真的离不开他!”你说。
绝顶聪明的你深陷在这样的关系里无法自拔,虽然你觉得和他在一起,非常快乐。但是同时你也瞭解到越需要他,你的自尊消失得越快,所以你觉得矛盾痛苦,不知该怎么走下去?
是的,那样强烈的需要感,是很容易混淆真相。你可能在思念他的同时,你会觉得你真的离不开他,离开他将让你痛不欲生。可是你同时也知道是这样的一个学习环境,是让你们彼此需要,但这究竟是不是爱呢?
真的是很不容易分清楚,你究竟是需要他还是爱他?其实,我们在看电影时,可以常常看到情境爱情的发生。因为当时的同甘共苦或者因为当时的生死与共,于是产生似有若无的情愫,电影的高潮通常是在此打住。为什么呢?就是让观众自己去创造美丽的结局啊。正是因为想像有无限的空间,越发显出那份情感的扣人心弦、令人难忘。
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不少人离开了那样的环境,感情就变淡了,所谓的“兵变”是如此,异国两地的爱情是如此,不只是爱情的脆弱性,而且是因为有很大的部分是当时自以为是的爱情,其实并不是建立在两人的相知相惜上,而是建立在当时情境的“彼此需要”,当需要不再时,感情也就自然变质了,这是必然的,亲爱的孩子,你了解吗?
有一个女孩,为一位颇有才气的男孩折服。那男生写一手好字,常常写美丽的文章送她,在大学的生涯中体贴地接送她。虽然旁观者看得十分清楚,许多人劝她务必三思,可是她仍坚定的相信爱情是经得起考验的。
毕业后的她,分发在南部,男孩在北部当兵。她几经家庭革命后,终于得到家庭的认同。却在这个同时,男孩提出分手,理由是:“爱情远了,感情淡了。”备受打击的她,觉得她无法面对关心她的所有其他人,她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她觉得离开他,她的生命也就没有意义了。
当她在大鹏湾海水里载浮载沈时,她突然顿悟,为一个不爱你的人,放弃自己的生命,是何等愚昧。以为对方一定怀抱亏欠?那倒未必,也许正觉得轻松呢!获救的她,从此展开新的人生,现在已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想起那一段以为过不去的日子,觉得好傻呢!
什么是爱?也许我们应该去读一读哥林多前书十三章“爱的真谛”吧!
年轻人的感情,千万不要只有“感”没有“情”;年轻人的抱负,千万不要只要“抱”却不能“负”,有没有爱的能力与智慧是很重要的。
【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箴言十章2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