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爸爸!您已说一百遍了

老二国小四年级时,有一天,我对她说:“小朋友要乖,知道吗?”

她说:“爸爸!您已说一百遍了!”

我说:“虽然已说一百遍了,还是要说,要乖!知道吗?小朋友最重要的是要乖,如果小朋友不乖,爸爸妈妈就会难过。所以,小朋友要乖,知道吗?”

短短的几句对话,流露出父女之间亲情的交流。也如同“洗脑”一样,灌输孩子,要乖的观念。

现代人有一种“难以启口”的毛病,因为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不知该讲什么话,又怕讲错话,就干脆不讲话;结果,形成了人际之间的冷漠、疏离、彼此猜疑,很不快乐。如果在家里也是一样,夫妻不讲话,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婚姻怎能幸福?父子不讲话,代沟形成,孩子不觉得家里温暖,只好在外游荡,甚至成为不良青少年;于是,飙车、吸毒都来了。

我们知道,讲话是神给人类特别的赏赐,而学习讲话是从家开始,本是一项很自然的反应,不但没有压力,且是亲情的互动。刚开始往往是父母鼓励婴孩说:“叫爸爸!爸……爸!”当孩子也随口说:“爸……爸!”时,全家就欢声雷动,非常高兴;然而它却是没有文法,没有语词的修饰。

可是,曾几何时,才过不了几年,父子间的对话少了,彼此之间不知要讲什么话,也没有什么话好讲。讲话变成一种压力,出口就伤了和气,几乎反目成仇。

所以,我深深觉得,父子之间最原始的亲情不要让它断了,虽然,孩子渐长,仍不失童稚之气;要尽量找话跟孩子谈,天南地北无所不谈,只要想到就可以讲、可以问,就如前面所说:“小朋友要乖!知道吗?”、“小朋友有没有乖?”、“小朋友要相亲相爱!”……完全没有压力,不要认为这些词句太简单,而吝于启口,那样就会与孩子渐渐疏远;最后,演变成不知讲什么话,而没有亲情了。其实,孩子是不会嫌父母的关怀是一种啰嗦的,就如邻居见面,一句“吃饱了吗?”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现代人则认为这句话太肤浅,甚至虚伪,“有没有吃饱,关我何事?”就宁可不启金口,邻居也就疏远了。

我们常常会说:“现代的孩子不懂礼貌,不会向人打招呼!”其实,这往往是大人的错,因为大人没教小孩怎么招呼!在教会中,常发现孩子看着我,我就反问:“小朋友,有没有叫传道?”很多小朋友就会即时回应说:“传道!”整个气氛很快就变得自然快乐。

只要用一点心,与孩子是最好相处的。孩子虽说:“爸爸,您已说一百遍了!”其实是在暗示,她能领悟爸爸的关怀与期待,所以,要乖才不致于让父母难过失望。也因着孩子在小时候,能与之简单的对话,成长的过程,若能沟通不断,长大后,就能成为朋友。沟通更深入的思想话题,两代之间就没有代沟。

(0)
上一篇 2020年8月21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2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