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歌罗西书三章21节)
保罗在此勉励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或许有人会误认保罗要为人父母者不要管教孩子,任凭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以免他生气。其实,保罗所说:不要惹儿女的气,乃是告诉作父母的,不要用血气管教孩子,凭个人的好恶教导;因为这样偏差的教导,会导致孩子失了志气。一个人一旦失了志气,生命就没有意义,生活就没有目标而丧失了斗志;只好浑浑噩噩地过日子,甚至吸毒、飙车、打架……等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生。
这样,父母该如何教导孩子呢?保罗说:“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以弗所书六章4节)。也就是做父母的要先有神的道理,然后再照神的道理养育孩子,如此就不会惹儿女的气,以致使孩子失了志气。
老大国三那年的寒假,我们全家到风景秀丽的嘉义农专散步,我告诉她:“这里可能是妳未来的学校。如果嘉女考不上没关系,嘉义农专也不错。”
陪老大成长,发现她有音乐与文学的性向;如果走音乐的路,恐怕家里的经济不允许,只好让她学琴至能在教会司琴就够了;所以,就决定走文学的路。可是,如果要走文学的路,总得上大学中文系才比较专业;否则,就得选择一项技艺,文学当成是兴趣就好了。
而老大要上大学似乎很难,因为她在国小时国语不错,数学虽还可以,却读得很吃力;上了国中,国文、社会、英语都还可以,而且还代表学校参加作文比赛,但数学、理化就是不行。当然,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的成绩好,似乎才有面子,但是因陪孩子长大,自小就发现她的数理不行,即所谓没有数学细胞。所以,我们一定要接受这个事实,她考不好已经够难过了,我们不能再无理地责备,给她太大的压力。所以,每当看到不理想的数理成绩,我们就会说:“没关系,只要尽本分读了就好,最主要还是要靠神。”
因为了解孩子的情形,知道她会因数理吃很大的亏,分数会被拉下来;所以,高中联考要考上第一志愿──嘉女,可能有困难,如果嘉女没考上,以后要上大学就更困难了。基于这些考量,想一想,如果没考上嘉女,而能考上嘉义农专就很不错了;因为她的数理虽不好,国文、英语、社会还不错。因此,便告诉孩子:尽本分,依靠神,考上那里都好,不一定上大学,我们不给妳压力。
后来,她参加了五专联招与高中联招,果然如我们所料,她五专联招的分数到了嘉义农专,高中联招也勉强进了嘉女,属于中下。既进了嘉女就读嘉女,不过,我们也深知她的数学不如人,便告诉她:“不要留级,能毕业就好。”若只有数学一科不行应尚不致于留级,高一时,数学学年成绩果真不及格;反之,她的作文表现就很突出,每学期的作文比赛都在前三名内。在高中毕业前,学校推荐她参加政大中文系的甄试,感谢神,低空飞过!在获知通过甄试的同时,其他同学加紧准备大学联考、学校模拟考,她也参加,数学竟然零分。
如果她高中联招时,我们一再给她压力:“妳非考上嘉女不可。”甚至拿妹妹来比较:“妳真的很差劲,数学老是不及格,妹妹却常常拿满分。”若真这样做,父母就是惹儿女的气,她就会失了志气,非但数学、理化的分数不会拿好;国文、英语、社会的分数也会被拖垮,因为心都乱了,怎会有好成绩呢?甚至,因着课业成绩不佳而演变出怪异的偏差行为,遂伤了父女之间的亲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