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前参加国一班学生灵恩会,在那段期间,每天晚上的「辅导员时间」,辅导员都会带领我们读经,这是从小到大的第一次读经生活。学生灵恩会结束前,辅导员期勉大家回去后要养成天天读经的习惯,最好把圣经放在书桌或床头,提醒自己。圣灵是在那时得到的,深怕不读经圣灵会不见,感谢神,就这样读经成了我每天作息的一部分。
记得是从马太福音开始的,自小学到国中阶段,所听的道理极少,只知道读经前一定要祷告(至少默祷),那时能够看懂得微乎其微。国二的辅导员更重视学员的读经生活,她希望我们在读经方面有任何问题,可以写信请教她。原本已达瓶颈,感谢主,藉着辅导员通信解答,慢慢的尝出圣经乃是神言宝库。自幼接受宗教教育,背的都是教会老师在黑板写的圣句,读经之后「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罗马书十二章12节),这一经节,成了自己从读经当中,寻找到的第一句「圣句」,这话也陪我度过高中联考。
上了高中,住宿在外。教会离学校很近,巧恰的是这间教会是国二学生灵恩会的地点,辅导员和当地的同届弟兄姐妹,对我而言都很熟悉,感谢天父奇妙的安排,高中三年时常聚会、读经、唱诗、祷告,奠定自己的信仰基础。曾有一段时间,寄宿于L传道家,传道娘在每周的固定时间,会带领家中的三个小孩和我一起用闽南语读经,他们家孩子流利的闽南语读经,令我既讶异又羡慕,使我想到友尼基对提摩太从小在信仰上的用心栽培,我想他们都有共同的信念「你所学习的,所确信的,要存在心里;因为你知道是跟谁学的;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提摩太后书三章14-15)。
高中时参加桌球赛,采单淘汰制。在第一场球赛,对手的啦啦队气势磅礡,第一局我输了,知道自己若没在第二、三局赢回就会遭淘汰,就在危急之时,想到昨晚所读的「耶和华为我们施展能力,因为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撒母耳记上十四章6节)。心中不断地以此经节向神呼求,祂果真让我深刻的体会话中的涵意。
「主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曾如此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以赛亚书三十章15节),「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赀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传道书九章11节);这两节经文,伴我走过艰辛的高三求学生活,携我度过大专联考。
高中到大专以后,固定每天读一篇,如诗篇较短的,就多读一些。在高级班和同灵聊起读经的心路历程,再次的感谢神,让我在国一开始养成读经的好习惯。虽然那个时候,读得不了解,但是,总有些神的话语能放在心中,提醒、劝慰自己。去年开始,按着读经日程的排定,从创世纪到启示录,一天读四、五章左右,一年可以按新旧约经卷,读完整本圣经。
神的话语,是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唯有经上的圣言才能明确指示我们当走的路。圣经与其他书最大的不同,就是反覆的看,会得到不同的感动和警戒。列王时代,书记沙番对约西亚王读律法书,王听见律法书上的话,便撕裂衣服,那时他才知,因为我们列祖没有听从这书上的言语,没有遵著书上所吩咐我们的去行,耶和华就向我们大发烈怒(参:列王记下二十二章10-13节)。若非王听了律法书,岂知神发怒的缘由?摩西对以色列民的各种宣讲,其要点是遵行诫命必蒙福祉,违逆主言必受重祸。祸福陈明于面前,「惟愿他们有智慧,能明白这事,肯思念他们的结局。」(申命记三十二章29节)。
圣经的话,句句实在可靠,神的应许与诫命全然在里面,祂的话永不变更,身为基督徒的我们怎能不熟读?「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诗篇一篇2-3节)。深知读经的重要性,要养成读经的习惯,却不是一蹴可几。乃是要藉着祷告的力量,弟兄姐妹的劝勉,当神的灵已在动工,自己更要以实际的行动配合。如此,就可以实现天天读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