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知道酒有用处,也有害处。我们不应该把「喝酒」、「不喝酒」当作律法规条来遵守。圣经没有禁止人喝酒,但圣经却处处指出醉酒的愚昧和恶果,最著名的就是挪亚因醉酒赤身睡卧(创九21-23),罗得因醉酒与自己女儿行淫(创十九33-36)。醉酒的后果,往往是那些轻忽酒精影响力的人起初没有预料的。醉酒是神所定罪的。很多人藉喝酒寻求肉体舒畅、短暂的情绪兴奋,或是藉酒消愁,解决内心的空虚;但我们信主的人有主成为我们的满足喜乐,不需借助外物,要紧的是我们常常倚靠祂、亲近祂。
在学校附近的大餐厅里,甲老师坐在熟识的同事间,正在享用本学期校长为教师们所准备的慰劳筵席。餐桌上充满欢乐的气氛;辛劳了一个学期,总算把考卷都改好了,学生的成绩也计算出来了。佳肴当前,个个欣慰地大快朵颐。
「你们教会计、簿记最辛苦,平时有改不完的作业,考卷也不好算分,比起我们体育老师可多花不少脑筋呀!」年轻的乙老师了解邻坐甲老师在工作上的苦处。
「哪里,哪里。你们体育老师常常汗流满面,大热天也要站在阳光下晒整天,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操练身体,那才真正辛苦;要是换了我,可真受不了哩!」甲老师谦虚地回应着。
「校长来敬酒了。」同桌的老师提醒全桌的教职员,准备回敬校长一杯。
「各位同仁辛苦了,我代表学校敬大家一杯。」面带笑容的校长站在桌旁,手持小酒杯向大家致意。全桌的人实时持杯起立。
「甲老师怎么用大杯汽水敬酒呢?要换一杯酒才成敬意。」跟在校长身边大嗓门的秘书,发现甲老师与众不同,立刻向他建议。
「是呀!换杯酒才成敬意。」同桌一两位同事也随口响应。
「甲老师是个虔诚守教规的基督徒,从小就不喝酒的,我们且不要勉强他破例。」身旁的乙老师挺身为甲老师化解宴会上的尴尬。
「诚意就够了,不必勉强喝酒的。随意,随意。」明理的校长微笑地向大家敬了酒。
「谢谢校长。」全桌回敬后,一一坐下。
「乙老师可真有口才,这次可帮了甲老师一个大忙呀!」同桌的女老师丙称赞乙的灵巧。
「才不是呢!甲老师到差不久,就在谈话中表明他是真耶稣教会的信徒,不抽烟、喝酒、赌博、跳舞,所以我对他一清二楚了。」乙说明原委。
「其实,喝一两口酒应付应付场面也是必要的。」丙老师说出她的看法。
「不知甲老师的观点如何?」乙转头面向甲。
「我认为会上瘾的东西是很难节制的。无论是烟酒赌博,一旦成为嗜好,就不容易戒掉。一点酒当然不致迷醉,然而你不能保证喝一口就了事,有第一口就有第二口,有第一杯就有第二杯。若我在这公开场合喝一口酒,将来必要应付许许多多的敬酒,这对基督徒的修道是不利的。」甲向丙说明不喝酒的理由。
「名菜上桌了,趁热用吧!」乙提醒甲。
「这道菜味道不错,一定是加了一点米酒。」丙用了菜后,向乙说出品尝后的感觉。
「是呀!酒的用途很广,既能疗伤治病,又能调味,你们基督徒是否也使用它?」乙一面用菜一面问甲。
「圣经里并未禁止使用酒,当然作药物用或调味用皆可;重要的是不可醉酒、酗酒。因酒精有麻醉神经的作用,酒醉之后使人乱性而做出不理智、不礼貌或后悔莫及的事来,真是何苦来哉!」甲理智地说明酒适当的用途与迷醉杯中的害处。
「我们同意你谨慎保守的作法,以后绝不会再劝你喝酒了。」丙老师似乎很欣赏甲的为人态度。
「莫怪上次丁老师结婚,喜宴上也只有你喝汽水,我们还真不了解哩!」不太熟识的同事,这时亦道出其心中许久的猜疑。
「谁有祸患?谁有忧愁?谁有争斗?谁有哀叹?谁无故受伤?谁眼目红赤?就是那些流连饮酒,常去寻找调和酒的人。」(箴言二十三章29-30节)
「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以弗所书五章1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