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飘泊梦

飘泊是一种心境,风随云散、昼去夜来,笔者虽然饱尝各种形式的飘泊,却都能在飘泊和安定的生命中,去体悟人生、了解人生、分享人生、探索人生、创造人生,因为他的心灵不飘泊,他有了心灵上的最佳寄托-耶稣。也许我们未曾离乡背井,但飘泊的心灵,却找不到停泊的港湾,这时所需要的便是基督的信仰,祂能使你经历重重沙漠,来到芳草之苑与澄静之溪,从此不再飘泊。你是漂泊的浮萍吗,是否向往着心灵的绿洲?那么来亲近祂就对了。

心是飘零,家是浮萍。

主驻我心,我心是定。

从小我就拥有许多梦,其中最动人的,怕要算是「飘泊梦」吧!它从「枯燥的童年」织到「烦闷的少年」,再串到「消沉的青年」。

孩提的幻想,「飘泊」是多富诗意的字眼!像白云飘扬自在;像浮萍流徙无拘无束。而在飘泊的境遇中,又多少会有小说家笔下那种新鲜、浪漫、刺激与传奇。

然而年事渐长,这个五彩的梦,在时光的流逝里,逐渐褪却了颜色,失去了光辉;但是,我依然舍不得它,虽然飘泊的旅程是孤独艰辛的,却仍怀着一丝的希望。曾几何时,我的心灵已被引入那遥远的飘泊中,这是我所不知道的。

在心灵飘泊的季节里,不期然地遇见了主──有如一个疲惫的旅人,在无垠的沙漠中觅获绿洲般欣然。我的生命越过荒山空谷,经历重重沙漠,来到这芳草之苑与澄静之溪,这是梦中的乐土,从此不再飘泊。

奈何,飘泊梦竟然在另外一种意义下被实现,飘泊还是这样被注定下来;自从踏入神学院,我又远离了家庭。从都市到乡村,从深山到海岸,走过无数地方,许多只能在地图上神游的陌生地方,如今也都留下了脚踪。这种飘泊虽然背负着极重的「责任」和「使命」,得经历风霜,承受凄寒,却也留下些许幽丽的回忆。

难以忘怀的,南投县仁爱乡深山里的跋涉。从佳阳到梨山,过天池,下翠峦,经力行往红香;在那儿,我们喝「温泉水」、洗「温泉澡」。听说「红香三月,樱花开满山谷」,那是何等佳美的景色!转瑞岩冒雨上了慈峰,翌日,我们在朝阳里挥别了慈峰。行行重行行,也不知道攀援多少座山岭,穿过多少个深谷。

经过五小时的跋涉,终于到了合作,在那里吃到有生以来第一个「水蜜桃」;从精英往庐山途中,我品尝了冰冽的山泉;庐山下午聚会后,雨中和弟兄姊妹们合照,那张相片我笑得最可爱;搭车到春阳(又名樱花,以多樱花得名),当地信徒只有六户,却盖了间玲珑可爱的会堂;最后一站到亲爱,已是归心似箭了!

还记得高雄实习时,与玉山驾车奔驰在那往机场的六线大道上,风犹似在耳畔低诉;而今玉山,你在那里?有一次从小港回来,机车无法发动,检视油箱,以为没油了,于是拿条橡皮管,要将张弟兄车里的油引过来,郭弟兄先用口去吸,当然尝了汽油味,张弟兄亦然,当我要吸时,两位却「不允许」。后来车子还是动不了,而天色已晚,只得骑张弟兄的车回去。

朴子、田尾家聚后,那个不留心打破玻璃的大姑娘,虽是在黄黄的灯泡下,仍然可见她脸上泛起的红霞,那低头的窘像,看了真叫人不忍,同时觉得她小家子气了点,这点小事就那么受不了。塭仔、四股、东石、民雄,数不尽的地方,数不尽的回忆。

某位弟兄问我:「你一人这样来往奔走,会不会觉得孤单?」我回答他:「从前生活虽然固定,但心灵一直在飘泊着;现在生活虽然飘泊,而心灵却找到了归宿──有主同在不觉孤单。」如今那位弟兄也进入神学院,开始飘泊的路程了。祝福他「行走力上加力」!

在那么多种形式、意义的飘泊里,感谢主!让我为祂去飘泊;只要心灵不飘泊,处处不都是安全港吗?

(0)
上一篇 2020年9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